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大学校园环境中的价值探究
——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

2019-09-18黄正炜

园林 2019年5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校园环境大学校园

黄正炜

1 引言

人类的信仰决定心态,心态改变人的形态,并且影响着世界的形态。中国当下信仰和文化内涵的缺失与现今城市的雾霾环境、奇形怪状的建筑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一个好的大学不仅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方向和高尚的人生信仰。大学校园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文化内涵融入其中,通过景观的文化内涵改变传统的校园形式,丰富学生观察世界的方式,从而唤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追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有着特别突出的价值[1]。

1

2

3

1. 茶碗三件套分别象征着天、人、地

2. 框景衬托中轴线主体体现中正、中央思想

3.中央水景的点衬构建出了人与自然平稳和谐的环境

2 “天人合一”思想在环境中的解读

回顾历史,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反思中国流失的传统文化太多。中华文化精髓离不开三才(天、地、人),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精华凝结于传统器物设计中。古代茶碗(图1)分为三样,上边茶盖、中间茶碗、底边托盘,分别象征着“天、人、地”。喝法也相当讲究,不能将茶水洒出,有了托盘茶水就落到托盘里,托盘象征的“地”,寓意着生命的阴阳轮回。中国当下的设计缺乏文化内涵,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挖掘和探寻设计灵感,这就是我们需要追溯的东西。

中国人自古讲究“天圆地方”。纵观宇宙万物,“天为圆、地为方”,圆形的物体,都具有不稳定和好动的特点,象征着与自然生命空间的联系;方形的物体,都具有静止和稳定的特点。动为阳、静为阴,方正的长方形建筑,不仅利于空间的使用,还能协调阴阳平衡聚集生气[2]。例如福建土楼的圆形建筑,因为圆形结构能够顺应螺旋形上升的气场旋转,而使建筑聚气。因此,进行环境构建时,不但要考虑物理、数学等工程学知识,还要同自然产生积极能动的沟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平衡和敬畏。

3 “天人合一”思想在大学校园景观环境中的运用——以湖南工业大学校园为例

3.1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王者,三横一竖:三横,乃天地人;一竖,乃参通天地人。参通天地人者,是谓王。儒家思想是中国帝王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孔子心中理想的帝王拥有号令天下的权威,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蕴含了中正与统一的观念。正就是不偏不倚,中心明显;统一就是左右均衡,维护或衬托中心。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都会修建规模宏大、中轴对称的皇家宫殿,以此来突显地位的尊崇与秩序的控制。从中国历史文化传承角度来看,中心、中正、中央的“大一统”思想对现今的事物发展也产生深远的渗透[3]。

大学校园景观中轴线空间不光需要考虑交通组织功能,在特殊时期还需要进行集散、交往、休闲等活动,在空间序列上具有统领校园全局的作用。如湖南工业大学正门作为整个景观轴线序列的起始采用了长方形方框造型,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框景不谋而合,从某个角度欣赏大门的门框能与图书馆建筑正好重合(图2),将现代校园景观设计与古典园林艺术手法巧妙结合,对衬托中轴线主体的图书馆起到了巧妙的作用。进入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将校园整体风格集中体现的景观中轴线,左右对称整齐的建筑产生出庄严肃穆的感觉,同德湖的静水让人平和冷静。校园通畅开阔的视线让人聚焦主体,水景的点衬构建出人与自然平稳和谐的环境(图3)。由此看来,中心、中正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已经对校园环境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3.2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在中国传统哲学里,道家思想对“天人合一”的解说最具广泛性。道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尊崇宇宙,遵循自然法则,合乎天道,方可前进发展。道法自然即“道、法、自然”而非“道法、自然”。“法”为动词,效法、遵循之意,“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自然”不是指“客体”,而是指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状态”[4],意思就是遵循自然是万物运行的规律,人类应对其顺从和尊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自然,由此反映和表现出浑然天成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

湖南工业大学与泰山路交界处的街旁绿地设计,其巧妙之处在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将道路四周面层的雨水排入中心绿地之中(图4),雨水花园或者说雨水收集池,在涵养地下水的同时,也能在特定时期形成水景,让绿地之中有水可观,排植的水杉在秋季,色叶形成了优美的景观效果,同时设置木栈道供人穿行观赏。这种街旁绿地已经把“道法自然”的理念融入到整体的环境规划设计中,与其过多开发建设,不如接纳自然,达到人与生态自然互恭互敬、和谐共融,让自然做功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

5

3.3 佛家“天人合一”思想

佛教的“源起说”把整个人生和宇宙过程的一切观念看成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和合而生的。包括人在内的宇宙间,万事万物皆因缘而合起,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存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教认为大自然是佛性的体现,世间万物皆有其灵,“象外有象,景外有景”,有限的空间蕴藏着无限的精神境界。佛家的“天人合一”认为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生命主体的存在是依靠自然界的健康存在来维持,人类只有和自然环境融合才能共同并存获益[5]。

