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2019-09-18冯翔慧

中国科技产业 2019年9期

◎ 本刊记者 冯翔慧

钱学森: 至少值5 个师兵力的导弹专家

钱学森,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 年。

1947 年,刚刚36 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美国为什么如此器重钱学森呢?因为他是美国研究航空科学最高专家冯·卡门的优秀学生,是美国最早研究火箭组织——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的5 成员之一。然而,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立马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的决定,引起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美国海军的一位领导人曾对美国负责出境的官员说:“我宁可把钱学森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至少值5 个师的兵力。” 1955 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 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 年10 月8 日,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

1956 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 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 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 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钱学森带领下,1964 年10 月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6 月17 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 年4 月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邓稼先:许身国威壮河山

邓稼先,1924 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 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 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 年和1989 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 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1979 年,在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 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1986 年7 月17 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全国总工会书记罗干、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等领导,前往解放军总医院,向邓稼先颁发全国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以表彰他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工作和核事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这是“七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出的第一枚全国劳动模范奖章。

钱三强:“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

钱三强,出生于浙江绍兴,毕业于清华大学。他是核物理学家,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是中国“两弹一星” 元勋,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

1936 年,钱三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从事原子能核物理研究,师从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10 年后,钱三强学成回国,主持建立了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任所长,主持并制成了共和国第一个核装置——原子能反应堆。钱三强曾对人说:“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

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他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早在1960 年,他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了氢弹。

钱三强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 论。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他强调在研究地质 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察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出了方向。

于 敏:实现我国氢弹突破和武器化

28 载隐姓埋名,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1926 年,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 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 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废寝忘食。“百日会战” 令人难以忘怀。100 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在他的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1967年6 月17 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 年多,苏联用了4 年,中国用了2 年8 个月。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保持着谦逊。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华罗庚:新中国数学事业重要奠基人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元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 位数学伟人之一。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 “华氏不等式” “华—王方法” 等,有“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中国数学之神” “人民数学家” 的美誉,是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1930 年春,华罗庚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引起了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的重视。1931 年,他被调到清华数学系任助理员,从此踏上了一条通往学术的征途。基于勤奋与努力,华罗庚在清华只用了5 年时间,就从助理员、助教进而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深造。在进修期间华罗庚一心只求学问,两年里写了10 多篇论文,攻克了许多数学难题,深得著名数学家哈代的赞誉。他所写的一篇关于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的论文,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带领家人毅然归国。归国后,他在清华任教,中科院数学所成立后兼任所长,为培养新中国数学家和骨干队伍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华罗庚还根据中国实情与国际潮流,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研制。华罗庚在1958 年开始研究将统筹学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从1965 年开始,华罗庚开始思考数学如何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他选择了以改进工艺为主的“优选法” 与改善组织管理的“统筹法” 来普及。在近20 年的时间里,他不顾劳累和年老多病的身体,几乎跑遍了中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传授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亲自去27 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长达20 年之久,去过好多企业亲自传授一些科学方法,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可以增加生产,降低损耗,在许多工程项目上也取得了成功,不仅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奠定了实施规范的基础。

李四光:立志让中国脱掉“贫油国”帽子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州府黄冈县,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 年当选为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和《地质力学概论》。

青年时期的李四光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1913 年,李四光到伯明翰大学攻读地质学,立志用科学知识让中国变得富强。后来,他看到西方媒体发表文章,说中国是贫油国,于是坚定了继续研究地质学的决心,一定要让中国脱掉“贫油国” 这顶帽子。

为了准确分析我国的地质特点,李四光的足迹遍布整个中国。他不畏艰险,翻山越岭,测量精确的数据,以便分析地质层的构造。他首先提出柴达木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方应该作为勘探石油的主要地区。李四光的报告鼓舞着人们积极寻找石油。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为中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5 年,李四光亲自带领队伍,在新疆、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开展石油普查工作,经过艰苦努力,他在很多地方发现了储油的地质结构。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西方的“中国贫油” 论。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他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察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出了方向。

李四光不仅对地质学很有研究,而且还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地质力学,对研究矿产的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人们发现了很多钨、铬等珍贵的矿藏。

茅以升:中国桥梁工程技术应用的开拓者

茅以升,出生于江苏丹徒,1916 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1917 年获得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1919 年获得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学位。他是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和工程教育家。同时,他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央研究院院士。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 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还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茅以升所做的工作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参加了杭州钱塘江桥的建设。1933 年,茅以升担任浙江省建设厅钱塘江桥工程委员会主任,后任浙江省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负责主持建桥工作。钱塘江桥长1453 米,分正桥、引桥两部分,全桥结构采取双层式,上承公路下载铁路。它是由中国自行设计和主持施工的第一座近代化铁路公路两用大桥,是中国建桥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

