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9-09-18刘艾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

刘艾莉

【摘要】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科目,也是难点科目。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数形结合 教学情境 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让学生通过空间想象能力,推理、归纳、总结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就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特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限。针对学生思维现有的特点,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注重并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性、灵活性、独立性和多向性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

数学是基础教育中最基本的一门工具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题,小到家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到社会的生产发展和商贸交易。所以在小学阶段,尤其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关键时机,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帮助。

2.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

数学思维是典型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有明显的区别,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我们都知道,思维能力主要指观察、分析、实验、比较、综合、抽象等方面能力,还有概括、归纳、推理、类比能力以及逻辑性和精确性等。通常在生活中或者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数学思维能力强的人,就会冷静客观面对,首先分析构成这个问题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些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而且会理性地去面对,巧妙地解决问题。从这一点可以说,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就可以避免让情绪、让问题左右思维,被动行事,可以灵活应对,客观审视分析问题,变换角度解决问题。

3.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产生为难恐惧心理等,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中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能力突出的学生,一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数学计算、数学应用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二是在生活中也能很好地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得很多数学难题也迎刃而解,这样也能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动力。而对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在听数学课时能兴趣盎然、心情愉悦,而不是感到困难重重、索然无味,那么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都会大幅度得到提高,进而解决了学数学难、对数学没兴趣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1.加强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深度

数形结合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能够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良好的联想、积极的运用?那就是巧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式,即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实物图形等和数理知识有机结合。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数学思维对数学知识之间的各种联系进行分析。但如何进行分析和运用呢?结合实际图形或者实际物体进行。让学生更直观、更轻松地去理解。比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只让学生单纯对公式进行记忆,没有直观演示,没有理解分析,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等,这种教学行为和方法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培养也有着严重的阻碍性和束缚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有效的做法应该是:在课堂上将事先准备好的多个“长方形”进行展示,还要在黑板上画下长方形,让孩子用眼看、用手摸,通过多种感官结合的形式,将“长方形的周长等于四个边之和”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实际演示,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实践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长时间集中。如果只是单纯地教授这一知识时,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方面就会具有一定的困难,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实际特点,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时,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结合实际的、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圆柱体、圆锥体和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图形教学时,因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好,这样就要求教师需要适当创设教学情境,同时结合实际物体等,把学生带入到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理论知识。比如可以借助积木、班级物品等,让学生随意自由拼接,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概念进行实际化、具体化,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

3.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实现教学目的

众所周知,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運用、服务于生活,而且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将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和一些问题融合在教学之中。比如,教师在教学《加减混合四则运算》这一内容时,可以用提前布置学生去超市买所需物品的这一办法来让学生增加实践,增强理解和运用。让学生事先想好自己喜欢的物品,想买的东西,然后询问价格是多少,再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计算总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班级里临时开一个虚拟超市,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尽情体验。例如,小丽要购买一本绘本8元钱,一个笔袋7元钱,一盒铅笔3元钱,总共需要多少钱?结账时她拿出20元钱,还应该找回多少钱?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这种熟悉的氛围和生活场景中,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数学是很有趣的,是无处不在的,是很神奇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也赋予了数学运算、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的生命力和活力。然后,教师还可以巧妙的、灵活多样的变换问题:如果你有20元,你想怎么购买?购买哪些?还有多少剩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既活跃了教学气氛,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减少学习数学的心理压力和恐惧烦恼等。

4.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小学阶段,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要坚持寓教于乐、直观易懂的原则,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例如,通过视频、动画、音乐等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平时最喜欢的动画片中的有关数学的内容,绘本书中的数学内容,生活中的数学内容,记录下来,然后组织学生一起观看,一起交流分析,一起讨论学习,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得到放松,又能够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动画的时候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教师也可以把枯燥的一些数学公式或者概念通过动画演绎的形式讲授给学生,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全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教授知识,而是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适应孩子身心发展和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努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23).

[2]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