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的尝试

2019-09-18翟彩霞

新课程·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训练语言表达农村小学

翟彩霞

摘 要:农村小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学生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说话训练,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说,消除顾虑使学生敢说,通过边听、边想、边说,逐步做到耳灵、脑活、嘴快,通过家庭、学校合力,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提高农村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言表达;训练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主要表现于听、说、读、写这四个字中间,其中‘说字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这三面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说话训练培养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就当前语文教学而言,农村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般较差,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当众说话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总是畏畏缩缩,不够流利。当学生站起来面对众人时,有各种担忧,如怕自己的表现不能为他人所肯定,再如怕自己表现不够完美而被他人嘲笑。以往,学生当众作口头表达时,往往会表现得紧张不安,导致学生说话时零碎语、口头禅、语序颠倒等现象增多,张口结舌,断断续续,语不成句。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加之缺少语言实践,不敢在人前话讲,只愿意当听众。久而久之,口语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说话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社会文化,要求学会文明社会的交际用语把话说得使人愿听,使人爱听,使人感到动听;要求人们讲话清晰,简洁,易懂;信息化,要求人们讲话准确,有条理和符合语言规范……可以说,现代化社会生活的挑战,将加强说话教学推到了教育的前沿。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加强学生说话训练的尝试。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说

说话过程主要依赖形象思维来组织内部语言,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需要创设能让学生可感知的情境,以能激活思维,锻炼学生灵敏的反应力、深刻的理解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综合心理素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说话训练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参加说话训练的自觉性。给学生播放演讲家的精彩录像和录音,体会演讲家的思想美、语言美、语态美和风格美。在听说训练中我们注意选择内容生动,形成活泼的童话、寓言故事,通过做游戏、边画边说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听说欲望,要求双方都把内心所想转换成口语说出来。会话的话题有时比较明确、集中,但在很多情况下,话题比较分散。有时,会话前双方不一定有共同的、明确的话题。因此,教师要善于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在会话过程中由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从而使会话顺利并取得良好效果。再如在教学《美猴王》一文时,我抓住学生喜欢孙悟空这一天性,与他们饶有兴趣地谈起了《西游记》。当我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孙悟空有那些性格特点时,学生高高举起了手,情绪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语言表达欲望随之也高涨起来,这种表演欲在创造性复述课文、积累课文语言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如讲《甘罗十二为使臣》一文时,学完课文,我来扮演赵王,让学生扮演甘罗,以对话的形式,制造戏剧冲突,展示人物性格。合适地用上文中的好词,如“傲慢”“正襟危坐”“表情严肃”“愤然”等。在一个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完成说话练习。另外,教师还创设了更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消除顾虑使学生敢说

一般来说,小学生在课堂上或者平时发言说话积极踊跃、不拘束,到了初中就不同了,特别是上课时,学生发言就明显减少了,这同他们的思想日趋成熟等有关。年小幼稚,初生牛犊不畏虎,而长大些后就顾虑多,怕答错,尤其是我们农村普通初中的学生,见识少,胆怯自卑以及平时训练欠缺,更是“一问三不答”。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四至六人为一组),给他们创造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机会,人人说话,各抒己见,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对自己说话能力充满信心。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基础上,必须联系实际,激发学生说话的浓厚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训练的自觉性、積极性、主动性,这是关键。也就是给学生营造种种和谐、融洽、轻松、有趣的说话氛围,让他们在没有顾虑、没有心理压力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畅所欲言,长此以往,持之以恒,“能言善辩”的素养就可渐渐形成,以此增强训练的实效性。

孩子们刚踏入校园,成为小学生。我仔细观察,有的天真活泼,无所顾忌,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兴致极高。有的胆小害怕,不敢举手,不敢说话,缺乏自信,即便被老师点名发言,也很不自然,声音很小。针对胆小的学生,我采取多鼓励的办法,创造机会让他们大胆发言,让他们多说,即便说错了也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他。并引导倾听的同学评价他们的发言,多评价优点,多看到他们的进步,只要有进步就可以表扬。只要回答问题按“身体站直,落落大方,抬头挺胸,声音响亮,讲普通话”的要求去做,就是很棒的。即使不能达到全部要求,达到了一点也是可以得到表扬的。在课上,教师要常以和蔼亲切的态度、温柔委婉的语气、鼓励性评价组织教学,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到面前的老师是可亲近的,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想说的说出来。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表达方式是被接受和被认可的,以此来激发学生说话的信心和勇气。当然在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的同时,要经过多次纠正指导并加大难度,学生才能逐步改正缺点不断上进,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踊跃发言、无所顾虑地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要求和训练,慢慢引导,他们大部分能达到以上的要求,在回答问题或与人交流时,他们能做到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我还要求他们一直保持这样说话的良好习惯。

三、循序渐进使学生会说

对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学生说话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逐步建立句子的概念。从看图学词、学句开始,我就让学生懂得一句话完整必须包括“什么是什么”“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把句子中的几个部分说清楚了,讲完整了,别人才能听懂你说的话。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句子的概念,我让学生由这几个句式延伸,扩大说话的范围。孩子能说出的句子逐渐多了起来:我写字。老师上课。妈妈上班。花儿开了。天晴了。小弟弟很可爱。小鸟飞走了……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建立起句子的概念。低年级学生说话往往颠三倒四,句子不通顺,条理性不强。我常常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如:从上往下观察、从左往右观察、由近及远观察等,再让他们按照观察到的顺序,把图上的内容一句一句说出来,然后把说出的句子一句一句连起来,渐渐地由说一句完整的话过渡到说一段通顺的话。要指导学生说得具体,生动形象,句子要有变化。在对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中,不仅要让学生把话说通顺,还要把话说好,并学着加上一些修饰的词语。我让学生比较下面的句子,知道那一句说得好,为什么。如:花园里有花。花园里有红红的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前一句干巴巴,后一句内容具体、生动形象。“红红的”“淡淡的”写出了花的颜色、香味。经常这样比较,让学生慢慢懂得,这样才能把话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猜你喜欢

训练语言表达农村小学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