1949 年3 月,茅以升作为中国工程师学会总会五位代表之一,赴南京向国民党政府呼吁和平;9 月,以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出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随后,茅以升先后担任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3 年,他被选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1958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参与兴建人民大会堂、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设计。1979 年,他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1982 年2 月,他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1984 年被推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并以88 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出版的论著有《茅以升文集》《茅以升选集》《茅以升科普文集》等。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研制领域的开拓者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广东汕尾人,1926 年3 月12 日 出 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祖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 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9 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以及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

1958 年,聂荣臻元帅以战略家的勇气向中央请求搞核潜艇,党中央很快批准。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1959 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黄旭华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路攻克种种技术难关。为掌握第一手的数据,他不畏危险,亲自参加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

在这个尖端科学工程中,黄旭华负责总体设计,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核潜艇的形状。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为艇体的形状。为了确定水滴线型的可行性,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其间,黄旭华和广大科技人员一起奋力拼搏,正确地提出了两型核潜艇主要设备配套项目和艇的总体方案,成功地处理好艇与核动力、武备、声纳、导航、通讯以及人工大气环境诸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196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比美国的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时间缩短了近两年,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1954 年的第一艘核潜艇。

1988 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 米。至此,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走完了它的全过程,人民海军也由此成为一支战略性军种。

王淦昌:三次错过诺奖的中国科学家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出生于常熟县枫塘湾,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得者,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931 年,王淦昌在德国就读研究生期间,提出可能发现中子的试验设想,并两次找到教师谈及此事均被拒绝了。1932 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按王淦昌的思路进行试验,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奖。这让当初因为王淦昌来自“中国这个近代物理学荒漠” 而轻视其建议的迈特纳后悔不迭。

1941 年,王淦昌在《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的论文中提出,通过轻原子核俘获K 壳层电子释放中微子时产生的反冲中微子的创造性实验方法。1942 年1 月,美国《物理评论》发表了这篇短文。1956 年,美国科学家莱因斯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中微子,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果王淦昌拥有同样水平的实验设备,他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探测到中微子的人。

1950 年,王淦昌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领导并参加了有关宇宙线的研究,共搜集到700 多个奇异粒子事例,研究了奇异粒子性质,使我国在宇宙线方面的研究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

1956 年,王淦昌作为中国代表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基本粒子研究。在研究所工作期间,他领导的物理小组首次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首次观察到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带奇异夸克的反粒子。1959年,王淦昌从4 万对底片中找到了一个产生反西格马负超子的事例,发现超子的反粒子,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不料3个月后,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 这一原本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物理学研究项目,自此无人领衔。1961 年4 月,中央向王淦昌发出希望他参与和领导研制原子弹的指示。这意味着,一旦投身其间,从此就要告别基本粒子研究工作,也就是和诺贝尔将渐行渐远。但是王淦昌毫无迟疑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1964 年12 月,王淦昌独立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1967 年6 月17 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赵九章: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

赵九章,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他不仅是中国著名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东方红1 号卫星总设计师,还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以及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最先把数学和物理引用到气象学之中,打破了纯描述式的气象学,为世界的气象预报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四” 运动后,一心想着“科学救国” 的赵九章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后来又通过庚款考试进入德国柏林大学,师从气象大师菲克尔。学成回国,赵九章就任于西南联合大学,后来竺可桢慧眼识珠,推荐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科学所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赵九章积极参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组建。

1957 年10 月4 日,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斯帕特尼克1 号”,全世界为之震惊。外国的科技实力也让中国的科学家们热血翻腾:我们的祖国为什么不能有这些?1958 年,钱学森、竺可桢、赵九章联名向中央上书,建议中国也开展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中国科学院为了人造卫星的工作专门成立了“581 小组”。1958 年10 月,以赵九章为团长的“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 去苏联进行了考查访问,归来后向中央讲述了我国国情以及科技实力在卫星发射工作中的差距,建议暂时调整空间技术研究到简单的气象和生物火箭之中。之后,中国经济实力有了一定的复苏,赵九章把一直放在心上的人造卫星问题又提了出来。中科院的人造卫星方案《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得到了党中央重视,将此任务命名为“651”任务,并成立了“651 设计院”,赵九章任院长。最终,东方红卫星在赵九章的带领下,完成了初样星的研制。

