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2019-09-18宋勇超徐东燕

对外经贸 2019年5期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宋勇超 徐东燕

[摘 要]面临外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中国需要进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共识,而如何转型升级从而向全球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环节迈进则意见不一。本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分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并从要素资源的流动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进口中间品的重要性和东道国供应链的建设四个方面考察全球价值链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结合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GVC视角下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国家层面上,政府需进行多样化政策创新;产业层面上,完善国内价值链并对接全球价值链;企业层面上,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并积极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升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05-0010-06

Abstract: Facing the external complex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domestic economic downward pressure, China has reached consensus that China needs to carry on the process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ut opinions vary on how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so as to move towards to the high value-added link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lobal value chain,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value chain, and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global value chain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liquidity of factor resources, the way enterprises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importance of imported intermediate good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ly chain in host country. Then combined wi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acing,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VC: First,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carry out diversification policy innov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Second, improve the domestic value chain and link with the global value chain at the industrial level; Third, enterprises should transform to high-e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actively construct global value chain dominated that is self-led at the enterprise level.

Keywords: Global Value Chain; Foreign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Upgrade Path

[作者簡介]宋勇超(1987-),男,河南安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徐东燕(1993-),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CJL046)。

一、引言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以及国内成本优势、人口红利等逐渐减弱,我国以传统加工贸易方式占据全球价值链低附加值环节的现状面临需要迫切转变的压力。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发达国家会将加工贸易等非核心技术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优势,实现规模经济。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减缓,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有所回落,但是对外贸易结构仍不是理想状态。加之,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握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的重点工作任务。面临外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当前中国作为仍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大国,如何进行加工贸易转型,实现“制造强国”、优化外贸结构,从而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环节?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我国加工贸易实现健康发展、为我国“走出去”战略提供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加工贸易的研究集中在产业内贸易方面,而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则分散在全球价值链、外商直接投资、代工及外包上。

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产业内贸易的起源、与加工贸易的关系、模式以及影响等。其中,Balassa(1967)最早研究产业内贸易现象。后来,Chao(2003)通过研究认为加工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结果。另外,Mary Amiti(1998)考察国家规模和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路径效果”和“生产成本效应”是产业内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部分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Sugden(1991)、Kaplinsky(2001)和Lloyd(2004)认为加工贸易能够为发展中国家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并且增加相应的外汇收入。

不可否认的是,加工贸易可以是一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契机,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加工贸易型企业很容易陷入发达国家高端企业的“低端锁定”,所以研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显得很有必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涉及产业升级、升级路径两方面。Gereffi(1999)研究发现产业升级可以使企业提高人力资本,进入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Guerrieri(2001)则认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表现为相同产业内部或者同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转变。后来,Humphrey和Schmitz(2002)总结了代工企业四种升级路径,即流程、产品、功能和部门间升级。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的研究主要有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因素及不同视角下具体转型升级路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综述如下。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许南等,2010)、本土企业竞争力不够(杜晓英,2014)、国内外环境不利于成长(周佳佳,2015)等。关于我国具体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部分学者从现状、问题及对策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刘德学等(2006)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和发展历程,并给出了对策建议。另外,吴杨伟(2015)认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较为重要的路径是加快生产性服务外包发展。而陈晓君(2016)研究发现政策支持也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积极创新地方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宏观调控加工贸易结构,可以使加工贸易型企业发挥最大的价值。最后,田燕梅(2015)则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研究认为相关企业可以拉伸价值链向两端升级,也可以进行不同价值链之间的跨越升级。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述评

总之,国内外学者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较多,但大多只是对其影响因素和路径升级的研究,而对于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较为缺乏。分析全球价值链(GVC)如何作用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无疑能够为从新的角度全面理解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供思路。故而,本研究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和影响机理,结合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的提出GVC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以期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提供参考。

三、GVC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及机理分析

(一)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可以理解为一国产业向价值链上高增值环节转变的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贸易竞争格局的深度变化,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原来的产业间分工变为产业内分工及产品內分工。由于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以及跨国公司依靠自身“核心能力”来参与全球竞争,全球价值链逐渐形成。跨国企业由于自身竞争优势不同而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不同环节,通常来说,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环节比加工制造环节在企业创造利润、实现利润最大化方面更处于有利位置,这也是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常常控制价值链关键环节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也就意味着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发展中国家如果要进行加工贸易升级,则不仅涉及一国内部相关产业的结构升级,更多时候需要站在更为长远的角度,考虑本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地位、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不同价值链条之间的市场生存的竞争。面对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在价值链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可能的“低端锁定”和控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进则退”。但是,中国要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既不能一味否定加工贸易的弊,也不能激进发展一般贸易,而是要循序渐进,注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二)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

