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创作的情感表达与策略
2019-09-18宋黎
摘 要:微电影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影视形式,其以自身独特的优势特点迅猛发展起来,备受欢迎。关于它的创作及情感表达,一直是业内人士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微電影创作为研究内容,立足于微电影的定义,从戏剧冲突、演员情感表现等方面分析了微电影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困境,并提出了强化视听语言,借助道具、细节来表达情感的策略。期望本文的研究分析能够为广大的业界人士提供借鉴经验,有效克服微电影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困境,创作出情感丰富,令人感动的微电影作品。
关键词:微电影;情感表达;戏剧冲突;视听语言;道具
2010年,一部《一触即发》横空出世,是我国微电影的发端。此后,微电影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好作品层出不穷,如《老男孩》《我的路》《深蓝》《父女》《恋慕》等,都是十分优秀的微电影作品。近年来,微电影以自身独特的图像传播、网络传播媒介、碎片化信息等优势特点快速发展起来,是广大网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就影视作品创作而言,情感表达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最大困境,微电影也不例外。分析微电影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困境及对策,增强微电影艺术表现力,推动微电影行业持续发展。
1 微电影简述
微电影,指的是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1]与传统形式的电影艺术相比,微电影传播平台以新媒体为主,受众以广大网友为主,内容精短、传播快捷、主题鲜明,有着传统电影不具备的优势特点。
微电影类型主要包括商业式和自由式两种。商业式微电影主要是为宣传某一品牌、产品等而创作,以传递品牌观念、产品信息为主要目的。这种形式的微电影有着较为浓厚的商业气息,但也不乏一些作品具备艺术气息,给人情感震撼、深刻印象;自由式微电影完全没有商业元素,是创作者根据自身喜好而创作的,目的是表达自身的某一种情感、态度等,体现了创作者本身的情感和艺术价值理念,有着较好的情感表达方式与独到的艺术见解。
2 微电影创作的情感表达困难
情感表达效果的好坏关乎微电影作品的成败。纵观电影史上的任何一部流芳百世的作品,无不有着较为成功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表现观众的情感诉求。电影是一种具象、直观的影视艺术,无论是真实的纪录片还是虚构的故事片,[2]都用镜头的独特表现力来表达亲情、爱情、友情、爱国情等情感诉求。微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类型,情感表达也是如此。例如,《我的路》,导演用钟爱的影像风格表达了自身对电影的迷恋和追求;再如《深蓝》,导演用忧郁的蓝色表现了母爱的无奈与深沉;还有《老男孩》,用《小芳》《花仙子》等怀旧音乐元素和怀旧场景表达了“80”一代人的生活压力以及对梦想孜孜不倦的追求;等等。这些优秀的微电影作品无一例外的很好地完成了情感表达,将个人情感与电影情感浓缩在独特的镜头表现方式上,直入人心、引人共鸣。由此我们知道优秀的微电影作品需要一个成功的情感表达方式,只有做好了情感表达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微电影作品。但是情感表达是有一定困难的,否则任何人都可以创作出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微电影创作的情感表达困境体现在戏剧冲突的强弱、演员情感表现的好坏等方面。
第一,戏剧冲突的强弱。微电影篇幅小、时长短,如何在短时间内呈现强烈的戏剧冲突,把激动人心的故事情感呈现出来是创作者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通常而言,戏剧冲突越强烈,情感流露越丰富,就需要创作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流畅地完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紧凑而充满张力的叙事,处理戏剧冲突,然而很多创作者做不到这样。例如,《夏天的彩虹》,创作者对“夏天与吴倩两人的爱情冲突”“夏天的贫穷与渴望成功的冲突”“夏天公司与外部竞争的冲突”等几组戏剧冲突没有处理好,造成情感表达欠缺,不够酣畅淋漓。
