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国警察钟情Glock,背后原因这么多!

2019-09-18勃朗宁Dboy

轻兵器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程塑料枪弹弹匣

勃朗宁 Dboy

诞生充满戏剧性

奥地利格洛克有限公司(GlockG.M.B.H.)由工程师格斯通·格洛克(Gaston Calock)创立于1963年,座落于奥地利德意志瓦格拉姆市(Wagram)A-2232豪斯费尔德斯特拉贝大街17号,Glock手枪就“出生”在这里。这支手枪并不像其他同行一样根正苗红,它的出生充满了戏剧性。

格斯通·格洛克发迹前的正式职业,是奥地利一家汽车散热器工厂的主管。他创办Glock公司只是副业,公司业务是用一台俄罗斯制二手冲压机制造金属小零件等。有订单时,格斯通·格洛克上班前将机器设定好,开机后由几个工人操作,做到足够数量就关掉,他妻子则负责记帐。对于武器设计而言,格斯通·格洛克本人可以说是纯粹的外行,当然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很多。

格斯通·格洛克生产的军刀和刺刀曾拿到军方订单,因此有机会在国防部走动,机会就是这么出现的。某次拜访客户时,格斯通·格洛克听到两名军官讨论奥地利陆军采购新手枪不太顺利,他主动询问如何竞标,两名军官的第一反应是捧腹大笑。不过格斯通·格洛克并没因此气馁,他运用人脉找到国防部长。这家伙实在太幸运了,国防部长答应抽出时间见一见这个外行,而且他还争取到了竞标机会。

当时格斯通·格洛克手中不但没有成熟产品或样品,甚至连任何型式的枪支都没做过。得到竞标机会,并不是千里马遇见伯乐的传奇故事,而是政治角力无心插柳的结果。斯太尔虽是奥地利历史悠久的枪厂,又是国营企业,但是开发不出让奥地利陆军满意的手枪。眼看军方订单可能花落别家,斯太尔大肆炒作“国防自主、国枪国造”的口号。奥地利国防部虽不看好斯太尔,但也不敢冒着政治风险采用外国产品。此时冒出个格斯通·格洛克,正好给国防部多了一项选择。

很多人都认为格洛克公司在1980年代推出的Glockl7是世界上最早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所谓“大量”是指至少套筒座这样的大部件是采用工程塑料的),其实世界上第一支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应该是HK公司在1968年设计的VP70t中锋手枪。但格洛克系列手枪所取得的成功是VP70冲锋手枪无法企及的。不到20年时间,Glock手枪已经装备了多个国家的军队,如奥地利、以色列、挪威、爱尔兰、比利时、丹麦等,还有许多国家的执法机构采用它,而从199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的枪械制造公司在手枪中大量采用工程塑料部件的热潮,也是因为Glock手枪的成功而掀起的。

结构布局颠覆传统

Glock手枪的结构布局完全颠覆传统,只需要一个3mm的冲子就可以做到全枪完全分解。因为设计者是个外行,所以有些设计非常反传统,曾经有人问笔者:扳机扣下去怎么不回弹?当时我就无语了,只能说:这个枪是外行设计的,不要用传统思维去理解它。

先从套筒开始吧,Glock手枪套筒主体是由一整块钢材机加工而成,新一代套筒前部加了两个大斜面,估计是为了方便插入枪套。

从Glock手枪套筒/枪管底部视图可看到,枪管后部大致呈长方体,几乎紧贴套筒,而枪管前部与套筒有较大的间隙(图中两个红框处),为啥套筒前部要让开这么大空间呢?因为击发后套筒与枪管闭锁在一起后坐,枪管后坐一小段距离后后端下落,套筒和枪管开锁后开始相对运动,枪管后部长方体受到套筒的限制不会左右摆动,套筒后坐到最远距离也不会脱离对枪管的限制。套筒內部若有异物会暂存在红框这个空间里,套筒复进时异物不会再进入套筒限位部分和枪管后部之间。当异物下落到套筒滑轨槽时会被往前推。套筒滑轨槽前部还有两个圆槽,异物会从这两个圆槽继续下落到套筒座中。每射击一次,这些机构都会自清理一次,这是Glock手枪可靠性比较好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套筒为啥要设计成方头方脑的原因,试想那些套筒富有美感的手枪,容沙空间能有多少呢?