由GVC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可以看出,当企业将自身生产活动在全球进行布局时,其自身转型升级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模式的产业升级相比,这种升级现象更复杂多样。传统的产业升级主要是指国家内部不同时期在不同产业和部门之间的转换升级,而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有更为丰富多样的解释。它体现为在产业和部门单位内部价值链环节上技术或者附加值的提升和转变。

考察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可以从要素资源的流动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进口中间品的重要性和东道国供应链的建设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得益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带来的各个国家、各个企业的紧密联系,各种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性增加。企业之间为了实现某一产品的生产,需要互相合作,这不仅涉及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配合,而且还会有垂直专业化要求的资源与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从而使企业不断从国外获得所需要的高质量资源和要素,这也能保证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对紧密的联系。比如,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可以为企业增添新鲜血液,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技术,从而促进企业自身发展进步。另外在整个过程中,企业不仅是需求者,还是供给者。企业从其他企业获取中间品,利用自身生产能力和优质资源出口其他中间品或者最终品到其他企业。也就是指,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时必须要同时考虑自身所获得的资源、中间品、要素、知识及技术等的效率和提供给其他企业的产品及服务质量。

第二,全球价值链下国际贸易竞争方式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在国内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竞争体系变为在价值链中依靠核心竞争力占据有利地位。也就是说,过去的国家之间贸易竞争主要依靠产品价格、成本优势;但是如今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核心能力的差异,这些核心能力表现在工序或者任务层面。发达国家很多企业之所以占据价值链高技术和附加值环节,是因为其依靠自身在研发设计或者营销品牌等环节的核心能力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多数以加工制造嵌入全球价值链。由于对应的环节附加值低且容易被主导价值链的企业控制,故发展中国家转型升级必须考虑的对策就是价值链升级。为实现价值链升级,企业必须创建诸如技术创新、自主品牌等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加工贸易型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地位。

第三,全球价值链改变了国际生产体系,进口中间品成为企业塑造自身出口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传统生产体系认为,一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相对劣势的产品。也就是说,不同于企业以前单方面注重自身出口产品的质量,价值链视角下跨国企业不能忽视进口中间品的重要性。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有类似观点。如Fernandes(2006)实证研究发现中间产品的进口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且进口产品质量越高越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另外,朱春兰和严建苗(2006)则认为进口工业制成品比初级产品进口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开展加工贸易必然需要从国外进口不同质量且多样化的中间品,利用自身加工制造技术生产出中间品或者最终品,那么进口中间品成本越低、质量越高,企业越可能提高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且通过技术吸收、模仿促进产品创新,从而使本国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更具有竞争力,进而实现国家整体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四,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各国对外贸易竞争越来越关注当地供应链的完整性和影响。不同于国内贸易的相对集中的生产领域和市场,全球价值链则将视角扩大到分散的全球市场,虽然市场规模扩大有利于企业产品的销售或者传播,但是一国开展对外贸易,如外商直接投资必然会考虑东道国供应商的规模和能力、东道国市场与全球供应链的联通性,即当地物流建设状况或者相应的金融服务。因为当地供应链越完善、与全球市场联系越紧密,跨国企业越能够高效率进行有关贸易的生产与销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加工贸易流向逐渐变得区域化。东道国供应链的集聚效应将会影响相关加工贸易型企业对本土企业的关联性和依赖性,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型企业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进而获得更多机会进行知识交流与借鉴、技术模仿与创新等,促进本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四、GVC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機遇与挑战

通过前文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理分析,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不同于传统国内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和运行规则。本文将根据前文机理分析,系统总结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GVC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

1.发展中国家重构全球价值链意愿强烈

发展中国家常常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接受来自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委托加工、代工等活动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解决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但是,由于很多加工制造业污染强烈且耗能也比较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绿水青山”被“黑水灰山”所替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使企业发展变得健康和可持续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加之,价值链高端环节企业要么掌握先进技术和资源、要么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营销能力,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加工贸易低附加值环节,也逐渐认识到以加工贸易长期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也不得不为之。既然突破原有价值链低附加值环节困难且受到多重限制,那么通过“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重构价值链也未尝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

2.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球化进程以及促进自身与沿线国家外贸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政府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可以有力地促进国家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外贸结构,而且还能够为沿线国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较为稀缺的资源,改善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能够紧密合作、互利共赢。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积极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仅2018年全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83657亿元,同比增长13.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一带一路”建设使多个国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原来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利益,但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后,国家与国家之间多了责任和担当,为了各个国家共同的发展,国与国之间需要的合作多过竞争。“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和区域的外贸结构并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也亟待转型。故而政府鼓励中国企业大胆地“走出去”。在发展经济时,可以积极与沿线国家合作,将自己非核心环节转移到没有这些非核心环节的区域,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升级并创建自主品牌,努力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更快更好地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3.高端制造业成为加工贸易转型新趋势

