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2019-09-18

中国科技产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总产值工业

◎ 本刊记者 韩 羽

自18 世纪70 年代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世界经济史表明,没有经历成功的工业化进程,就不可能成为繁荣富强的发达国家。即使在当今时代,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已在其国民经济结构中占绝对优势,但近些年他们也在不断推进所谓“再工业化”。实际上,从全世界范围看,当今世界仍处于工业化不断深化的时代。对于中国而言,近代以来,如何把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实现工业化,是众多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一生的伟大梦想。新中国开启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离工业化梦想的实现从来没有如此之近。

中国工业“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和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集中全国的人、物力、财力投入东北地区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要特色的产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东北工业基地的建成,带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五” 计划期间 ,苏联援建的首批重点项目,第一炉铁水、第一批铸件、第一台发动机变速箱及第一台驾驶室相继在这里诞生。无数个新中国第一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一五” 时期,在156 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有54 个项目,其中,辽宁24 项,吉林8 项,黑龙江22 项,总投资300 多亿元,占全国重点建设投资的37.3%。“一五” 计划奠定了东北地区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石地位,经过多年发展,东北地区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门类众多的工业体系,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材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机械装备工业基地和汽车工业基地。其中,辽宁省以石化、钢铁、冶金业为主体;吉林省以汽车、石化、食品加工业等为主体;黑龙江省以石油、原煤、木材、重型机械为主体。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重工业产值一度占全国的1/5,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税金总额占全国的1/6,工业固定资产原值、重工业产值、铁路货物运输量以及原油、天然气、木材、钢、生铁、纯碱、发电设备等工业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各大区的第一位,钢材、发电量、化学纤维、机床、平板玻璃、汽车、机制纸及纸板等产量则居各大区的第二位,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设备和资金积累。作为优先发展区域,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挥重要作用的鞍钢。鞍山钢铁公司的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七号炼铁炉,在苏联帮助下,经过中国技术人员和广大干部、工人的共同努力,于1953 年12 月26 日举行开工生产典礼。这是新中国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入生产的重要工程,大大加强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钢铁基地建设,为全国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8 年12 月26 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鞍山钢铁公司。1949 年3、4 月间有部分厂先后复工。4 月5日炼出第一炉钢。5 月1 日炼钢厂举行复工典礼。当年年底基本恢复生产。1950 年从全国各地调来500 多县地级以上干部支援鞍钢,从中南、华南招500 多名文化素质高、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1952 年残存在鞍钢的设备全部恢复生产。炼钢炼铁、焦炉、矿山、平炉、高炉、选矿及其他厂矿都已生产。这时期国家总投资达2.32 亿元。这时期总人数为6.76 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29 人。1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集中力量建设鞍钢。扩大鞍钢生产规模,建设大型国有联合生产企业,在原生产规模基础上完成48 项主要工程的改造改建和扩建;达到生产铁250 万吨,钢320 万吨,钢材250万吨。一五期间实现37 项重点工程。其中包括大型轧钢、无缝钢管、炼铁高炉三大工程。到1957 年一五计划完成、鞍钢全面得到改造和扩建生产能力超过原计划指标。这一时期出现了王崇伦,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57生铁产量达336.1 万吨,钢291.07 万吨,钢材192.39 万吨。国家投资17.59 亿元,上缴利润 22.4 亿元。为此,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型钢铁基地,被誉为祖国的钢都。1966 年,鞍钢的生铁、钢、钢材产量,分别由1961 年的317 万吨、295 万吨和211 万吨,提高到460 万吨、505 万吨和267 万吨。全公司精简了7 万多名职工、医治了“大跃进” 造成的创伤。1966 年以后,鞍钢的生产建设事业也开始出现了回升并逐年增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开创了鞍钢生产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到来,鞍钢向全国钢铁战线输送了5 万多名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为全国各地代培干部、技术人员、实习生11 万多人,支援了全国10 余个钢铁企业的建设。

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 年奠基兴建,1956 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1958 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原苏联援建的156 个首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我国“一五”期间第一个开工兴建的大型现代化项目,设计能力年产“解放牌” 汽车3 万辆。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一汽还支援了许多兄弟汽车厂械工厂的建设与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开始筹建第二汽车、车桥、发动机等 11 个专业厂和热处理电 统的设计任务,以及大部分工艺设备的设备 制造任务 ,有力地支援了二汽的建设。

新中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诞生记。早在1951 年3 月,在抗美援朝的战火硝烟中,在原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瓦斯公司铁工修理部的基础上,地方国营安东永华机械厂成立了。建厂伊始,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在“一切为了前线” 的口号下,在几间低矮简陋的民房里,靠着4 台旧式皮带车床和两台小台钻,16 名工人承担起为志愿军修理汽车和生产汽车防滑链等军工任务。战争结束后,工厂由军需转为民用。当“一五” 计划来临之际,更名为安东机械厂,发展到有工人170 人,机床30 台的规模。1957年1 月31 日,经过近一年努力,工人们终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具有丹东地域色彩的响亮名字—— “鸭绿江一号”。

1958 年春天,国家计委副主任倪伟、国家计委机械局局长王光中来安东机械厂视察,看到了这台拖拉机。他们称赞工人们敢想敢干,当即决定让“鸭绿江一号” 到北京参加农业机械展览会。工人林辉生开着“鸭绿江一号”进京后,立即担负起平整展览地的任务,它大显身手,无论是平整场地,还是操作表演,都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专家们认为它适合耕田,还适合跑运输,并具备许多优点。“鸭绿江一号” 为我国拖拉机的造型和农机制造工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最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资料,在展览会上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重视。2006 年,一直珍藏在厂里的“鸭绿江一号” 被运到了北京,成为中国历史中的一件纪念品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