Glock 34手枪的套筒/枪管/复进簧组件,可见Glock手枪的套筒外观方方正正。图中套筒前端有两个斜面,方便插入枪套

Glock手枪套筒/枪管/复进簧底部视图

看一看击针在套筒中的位置图,图中蓝色部分是击针,半透明显示的是套筒。从图中可以看到舌头状击针头后部是个平面,如果有异物进入平面前部,击针是打不到底火的,所以这里很贴心地设计一个排除异物的小孔。这里要多说两句,如果使用粘稠度较高的润滑油擦拭枪械或发射残渣较多的枪弹,粘稠的润滑油或火药残渣会粘在这里,这个小孔就形同虚设了。

Glock手枪的击针头部为啥要设计成舌头状?Glock手枪击针向前运动的过程比较特别,即使击针簧伸展到极限位置,击针也够不着底火。击针向前运动时后半段行程完全靠惯性,空枪击发时击针有一定几率不回弹(因击针尖未撞击底火,也就不会受到底火对其反作用力),这时拉套筒供弹上膛时弹底缘会触碰击针,舌头状下弧面会自动使击针后缩让位,从而不会卡弹。其实这种设计加工费时费工,到了5代手枪时击针头部就改成了半球状。

击针在套筒中的位置图

Glock手枪的设计处处体现着模块化,击针组件除击针和击针簧是金属材质外,其他都由工程塑料制成,拆装不需要任何工具,零件相互之间配合比较松散,但装好后也不会散开,非常方便。

再看一下扳机连杆、击针保险、击针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扣动扳机时扳机连杆前部向上突出的三角形部分会往上顶,使击针保险上升,给击针让位;同时扳机连杆后部向后运动,其十字状翘起的部分勾住击针尾钩向后走。因此扣动扳机需要克服击针保险簧、击针簧两个弹簧的力,同时,固定在发射机座后部的扳机簧还向后上方拉扳机连杆,所以Glock手枪的扳机力介于其他单动手枪与双动手枪之间,而且每次扣动时扳机力都是一样的,这样对训练很有好处。扳机扣到一半又不想射击时可以松开扳机,击针保险会重新卡住击针。即使枪支跌落,只要扳机连杆没有向后移动足够的距离,枪是不会走火的,哪怕是多次跌落撞击。

Glock手枪的发射机组件是笔者见过的最简洁的发射机,除了4个轴销、1个扳机簧外一共只有6个零件,扳机组件(包括扳机、扳机保险、扳机连杆)还是模块化设计,装好后无需分解。

发射机座由工程塑料制成,单发杆、抛壳挺像积木一样插在上面,连固定发射机座的销子都是由工程塑料制成。

Glock手枪击针、击针簧组件

Glock手枪的击针,可见其头部为舌头状

扳机连杆是全枪的关键零件,前部向上突出的三角形部分用来顶开击针保险,后部十字状翘起的部分用来后拉击针,十字状左侧部分的金属片用来和发射机座的槽孔配合、上下限位,当扳机连杆后部与单发杆接触时,单发杆顶部向外侧突出的钩状部分会将扳机连杆后部下压,使扳机连杆与击针脱开,释放击针(图中红圈处)。这么多功能全部集成在一个零件上,很难猜透G老头当时是怎么想的。

单发杆和扳机连杆配合的地方实在精妙,单发杆是个倾斜的L形挡片,扳机连杆碰到这个挡片顶部才会下落,在保证下落空间(足够解脱击针的尺寸)的情况下这个挡片越倾斜扳机力越轻盈平缓。另外,Glock手枪的扳机簧不同于其他手枪,其他常见的手枪扳机簧几乎都是让扳机回弹复位的,而Glock手枪的扳机簧则是向后上方拉扳机连杆。加大扳机簧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扣扳机的力,这就是为啥空枪击发时Glock手枪的扳机不会回弹的原因。