部分学者认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亟待解决,但是它却不是片面地认为仅仅需要增加一般贸易并使加工贸易消失。如刘维林(2015)指出加工贸易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加工贸易升级不仅仅意味着向产业转移,因为这并不能使它脱离低端劳动的范畴。所以,加工贸易也需要从转型角度考虑。发展制造业中高端环节,即高端制造业,是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之一。区别于传统制造业,高端制造业不会造成高耗能、高污染。但是这也意味着高端技术的创新,作为传统制造型企业,若要实现转型升级,可以考虑以传统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利用价值链上可能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获得的知识及技术溢出效应,实现技术创新,逐步向高端制造业发展。这样转型无疑可以在不失去传统加工贸易优势的条件下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达到国家、社会、企业三者和谐发展。

(二)GVC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1.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

低成本劳动力一直是我国进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参与国际分工和获得国际利益的根本优势。可是近年来,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用工资源少直接使得企业用工成本增加。虽然加工贸易型企业快速发展时能够扩大我国对外贸易产业规模、解决国内民众就业问题,但也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不足。另外,当中国劳动力、土地和环境成本上升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则会考虑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区域,如印度、越南等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型企业竞争力明显下降,如何增强外商企业对本土地区的依赖性,突破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的桎梏,实现我国加工贸易型企业转型升级将是现在企业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妥善解决将会使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贸易竞争更富有柔性和张力。

2.价值链环节的“低端锁定”

不同于设计、营销的高附加值,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位于附加值较低环节,不仅利润低,而且增值空间也小。一般情况,主导价值链高端环节的企业通过掌握相应的关键技术创新,获得对价值链上其他企业的控制,以至于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型企业在进行价值链环节升级时会受到价值链主导企业的阻碍和控制,从而只能被锁定在低附加值制造环节。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虽然发展中国家通过与上下游关联企业竞争合作,获得先进企业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溢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溢出效应是否能够及时高效地被母国企业很好地消化吸收尚待论证。发展中国家也有可能受限于自身人力、物力、技术等,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高效地吸收这些知识和技术。综上所述,来自价值链环节的“低端锁定”也将是我国加工贸易型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时不可避免的挑战。

3.企业自身吸收能力有限

我国出口优质产品集中在纺织、鞋帽等领域,而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医疗设备等领域产品明显缺乏竞争力。加工贸易的发展使企业可以逐渐对进口中间品进行选择和购买,但是,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无论对技术还是资本的要求都比较高。一般来讲,加工贸易型企业可以进口优质中间品,基于价值链上知识及技术的关联和溢出效应,得到相应技术知识,进而促进产品质量升级。但是,最新研究显示,企业在进口技术复杂度不同的中间品时,应该优先选择和自身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相适应的中间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进行自身技术和中间品技术的融合和创新,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也就是说,全球价值链虽然可以带来更加全面的信息和技术,但是也同样会使企业在选择进口中间品时面临难题。如果加工贸易型企业要进行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就必须克服自身吸收能力不足的缺陷,尽最大可能将价值链上“学习效应”发挥到极致。

4.区域供应链建设不完善

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的网络系统建设以及金融服务。比如,从我国国内加工贸易发展情况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比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状况要差。原因是东南沿海交通运输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且相关产业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即供应链建设比中西部地区要完善的多;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加工贸易发展规模有限。由于东南沿海加工贸易发展已久,地区市场趋于饱和,加工贸易需要开辟新的区域市场。相比于东南沿海区域,中西部拥有更为低廉劳动力及资源要素,但中西部区域供应链建设不完善,外商在投资时必然会谨慎选择。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寄希望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区域供应链建设不完全、投资者会另寻它地的挑战。

五、GVC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通过对GVC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及机理进行分析,同时结合GVC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升级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下面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分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

(一)国家层面:进行多样化政策创新

政府不仅需要建立针对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外贸政策,还需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创建相关产业政策,同时注重培养创新体系、提升人力资本等。因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事,还需要政府从多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建立有利于我国外贸结构调整的外贸政策。比如提高一般贸易的各项优惠补助政策,但是同时也要制定能够鼓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补助政策,完善相关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不仅要建立国内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区域的产业政策,同时也要制定国际产业承接转移政策,提高新兴产业进入国内的机率,完善制造业相关政策,提高相应产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GVC视角下,仅仅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是不够的。面对拥有创新技术的“链主”企业,我国如果想更快速、更高效获取相关知识和技术、突破价值链低端環节的困境,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要注重制定人才体系培养制度,并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自主品牌,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是制定能够引导区域供应链建设的政策。鼓励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政策支持完善区域供应链建设,进而增加外商企业对国内该区域的依赖性和粘性。加强落后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可以使国内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且对于解决加工贸易型企业面临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区域市场饱和等问题都是不错的解决方案。