第二,演员情感表现的好坏。传统电影艺术一般启用职业演员担任表演者,他们接受过专业的表演学习、训练,有着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和丰富的表演经验,能够很准确地拿捏导演的意向和剧本的情感,驾轻就熟地演绎出人物形象、情感,方寸间就可以表演出剧本所要求的情感效果。例如,《父子》《无间道》《卧虎藏龙》等电影启用了郭富城、刘德华、梁朝伟、周润发、章子怡等知名演员,[3]他们表演功底深厚,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人物情感,完美诠释了电影故事。而微电影由于成本不足等因素,只有少部分表演者是职业演员,很多演员都是非职业表演者,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表演学习、训练,情感表演能力相对较差,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某一场景下的情感,更不能灵活地在各种情感情绪中转换,影响情感表达效果。例如,《夏天的彩虹》《二孩的决定》等微电影作品的主角、配角都不是职业演员,情感表达略逊一筹。
3 微电影创作的情感表达策略
3.1 强化视听语言,构建能够突出情感表达的情绪氛围
微电影创作与传统电影艺术创作之间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微电影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既要借鉴传统电影艺术创作的成功经验,也要考虑自身的特点,用独特的视听语言营造能够突出情感表达的情绪氛围,弥补非职业演员情感表达不足、戏剧冲突不够等方面的缺陷,顺利地表达出人物情感与剧情。基于此,应强化微电影的视听语言,为情感表达创造有利的情绪氛围。
第一,多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多选用特写景别。微电影播出平台一般是电脑、智能手机等,很少在电影院播放。如此小巧的屏幕,决定了微电影拍摄要经常使用特写景别,全景景别使用得较少。[4]为此,创作者可以多使用特写景别,突出戏剧中的场景、人物,构建较强的戏剧冲突。同时,还应多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朦胧、唯美的画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
第二,恰当地使用较快的剪辑率。进行微电影创作时,为了成功进行情感表达,创作者应当恰当地使用较快的剪辑率,加快剧情节奏、避免情节拖沓,紧凑而有序地进行情感表达。特别是剪辑率较快的情况下,快切镜头更多,可以产生更大的跳跃范围,营造一种激烈的戏剧冲突,情感表达直入人心。例如,《看球记》,这部微电影的创造者用较快的剪辑率、精炼的场景、精简的对话表现父子之间的情感,这种父子之情体现得更深厚、更深沉,值得赞扬。
3.2 借助道具和细节进行情感表达
微电影時长较短,一些道具的重复出现会突出道具的情感作用。微电影创作时,创作者利用道具的重复出现,建构某一种情感情境,用道具辅助人物的情感表达。此外,也可以把道具当作某一种情感的象征,利用它的重复出现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例如,《老男孩》中把怀旧音乐作为道具,片中反复出现《小芳》《花仙子》等经典歌曲,不仅营造了怀旧场景,也充分表达出了人物内心对音乐的渴望情感;再如,《天堂中的孩子》中反复出现的小鞋子,象征了兄妹之间的深厚情感。
除了借用道具的反复出现和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物情感外,还可以通过对一些细节的强化去表达情感。[5]常言道,“细节见真章”,一些细节的展现不单单是为了表现某一细节,而是表达隐藏在细节背后的情感。微电影创作时,要善于借助细节进行情感表达。例如,《恋慕》中用特写景别展现了妻子做菜的这一细节,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无限思念;再如《红》《白》《蓝》微电影三部曲中出现的捡瓶子老奶奶,很多人觉得老奶奶与剧情无关,实则不然,创作者通过捡瓶子的老奶奶很好地传达出了一种观念,即人物的命运是命中注定的,有着自身发展的轨迹。
4 结语
为加强情感表达,微电影创作时应当强化视听语言,用独特的镜头表现人物情感。同时,还要善于利用道具、细节来营造人物情感表达的氛围,使情感表达更准确、更顺畅,直入人心、感人肺腑。
参考文献:
[1] 景仕荣.公益微电影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6,2(22):123-124.
[2] 李军,魏鲁宁.作为区域文化传播媒介的微电影创作策略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05):123-128.
[3] 白多.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特点与发展思考[J].电影评介,2017,10(20):90-92.
[4] 孙晨.新媒介文艺创作视野下吉林省微电影创作观念研究[J].科技传播,2018,10(16):127-128.
[5] 万忠杰,张颖.微电影的本质与艺术创作[J].戏剧之家,2015,4(01):78+87.
作者简介:宋黎(1981—),女,河南获嘉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微视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