在扳机上装个小扳机当做保险也是Glock手枪开创的,要先压下小扳机才能扣动主扳机,只要正确使用绝对不会走火。扳机由工程塑料制成,自身质量很小,枪支在跌落时扳机惯性不足以造成走火。

从Glock手枪抽壳钩和击针保险的关系图中可看出,抽壳钩把击针保险卡在套筒中,因此不需要再用其他轴销,一物多用。

Glock手枪的套筒座组件也是一个模块,发射机组件安装在里面,扳机轴又是枪管开闭锁支撑件的固定销,也是一件多用。用户对于枪身分解杆的看法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这个分解杆结构简单、锁定可靠,但是体量实在太小,需要用指甲扣住防滑纹才能往下拉,戴手套操作极其不方便。

金属制成的套筒导引滑轨注塑在工程塑料套筒座中,和套筒接触的部分只是4个很短的滑轨,接触面很小但运动平稳,容沙能力也不错。这个技术是比较高端的,因为不同材质在温度变化下伸缩量不一样,试想在低温下金属套筒滑轨收缩量小而工程塑料件收缩量大,注塑部分会被拉开间隙,那一开枪可就好玩了。Glock手枪曾冻在冰块中60天,化冰之后进行100发射击而无故障,足以看出其用料扎实。Glock手枪套筒后坐到位后会撞击套筒滑轨前部的平面,工程塑料套筒座的弹性能吸收大部分撞击力,使手感更舒适。

握把虎口窝位置很高,离复进簧轴线和枪管很近,开枪时翻转力矩很小,这是击针击发式机构带来的优势。而一般击锤击发式手枪发射机要占很大的空间,还要留出击锤运动的空间,所以虎口窝不可能太高。握把两侧都有拇指槽,枪身分解杆凹槽可以暂时停靠食指,分解杆槽前方的凸面还可以支撑辅助手拇指,再加上117°的握把倾角使Glock手枪持枪手感极佳。

Glock手枪发射机组件

工程塑料套筒座前部下方设有一段导轨,用来安装各种附件。这一段导轨并不适合两侧扭紧的夹具,工程塑料本身材质比较软,如果夹具扭得过紧会让套筒座前部容纳套筒的U形槽变形,对套筒运行非常不利。

再来看看Glock的弹匣。原厂弹匣本身不透明,笔者找到的这个第三方厂家的透明弹匣是为了让诸位仔细观察一番。

Glock手枪的弹匣倾角与握把倾角并不相同,如果弹匣也设计成117°倾角,枪弹在弹匣内的运动阻力会比较大,造成供弹不畅。枪弹在弹匣里的排列情况,除了第一发枪弹符合进弹角度外,其他枪弹的角度都不理想,从第4发枪弹开始下面的枪弹是按双排排列的,并且弹头都朝下倾斜,这是为啥呢?这要细说一下枪弹在双排单进弹匣内的运动过程。

Glock 手槍的扳机连杆、击针保险、击针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Glock手枪击针保险与抽壳钩关系图,抽壳钩把击针保险卡在套筒中

手枪弹长度短、锥度小,所以不能靠自身形状来引导入膛,所以待发弹必须要抬头才能保证供弹顺畅;而为了要尽量符合握把形状,手枪弹匣就不能设计成弯曲形状让待发弹抬头,因此如何设计手枪弹匣就成了考验设计师智力的问题。单排弹匣就好设计得多,只要把托弹板做成倾斜状就可以,而双排单进弹匣则不能简单地采用倾斜状托弹板来达成上述目的,因为枪弹在这种弹匣内向上移动时有个双排变单排(俗称二变一)的过程,如果托弹板是倾斜的,势必对二变一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其实,双排单进弹匣是在枪弹二变一的过程中完成待发弹抬头的。从弹匣形状可看出,在接近弹匣口部时,弹匣宽度逐渐收缩,至口部时为最窄;而弹匣前部(弹尖处)与后部(弹底缘处)向内收缩的过程不是同步的,弹匣前部先收缩。当弹匣内的双排枪弹向上移动到这个收缩位置时,弹匣壁迫使两边的弹头向中间挤,这样就使上面的那发弹头部抬起,两边的弹底缘稍后一会儿在弹匣壁的作用下向中间挤完成待发弹的定位。