(二)产业层面:完善国内价值链,对接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际贸易竞争方式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在国内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竞争体系变为在价值链中依靠核心竞争力占据有利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不再需要完整的产业链,相反,为了实现我国加工贸易更好地发展,必须做好国外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对接工作。因为国内外价值链如果脱节,就可能造成国内消费者不信任国内产品质量、盲目选择国外产品。国内企业对接全球价值链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企业以进出口贸易的方式进口和出口相关产品,不断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另一方面企业进行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和完善,这样就不至于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通过国内产业链的建设,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投入,逐步建立自主品牌、进行技术创新,进而才有可能实现国内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转型升级。

完善国内价值链的建议如下:一是注重培育拥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类企业都是价值链环节上主导企业。国内需要积极培育这类企业,使其占据国内价值链高端环节,然后以此为突破口对接全球价值链,不断融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看,国际产业转移可以解决国内部分资源闲置问题、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等。国际产业转移有可能是产业链的整体转移,与产业链上龙头企业配套的相关企业会随之而来,所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可以降低国内产业链建设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通过优化国内产业结构,进而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企业层面: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构建自身主导型全球价值链

第一,加工贸易型企业需要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传统加工贸易型企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可以使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变得可持续、生态环境恶化得到遏制、人民生活环境也会变得绿色化。但是,这种转型并非易事,這需要企业自身相应知识、技术、资源、设备等及时同步更新发展。所以企业要积极以加工贸易为入口,在全球价值链创造价值的同时学习新技术、利用与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合作、资源信息共享等便利条件进行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打造以自主创新技术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积极构建以企业自身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面对价值链上下游主导企业的控制或锁定,积极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发展世界经济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经济体的愿望。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型企业打造自主品牌,不断将品牌理念传输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二是增强企业自身吸收能力。企业如果要通过全球价值链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现技术飞跃,那么对自身吸收能力的要求也需要更加严格。企业可以提高人力资本、增强组织学习能力,并加强与外资企业合作联系,通过吸收和借鉴外资企业的相关经验、技术,不断增强自身吸收能力。

总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增强企业自身吸收能力可以使我国加工贸易型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加工贸易型企业需要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和合作,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建立以企业自身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逐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Balassa,B. Trade Creation and Trade Diversion in the European Common Market[J].The Economic Journal, 1967,Vol.77,No.305:1-21.

[2]Howard Chao, Lawrence Sussman,Vera Tong, and Cindy Huang. Legal Aspects of OEM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R].Topics in Chinese Law-An Omelveny & myersllp Research Report, 2003.

[3]Amiti,M. And Wei Shang-Jin.Fear of Service Outsourcing: Is It Justified?[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998,Vol 45,No.2:271-294.

[4]Sugden,R. The Nature of the Transnational Firm[M]. London: Chapman and Hall Inc, 1991:1-9.

[5]Kaplinsky,R. and Morris M.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carch[R]. Prepared for the IDRC, 2001.

[6]Lloyd,P.J.and Maclaren,D.Gains and Losses from Regional Trading Agreements: a Survey[J].The Economic Socitey of Australia, 2004,Vol. 80,No.251:445-467.

[7]Ger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l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1(48):37-70.

[8]Humphrey,J. and Schmitz, H. Governance in Global Value Chains[J]. IDS(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y,University of Sussex) Bulletin, 2002,32(3):19-29.

[9]许南,李建军.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J]. 财贸经济,2010(4):98-107.

[10]杜晓英. 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经济经纬,2014(3):37-42.

[11]刘德学,苏桂富. 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分析: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 国际商务,2006:21-26.

[12]田燕梅.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 价格月刊,2015(11):67-71.

[13]吴杨伟. 生产性服务外包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15(18):25-26.

[14]陈晓君. 一路一带战略下我国加工贸易供给侧改革的契机及对策[J]. 经济纵横,2016(4):88-92.

[15]刘维林. 中国式出口的价值创造之谜: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解析[J]. 世界经济,2015(3):3-28.

[16]张秋平.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进展及评述[J]. 对外经贸,2017(8):24-25,28.

[17]张胜楠. 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评价机制、核心要素与路径研究[J].价格月刊,2018(5):57-61.

[18]王领,胡晓涛.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构建[J]. 云南社会科学,2017(1):1-5,186.

[19]张曙霄,张磊.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研究基于内需与外需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2013(2):55-60.

(责任编辑:郭丽春)

猜你喜欢

全球价值链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策略分析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际贸易核算方法研究演进、应用与展望探析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小微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