大同的大不同文
2019-09-18余頭小姐
余頭小姐
山西大同的美不同于寻常,它拥有北方古城的雄风,也蕴含塞上名都的古韵。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能让每一位游客都深刻感受到它历经千年的风霜印记。
大同这个名字里有“天下大同”的含义,但当你真正走近大同,才会发现,它美得那样独特,美得像俗语说的那样:大同大不同。
大同古城悠久历史留下丰富遗产
大同“家底”深厚,各个朝代都曾在这里留下印记。大同古城浓缩了大同历史文化精华,每一条街巷、每一处建筑都相当具有分量。
大同一直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北魏时期,它是都城;辽金时期,它是陪都;到了明清,它是著名的军事重镇。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名列其中,和北京、南京、西安、洛阳等赫赫有名的古都相提并论。在大同古城里,有太多的古迹值得流连。
大同古城的街巷布局,大多沿用唐宋“里坊式”的城市设计。保存最完整的是明代古城,古城中心的四牌楼,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四牌楼为木质结构,四个牌坊分别面向东西南北,将古城分为和阳街、清远街、永泰街、武定街四条大街,四大街把古城分为四隅,再有“三经三纬”将四隅分为若干个小巷。所以大同人常说: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道绵绵巷。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西南隅。寺院坐西向东,有山门、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三十余座珍贵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严宝塔,登上宝塔最高层,寺院景观、大同古城风光一览无余。宝塔下部是全国最大的铜质地宫,顶部、地板、楼梯、墙壁,全是纯铜打造。地宫有佛像1000余尊,所以又称“千佛地宫”。地宫中央的舍利宝塔,供奉着元代高僧慧明的真身舍利,舍利为白色,豆粒般大小。从宝塔往前走,就是薄伽教藏殿,大殿有一尊露齿菩萨塑像。在古代,中国女子讲究笑不露齿,但这尊塑像却朱唇小启,露齿微笑,实为罕见。
市区大东街的九龙壁,建于洪武末年,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传统建筑中用来遮挡视线的墙壁)。王府气势雄伟,照壁建在中轴线上,壁上九条飞龙张嘴嘶吼,巨龙身前云雾缭绕。朝阳升起时,九龙壁被涂上一层光辉,巨龙仿佛要沖破身前云雾,腾身游动。
大同历史底蕴深厚,古城内许多建筑都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古城建筑布局宏大,气势雄伟,具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夜晚,古城灯火辉煌,漫步街道,会有时光穿越的错觉。
大同古城南门内,一座巍峨的五龙壁与永泰门城楼隔路相望,转过龙壁,静谧庄严的善化寺出现眼前。善化寺是辽金建筑艺术的瑰宝。建筑高低错落,沿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山门东西两侧,是万历年间塑的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壮,每尊高近3米,塑像上的彩绘为民国时期所绘。穿过山门,迎面就是三圣殿。三圣殿建于金代天会、皇统年间,供奉着“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大雄宝殿在三圣殿北面,是善化寺的主殿,殿内佛像皆为金代所塑,它们造型、姿态各尽其妙,优美的线条、和谐的色调令人惊叹。
除了代表性建筑,大同古城墙非常值得前往。古城墙修建于洪武五年,至今已有600多个春秋。城墙高大坚固,墙内军事、生活设施齐备,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最大特点是外廓如齿轮一般,城墩凸出,成梯形结构,是为军事防御而设计的特殊造型。晚上到古城墙走一走,赏赏夜景,回忆古今,十分惬意。
云冈石窟世界顶级佛教艺术宝库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是大同最亮丽的名片。来到大同旅行,云冈石窟是必去之地。五万多尊雕像,形态各异:石破天惊处,窟窟皆美华;梵音缭绕时,尊尊尽庄严。
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共有石像51000余尊。以气势宏伟、内容多样、雕刻精细闻名于世,堪称公元五世纪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按开凿时间先后参观,是云冈石窟最好的参观方式。云冈石窟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各有特点。早期石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风情。中期是开凿鼎盛期,那时北魏国力强盛,开凿石窟集中了全国优秀的雕塑、绘画人才,中期石窟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为世人称赞,并且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晚期石窟主要由民间人士开凿,窟室规模小,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北魏晚期,人们在日常审美和艺术创作上,都追求“瘦骨清像”的风格,这种风格也表现在石窟作品中。
云冈石窟从东向西按序号排列。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由著名高僧昙曜主持营建,故称“昙曜五窟”。其窟制相同,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窟内造像以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对象——“三世佛”为主。五座主佛像雄伟、华丽,主佛像模拟五位北魏皇帝的形象,寓意为他们是佛祖的化身。主佛像头颅巨大,看似头部和身体比例不协调,但仰观佛像,有强烈的庄严感。
第二十窟白佛爷洞,主佛是云冈石窟最有名的大佛。石窟前壁和窟顶早已坍塌,主佛造像完全露天,俗称露天大佛。大佛高13.7米,宝相庄严,两肩宽厚,背后有精美华丽的火焰纹和飞天浮雕。大佛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正面看,是一尊独立的圆雕;侧面看,背部与山体连在一起。随着观察角度的转换,它脸上的表情似乎也跟着变化:正面看,大佛似乎在沉思;右侧看,好像正欲开口讲经;再换一个角度,又仿佛正在微笑。