大学校园的学院楼中庭是一个半开放与半封闭的围合空间,中庭作为从室内向室外过渡的公共空间,具有室外环境特征的同时与室内环境也有着极强的交互。雨水排放与收集的处理,气候、光照、植物季节的变化都是开展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中庭(图5)有限空间中的事物产生了具有宏观意义的情感,在视觉焦点中心上的两组组团灌木分别被修剪成太阳与月亮的形状,象征着日月同辉的吉祥寓意,也蕴含着阴阳平衡的和谐。学院楼面向的主要群体应是学生与老师,少量的领导与游客会来参观,偶尔还会举行一定的公众集会。在狭窄的空间中,满足众多群体的需求且体现出无限的意蕴,与大自然交互,吸取天地灵气,在此就有特别的意义。

4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校园环境的价值

4.1 审美陶冶

从春秋时期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到明代计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再到当代俞孔坚“与其过多的人为设计,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让自然做功”,“天人合一”的观念不仅从道德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协调和约束,更是对当今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的景观环境应该是混凝土色彩与植物色彩的优美结合,自然的美是能够打动人并与人产生心灵共鸣的。尽可能少的人为干预,尊重植物与生态自身的发展规律,才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今景观环境陶冶、升华、知天的审美修养过程中,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6]。这种价值来源于对创造者追求功利心境的反思,对自然纯洁美的震撼,是“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6

7

8

4. 道路四周的雨水排入中心绿地之中

5. 太阳与月亮的形状象征着阴阳平衡

6. 稻田种植引入校园景观设计中

7. 园路轮廓逐渐被自然肌理所取代

8. 新建台阶踏步保留原有块石形成优美效果

如今人类对其生存的土地资源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农田侵占、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都对当今生态平衡构成威胁[7]。传统的校园环境建设中,混凝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表面上通过道路规划或者建筑在平面图中的排布造型,在图形创意上实现了“天人合一”,而内在的绿化条件却无法实现与自然长久的可持续共存,将“天人合一”实质性的审美观念引入校园环境已是当务之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具备,校园环境中绿色材料、清洁能源、自然设计的手法都能体现生态的审美。如沈阳建筑大学将稻田种植引入校园景观环境中,避开其设计优劣不谈,其生态理念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优美的环境(图6)已然成为校园特色,获得人们的关注。

4.2 生态教育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科技发展至今,人类也无法摆脱其自身的自然属性,人在“天人合一”思想下对自然灾害畏惧的同时,又需要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8]。大学校园生态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大学如果没有优美环境,其提高素质教育和文化软实力就缺少了驱动,将“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融入校园的每个角落,使校园景观环境中都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将会为大学校园的教学建设提供良好的帮助,同时“天人合一”思想也能唤起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将校园生态景观建设和学科建设相结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建设校园环境的方法[9]之一。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传递知识和思想交换的场所,对“天人合一”生态教育的运用比普通的城市景观更有意义。“天人合一”倡导与大自然沟通,时时处处去感受生命的语言:修建规则的园路轮廓终究会逐渐被自然肌理所取代(图7);冰冷的混凝土终究敌不过植物生命力的顽强。在“天人合一”思想中进行生态教育,不需要刻意地为了“天人合一”而为,尊重周围场地原有存在的事物,运用无所为而为的设计手法。如保留原有存在的块石形成效果优美的新建台阶踏步(图8),将各景观要素巧妙地整合入场地,在自然之中藏匿最真挚的情感,通过人与空间互动,体验从自然中传递出来的温和柔美的情感,让自然平静的美抨击学生的心灵,将学生浮躁的心思沉淀,以另一种眼光看待自己,这就是“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在大学校园的价值[10]。

4.3 文化涵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相融,通过自然感悟来达到对自我的认知。这种认知方式,对中国人“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11]。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建设,也能从先辈的智慧中获得启发。从教育的视角来解读环境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环境作为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要素,是校园文化教育建设可行的新思路。

西方倡导理性智慧的支配下对物的准确把握和征服,中华文化骨子里却蕴藏着“诗性智慧”。“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瑰宝,对比西方的“天人合一”哲学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禅宗文化共同构筑成了汉文化的坚实体系。“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传承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融洽的文化脉络[12]。而校园环境就要在不知不觉间成为这种传承的文化使者,成为创造着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纽带[13]。如此,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校园造景中就是要构建出中华文化下中国特色“诗性”的校园环境,以此同西方“理性”的校园环境(图9)形成对比,培育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刻的感悟与诠释。

5 小结

如今大学校园生硬混凝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现状,中国古典文化精髓“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价值被冷漠与忽略,重拾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与校园景观环境本质的结合,对重构校园景观空间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大学校园由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学生组成,并且融入了不同阶级的意志与想法,然而不同的人对自然属性的追求却是相同的。认清“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下校园审美陶冶、生态教育、文化培育的价值,将校园景观营造成一个能满足学生需求与学生喜爱的场所,更是能通过大自然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探索,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反思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9

9. 英国爱丁堡大学几何切割般“理性”校园环境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校园环境大学校园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智慧校园环境下高职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