王大珩:开创新中国光学事业的“追光者”

1953 年底,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成立不到两年,在器材和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一位青年人和同事们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随后不到6 年的时间,又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一系列光学仪器,建立了从研究到设计,再到材料、加工生产、检测的一整套科研体系,一举填补了光学领域的多项空白。他,就是“中国光学之父” 王大珩。

王大珩,江苏吴县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在他主持下,我国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首台航天相机和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1986 年3 月,他会同其他3 名科学家提出“863”计划建议并获中央批准,促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1992 年,他与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建立中国工程院。

1975 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该项目对卫星上安装的对地观测相机提出极高要求,它既要达到较高分辨率,还要经得住自动拍摄的震动。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背景下,王大珩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加班攻克难题,最后如期完成任务。当卫星带着拍摄信息返回地面时,中国人首次成功地看到了清晰的卫星图像。

王大珩倾尽一生发展祖国光学事业。临终前,他只有三个心愿:编写“中国光学的学科发展史”;建立中国光学科技馆,让更多人了解光学知识;进行光学名词审定,出版一本光学名词的官方版本。在病床上,他还坚持起草光学名词审定的报告。

程开甲:为共和国铸盾的“核司令”

程开甲,江苏苏州人,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原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隐姓埋名40 年,一生为国铸核盾,先后参与和主持首次原子弹、氢弹试验以及“两弹” 结合飞行试验等在内的多次核试验,为建立中国特色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作出杰出贡献。人们称他为“核司令”。

1937 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 年,程开甲获得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由玻恩推荐,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 年,程开甲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归国后的他,先在母校浙江大学任教,担任物理系副教授。为了适应国家大搞经济建设的需要,程开甲主动把自己的研究重心由理论转向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1960 年,程开甲加入到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根据任务分工,程开甲分管材料状态方程理论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那段时间,程开甲的脑袋里装的几乎全是数据。程开甲既是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同时兼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所改为研究院后,兼副院长。直到1977 年,程开甲被任命为核试验基地副司令。

从1963 年第一次进入号称“死亡之海” 的罗布泊到回京工作,程开甲在戈壁滩工作、生活了20 多年。20 多年中,他成功组织指挥了从首次核爆到之后的地面、空中、地下等方式各种类型核试验30 多次。20 多年中,他带领科技人员建立发展了我国的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我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

屠呦呦:半世纪执着追寻青蒿素

屠呦呦,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青蒿素,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以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是国际抗疟第一用药,挽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生命。

1969 年1 月21 日,39 岁的研究员屠呦呦接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的一项秘密任务:担任“523” 项目组组长,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虽然此前有500 多名科研人员对有记载的药方做了调研普查和筛选研究,但没有一方令人满意。屠呦呦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干。从此,中医研究院中药所内,多了一个大量收集、整理历代医籍的忙碌身影。

从1971 年9 月起,屠呦呦经过周密思考,不断转换方式,对以往筛选过的重点药物和几十种候补新药,重新设计提取方案。漫长的寻药过程,是一次次的试错。在中草药青蒿的提取实验进行到191 次时,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才终于出现。

2000 年以来,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2014 年,全球青蒿素类药物采购量达到3.37 亿人份。如果用拯救生命的多少来衡量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在最伟大的科学家之列。

2019 年6 月,屠呦呦团队表示,针对青蒿素的“抗药性”难题,在多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 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治疗红斑狼疮的新双氢青蒿素片剂,最快或可于2026 年前后获批上市。

袁隆平:用一粒稻米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江西德安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多项荣誉。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7 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 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 多亿公斤,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3 年8 月,23 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1960 年,来势凶猛的大饥荒席卷神州大地。这时,西方的生物学已经进入分子时代,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和美国科学家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已经在生产效果上获得明显效果,克里克利还利用分子在生物学上获得了诺贝尔奖。事实上这与苏联专家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理论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政治压倒一切的年代,孟德尔、摩尔根理所当然被当成“歪门邪说”。但是美国、墨西哥等利用孟德尔、摩尔根遗传理论研制成功的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等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只有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技术尚止步不前。

年轻的袁隆平再也坐不住了,他决然摒弃米秋林、李森科无性杂交理论,向杂交水稻进军。经过精心设计,他自创了轰动世界的“三系法” 技术路线,并按照这个思路,于1964 年7 月找到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1972 年,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实用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二九南1 号”,并于1973 年实现“三系” 配套;1974 年育成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 号”;1975 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1976 年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并不满足业已取得的成绩,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展开两系法杂交稻的研究。1995 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1997 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