具体到Glock手枪弹匣就更有意思,从弹匣图中可看到枪弹二变一时弹头朝中间挤的过程和其他双排单进弹匣差不多,但是弹匣后部(弹底缘处)内壁是圆弧状,所以Glock手枪弹匣只需要通过两个弹底缘的互挤就能完成待发弹定位,这要归功于工程塑料注塑的优势,冲压的钢弹匣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双排单进弹匣枪弹运动的阻力大部分集中在二变一过程中,这个过程中参与的枪弹越多供弹阻力就越大,而Glock手枪弹匣内的枪弹二变一过程中只有两发弹参与,这是Glock手枪弹匣可靠性相对其他双排单进弹匣好一些的原因。

在扳机上设置扳机保险是Glock手枪首创,扣压扳机时自动解除扳机保险

使用体验面面观

Glock手枪的装备量较大,所以Glock手枪有大量用户群,我们来看看旅居在外的华人的使用体验。

前几天和邻居去射击,他用的是Glockl9C手枪,我以前对Glock手枪印象非常不好,样子难看,做工粗糙得能看见复进簧,所以第一次买枪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GIock手枪,这回用GIockl9C手枪打了一轮后发现这枪非常不错,Glock手枪的握把握着很舒适,没有P226手枪那种冰凉的感觉,大小比USP手枪更适合东方人,射击时感觉枪口的上跳不是很强烈,打起来感觉很舒服。打完了一轮,向弹匣压弹,发现Glock手枪的弹匣在压弹时要比我的USP手枪省力,不费力就压到10发了,这点比较吸引我。

——八戒

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GIock手枪射击成绩会比别的手枪提高一些。平常打10枪,普通手枪能上靶6发,用Glock手枪可能上靶10发,所以好多人一接触Glock手枪就喜欢。Glock手枪设计得“很松”,所以相当可靠,不容易卡住,同时也比较耐用。Glock手枪的弱点是容易让人产生Glock崇拜综合症,也就是一旦使用后就离不开了。那种人除了Glock手枪之外什么枪也不会打。让他选10种最喜欢的手枪,他会选Glock17、GIock19、Glock21,一直到Glock36!

Glock手枪的套筒座,可见金属制成的套筒导引滑轨注塑在工程塑料套筒座中

当你第一次接触Glock手枪时,你看着像个玩具,套筒座和套筒之间露着缝隙,让你能够看到里面的复进簧。这就是Glock手枪。然而Glock手枪不可貌相。这是一种打不坏的手枪。它的工程塑料枪身居然比任何枪都更加坚固,甚至汽车碾过之后还能够使用。它的枪管设计寿命30000发,可靠性、准确性都是一流的。

作为伴随人生死的短武器,它没有任何灵气,却是绝好的防身工具。

——郑三炮

记得三炮说过,喜欢Glock手枪的人会成为它的枪迷,评选十大手枪,会从Glock17一直排到Glock34,我觉得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枪迷对Glock手枪的喜爱。而且我还要补充一下,如果你是个用枪的新手,那么你可能更快地喜爱上Glock手枪,你会发现Glock手枪是你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尤其在你处于生死关头。为什么我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在长期的使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Glock手枪的安全性、易用性和优秀的人机工效所带来的盲射准确性。

Glock手枪的安全性就不用我多说了,好多国内的朋友可能没打过Glock手枪,但是对Glock手枪的技术特点了如指掌,怎么个安全法张口就来,要是有谁能说出Glock手枪的不安全来,这人肯定是真正的高手了。Glock手枪的易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维护保养容易,机件不复杂,拆装容易,保养间隔时间长,消耗件更换也便宜;二是使用非常容易上手,如果你是个新手,用这种枪你的成绩会提高很快,用Glock手枪很容易建立你对射击的信心。如果你是个老手,更简单,Glock手枪交到你手里,你都不需要有个适应过程,不管你之前用的什么枪,Glock手枪都会让你感到你不需要做任何调整就能射击,就像打一支0.22英寸口径的手枪一样,毫无压力。