每个洞窟都值得游人去细细品读。云冈石窟是一座充满无穷魅力的、世界顶级的佛教雕塑艺术博物馆。座座佛像造型优美,大至十几米,小到几公分,它们形态不一,神采动人,或击鼓敲钟,或怀抱琵琶,或手捧短笛……不過,因为年久失修或人为破坏,有的佛像已经面目全非,十分可惜。
云冈石窟景区秀丽的山水也值得一看。石窟建造在武周山北崖,武周山坐北向南,林木苍翠,北魏时期,朝廷将它视作“神山”,皇帝在此祈福。这里冬暖夏凉,幽静神秘。景区内有一汪碧绿的湖水,古朴典雅的七孔桥通向湖心岛,岛中央坐落着灵岩寺。灵岩寺于2008年,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述而仿建,再现了古灵岩寺“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的景象。
“北岳”恒山“五岳”中名气稍小仍大有看头
恒山在“五岳”中容易被忽略,但无论是奇险秀丽的山色,还是山间遍布的庙宇群和古迹,都会令人耳目一新,让人领略到“北岳”恒山的魅力。
恒山位于大同市浑源县,自古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道教文化发祥地,以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恒山以风景奇险秀丽而著称,历来有“恒山十八景”之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恒山后,对它的美大加赞叹,在他心目中,龙门和武夷山的风景都不能和恒山相比,足见恒山的美。
恒山多数峰峦均呈尖形。行走在山上,可以远望峻峭的悬崖,也可以细赏眼前的怪石、奇松。顺着通元谷沿阶而上,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登上恒山主峰——天峰岭。天峰岭高2016.1米,“岳顶(天峰岭)松风”是恒山十八景之一。周围的松树造型奇特,根部紧紧地抓着岩石,傲然挺立。站在峰顶,两旁松涛贯耳,胸前云雾缥缈,极目远眺,万山尽收眼底。
恒山庙宇成群,规模很大。据史料记载,东汉年间,恒山就已建有庙宇。明清时期,恒山宗教氛围浓厚,庙宇大量兴建,人称“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从步行道上山,沿途是白虚观、接官厅、大王庙、寝宫……它们星罗棋布散落,在苍松之中或露或隐。明朝中期修建的北岳庙,是山上最壮丽的庙宇景观。主庙恒宗殿建在山腰的峭壁间,大殿里供奉着北岳大帝,神座上方是康熙御笔的“化垂悠久”四字。恒宗殿山门前有103级高而窄的台阶,坡度接近45度,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恒山因险峻的自然山势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20多位皇帝曾因战事来过恒山,无数名将在此浴血奋战,这是恒山在“五岳”中最可引以为豪的。烽烟散尽,许多关隘、城堡、烽火台等古代战场遗迹都保存至今,非常有历史价值。
恒山景点众多,不可胜数。苦甜井位于半山腰,两井相隔一米,水质却迥然不同,一井清甜甘美,一井苦涩难饮。唐玄宗为井上的亭子赐匾“龙泉观”,现在苦井已封。九天宫建于明万历年间,正殿塑有九天玄女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乳母娘娘等诸神群像。一九八五年,中国台湾“九天玄女”道教回内地寻根,确认九天宫为其祖庙,并捐赠“九天玄女”牌匾。
悬空寺1500年不倒的建筑奇迹
悬空寺是“悬”在半山腰的建筑,所有房屋没有地基,只靠数根木头支撑重量,却能经过1500年的历史屹立不倒。其建造之奇,结构之巧,堪称世界一绝。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西侧,建在翠屏峰的峭壁间,以险峻著称,俚语云: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所有的房屋都在悬崖上,没有牢固的地基,只有数根木头支撑,却在历经1500多年的风雨后依然屹立不倒。2010年,《时代》周刊将悬空寺纳入“全球十大奇险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齐名,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寺庙脚下,浑河水哗哗流淌,河上建有一座长数十米的铁索桥,游览悬空寺须从铁索桥经过。站在桥上,位于两座高耸的山体之间,远远地看着悬挂在半山腰的寺庙,所有房屋都利用峭壁的地形依势而建,错落而有层次感,有着强烈的视觉震撼感。
寺内有铜、泥塑像80多尊,最珍贵的是大雄宝殿的3尊脱纱佛像。行走在寺庙中,细细品味每一尊佛像之美,脚下的木板嘎吱作响,生动地述说着悠久的历史。
没有深入了解的游客,往往以为悬空寺靠身下十几根木柱支撑,其实不然。这些肉眼可见的木柱根本不受力,真正支撑重量的,是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横木飞梁共27根,它们身体绝大部分插入石孔中,露在外面的部分有1米多长,寺庙的底座压在这些1米多长的横梁上。横梁用桐油浸泡过,如今,它们有的已经裂开,但都未腐朽。我用手抚摸木柱,发现它们是晃动的,也就证明了它们不受力。为什么还要设置这些木柱呢?据说是因为悬空寺年份实在太久,竖着的木柱是辅助工具,当承受重量过大,橫木飞梁无法支撑时,木柱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悬空寺建造初期,最高的三教殿离浑河水面90米,后来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等原因,现距离水面58米。寺院有房屋40多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寺院布局,建在山崖间;第二、第三部分则真正“悬”在崖壁上,连接在两部分间的木栈道,好像浮在半空一般。行走栈道上,看着下面的悬崖,心也不由得跟着“悬”了起来。
古代文人墨客历来对悬空寺情有独钟,石碑、山崖上到处刻着“公输天巧”“壁立千仞”“空中见佛”“腾云皎梦”“云阁虹桥”“天下巨观”等字样。开元年间,诗人李白和好友元演慕名而来,游览悬空寺后,挥笔写下“壮观”二字,写完仍觉得不能够体现自己激动的心情,又在“壮”字上多加了一点,这两个字至今刻在寺院脚下的石上。除此外,悬空寺还有一点很特别。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儒家创立者孔子、道家鼻祖老子,三教宗师供于一殿,这在全国各地寺庙中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