王 选:高科技应“顶天立地”

王选,江苏无锡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了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和电” 的技术革命,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

“高科技应做到‘顶天立地’。” 这是王选一生奋斗的信条。“顶天” 即不断追求技术新突破,“立地” 即把技术商品化。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出版业仍是铅字排版和印刷。为改变落后状况,1974 年我国设立“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王选通过分析比较,决定跨过当时国外流行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究世界尚无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历经艰难,1979 年,我国首个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成功。到20 世纪90 年代初,国内99%的报社和90%以上的书刊出版社和印刷厂使用了王选团队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我国书刊平均出版周期从300 多天缩短到100 天左右。

“王选精神在传承。”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郭宗明说,“他提出的‘顶天立地’ 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发展之路。”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吴良镛,江苏南京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他创立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 相对于荣誉,吴良镛更看重自己对人居理想的坚守:“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广厦万间,只为人居谋。1946 年,吴良镛受梁思成之邀来到清华,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 年,他在梁思成推荐下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深造。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祖国,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从1952 年起,吴良镛历任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全面推动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等学科的发展。1959 年,吴良镛倡导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图书馆等著名建筑都曾凝聚他的心血;1976 年唐山大地震后,他作为最早一批专家参加重建规划。从1978 年起,吴良镛即开始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他和团队对旧城更新和危旧房改造倾注了大量心血。1984 年,62 岁的吴良镛初创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开始“进军科学” 的探索。此后的30 年,吴良镛提出“广义建筑学” “人居环境科学” 理论,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的落成并获得世界人居奖。

吴良镛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解决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问题:参与北京、北海、三亚、张家港、深圳、无锡、苏州等城市的规划设计,主持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筑环境研究……从1999 年到2006 年,吴良镛历时7 年完成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构建了“一轴三带” 的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格局。

潘建伟:量子世界里的领跑者

潘建伟,浙江东阳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率先突破量子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全面解决了量子保密通信在现实条件下的安全性问题,牵头研制成功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建成国际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构建了首个空地一体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雏形,使我国量子保密通信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996 年,潘建伟在中国科大获得硕士学位后,投入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塞林格教授门下攻读博士。一年之后,潘建伟便与同事一起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上发表了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学术论文,该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被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和《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进展。2001 年,潘建伟回到中科大组建实验室。但当时国内量子通信研究无论是水平还是人才储备,基础都很薄弱。潘建伟再次回到欧洲,跟随已经转到维也纳大学的塞林格,以博士后身份从事研究。2004 年,潘建伟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并称赞他们“完成了一次壮举”。

从2004 年至今,潘建伟团队取得了一系列让人惊艳的研究成果,数次创造世界第一: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现16 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验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利用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首次实验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英国著名的科学新闻杂志《新科学家》以封面标题的形式这样评价潘建伟中科大团队:“中国科大——因而也是整个中国——已经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罗 阳: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

罗阳,辽宁沈阳人,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原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作为航空工业沈飞的“掌舵人”,他胸怀报国强军赤子之情,创新提出“十个统筹” 发展思路,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推动企业经营模式转型,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带领沈飞迈入持续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担任多个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带领沈飞完成了歼-15 舰载机等多个重点型号研制并成功实现首飞和设计定型,推动军用战斗机研制取得重大进展,为国家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2 年11 月25 日,在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战机在“辽宁舰” 上成功降落后,罗阳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30 年,他燃烧了自己的一切,用生命践行着航空报国。

1982 年,大学毕业的罗阳被分配到有着“航空英才的摇篮” 之称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为一名飞机设计员。那时,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二代战机正处于设计攻关阶段,罗阳被吸收到设计团队,从事座舱盖研发。他钻到地下室里,闷头一干就是好几个月。1999 年出访美国,罗阳感受到中国和国外顶尖航空制造企业尚存差距。如何让中国航空工业“飞” 起来、“强” 起来,是他和航空人共同的报国梦想。2002 年,罗阳调至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个人“扎进” 多个重点型号的研究中。10 年中,他和团队成员一起,让沈飞实现了歼击机从三代机到四代机的跨越。启动舰载机项目的时候,国内技术尚且空白,面对未知的领域,罗阳一直奋战在研制现场、试验第一线,终于拿下了这项核心工艺。

罗阳虽然走了,但是他的梦想不会止步。6 年过去了,罗阳的名字、罗阳的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基因、一面旗帜,深深融入每一个中国航空人的血脉中,激励着大家奋斗在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