说了这么多,Glock手槍真正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它非常好的人机工效,这不是说它在靶场的Point ability(指向性),而是在紧急情况下,Glock手枪抽抢就打的盲射准确性,这种特性意味着什么,警察朋友可能是深有感触。

弹匣接近口部时逐渐向内收缩,而且前部与后部收缩的过程不同步,前部先向内收容

第三方厂家提供的全透明Glock手枪弹匣

Glock手枪的设计不敢说接近完美,这个击针平移式击发方式也是大家常说的话题,我对枪械设计不懂,在这方面希望听到国内专业人员的意见,也好多些见识。从我和朋友的使用来看,没有在使用中发现问题,不过我们几个人加起来就二十几支Glock手枪,取样率很低,说明不了问题。我非常认同Glock手枪是很好的警用枪,同时我认为Glock手枪也是普通人很好的防身自卫手枪。

我没有遇到过劫匪抢钱等类似的紧急情况,看到的也大都是在电视里播出的实况。当时年轻,看电视的时候还想,这警察枪法不怎么样啊,命中率也不高。好几年前,我第一次被老板炒鱿鱼,当时很不习惯,正在家里气闷呢,一朋友来电话,说他们那儿有个COMBAT SUMMER,很有趣。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手枪实战训练。在那里,我第一次模拟了紧急情况,当时给我的全部印象是,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就是有机会拔枪,也没有时间瞄准,头几枪打不中,你生存的希望就寄托在歹徒比你笨上了。

我当时拿的是朋友的M1911手枪,我们那个训练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当枪口指向目标时,保险还没打开。我当时完全在注意手怎么拔枪,拔出枪后尽快把枪口指向目标,当枪口指向目标时,持枪手通常处于比胸部略低一点的位置,角度够了,马上开枪,扣扳机的时候才想起来保险没开,再去开保险时,已超时。这个班我还算不错,好几个老美,枪都没拿稳,拔枪后,手举起来了,枪也扔出去了,我们在屏幕前看得哈哈大笑。可真要发生这种情况,你连用眼泪向自己表达悲哀的机会都没有。第二个问题是在规定时间(拔枪时间也包括在内)内的那几枪,打的很不好。要知道,这个班不是花钱就能进来,报名时需要打靶考试,成绩不好也进不来,那为什么到这就打不好了?因为根本没时间瞄准,并且手在射击的时候还是移动的。我的手是在比胸部略低一点的位置开第一枪,同时我把手臂继续上抬,希望能达到瞄准的高度,当达到眼睛高度能瞄准的时候,我已经打完三枪,而且时间已经到了,弹头基本上都不知道打哪儿去了。连着试了几回,多数脱靶。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说明,在紧急情况下枪的保险很重要,枪的人机工效很重要,尤其对一个未长期接受专业训练的人,这种差异,就很可能是生和死的差异。

从那个班回来后,试过好几种枪,然后我就对Glock手枪另眼相看了,并不是说这枪没缺点,而是这枪用来防身自卫非常合适,尤其当你并不是一個枪战专家时。

另外,虽然我很喜欢Glock手枪,但我自认为并不是Glock的FANS。这些是我对Glock手枪的使用感受,

——北京上海

最后,笔者补充一些Glock手枪存在的问题。一是手腕无力射击时会造成很多问题。Glock手枪的复进簧相对其他手枪复进簧力稍大点,这是击针击发式手枪的特点,击针簧要和复进簧“较劲”。正确姿势开枪基本不会出问题,如果是身体比较柔弱的射手或者非正常姿势射击会造成复进不到位或者抛壳异常等问题。二是用枪习惯问题。Glock手枪没有手动保险,平时出现金手指(习惯性把手指放在扳机上)之类的坏习惯是很危险的,不是打伤不想打的目标就是打伤自己。

编辑/魏开功

猜你喜欢

工程塑料枪弹弹匣
工程塑料防眩板在桂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世界名枪印象(8)
基于Unity3D的枪弹虚拟装配实验系统开发
无卤阻燃工程塑料
未来5年美国工程塑料需求增速2.6%
工程塑料减轻发动机支架重量
新型枪弹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