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小机床造出大机器,创造全国四个“第一”。东北机器制造厂(现沈阳东基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是军用产品的重要生产工厂。在为军事斗争和国防建设服务的同时,东北机器制造厂利用大量的设备和人力,充分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从1950 年就抽调了一部分人力和设备,开始生产民用产品,但主要是本厂自己需要的部分设备。真正大规模地生产民用产品开始于1956 年,先后试制了双轮双铧犁和民用炸药等。1957 年,东北机器制造厂全面进入发展民品的高潮时期。最让人称道的是,东北机器制造厂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个“第一”,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只40 升无缝钢质气瓶。搞工业化建设没有氧气瓶不行,当时工厂没有人见过如何加工氧气瓶。在一无图纸、二无工艺的情况下,厂党委下决心要生产出“争气瓶”。利用加工炮弹弹丸的工艺优越性,仅用一年时间就生产出了合格的、也是我国首批40升无缝钢质氧气瓶,为年轻的共和国争了一口气。第二个“第一”,生产出了我国首批精密纱锭轴承。为了适应纺织工业的发展,国家急需精度极高的纱锭轴承,这种轴承垂直偏差不可超过0.0075 毫米,当时国内不能生产,全靠进口,需大量外汇,这对于新兴的共和国是有一定困难的。工厂为了突破这一项目,主动接受了研制纱锭轴承的工作,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努力,终于突破道道技术难关,生产出了我国自己的纱锭轴承。从1958 年到1960 年共生产了129 万套,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第三个“第一”,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红旗牌” 2400 马力氮氢气压缩机。历史跨入了1958 年,为了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国家迫切需要化肥生产设备。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进口设备不可能。东北机器制造厂有幸承担了生产氮氢气压缩机这一光荣任务。由重型车间工人师傅创造的全国闻名的“蚂蚁啃骨头” 加工方法,就是用自制的小型设备加工大型铸件。铸造车间老工人创造了“裂皮铸造法”,解决了大型铸件的浇铸问题。凭着这两种新工艺,工厂仅用一年时间就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2400 马力氮氢气压缩机。第四个“第一”,走“军民结合道路” 全国第一。在“军民结合” 方针指引下,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工厂大力发展民品,当时工厂的民品有氮肥设备、氧气钢瓶、工业轴承、纱锭轴承、硝氨炸药等。3 年的民品产值为20.938万元,占同期工厂工业总产值的46%,成为东北机器制造厂民品发展鼎盛时期,仅一台氮肥设备就为国家节省200多万元外汇。

三线建设时期的攀枝花钢铁厂

新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但相比经济发展更快的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还是慢了些。GDP 和工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初的近15%和20%下降到现在的10%以下。2003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目前,《若干意见》确定的社会保障试点、增值税转型、豁免企业历史欠税、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各项政策已付诸实施。东北三省广大干部群众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加大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开放步伐,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创新思维和行动。巩固和提升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重要林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机械工业和医药工业基地地位和功能,是振兴东北地区的关键基础。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改革开放以来被拉开的发展差距逐年缩小,赶上了全国平均增速。东北地区率先实行了免除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粮食生产连创历史新高,作为全国商品粮和肉食供应基地的地位日益突出。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扭亏为盈,摆脱了困境,利润大幅度增长,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等“民心工程” 进展顺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开始加快,逐步缩小了与全国的发展差距。2008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升至8.62%,比2007 年高出0.14 个百分点,这是进入新世纪后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首次止跌回升。

2008 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按地区统计后折算的增长率)为13.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7 个百分点,这一增长率在四大板块中名列第一(详见表2)。以“十一五” 规划实施以来的三年计算,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为13.7%,高于全国0.5 个百分点,也分别高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0.5 个、0.5 个和0.3 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作任重道远。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国家现有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已经基本到位,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积极可喜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东北三省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与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经济总量仍呈下降趋势、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深化国企改革战略重组困难重重、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面临考验、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缺少政策保障、就业民生和社会保障压力大、诸多风险依然存在等,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成就显著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努力,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分工格局逐步优化。2017 年,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为67869.2 亿元,中部地区依靠占全国10.7%的国土面积,产生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2.5%。

建国前,我国工业分布极不均衡,70%的工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不到10%。为改变这种发展不均衡状况,新中国从“一五” 到“四五” 实施的是区域平衡发展战略,50%的建设资金都投到了内地。自此,中部地区也形成了以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机械制造、运输设备、有色金属、轻工纺织、原材料输出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49 年10月-1952 年)。这一时期,我国百废待兴,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恢复国民经济。1949 年9 月通过了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指导了此阶段的中国工业经济发展,规定了新民主义社会的经济任务。主要任务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工业经济,主要包括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工业、保护并有限地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保护和发展个体手工业等;二是要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在全国大力发展工业政策背景下,此时期中部地区工业发展也随之取得了较大成就。

工业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1949 年,河南省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是8.4%,集体企业占21.8%,到1952 年河南省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全省总产值上升到24%,集体企业占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 年湖北省国有工业企业数占全省总工业企业数的2.8%,到1952 年上升到19.4%。1949 年湖南省国有企业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3.5%,到1952 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 年安徽省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8.5%,到1952 年上升到33.5%。1949 年江西省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16.3%,到1952 年上升到39.5%。1949 年山西省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63.3%,到1952 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无论是国有企业总产值所占全省比重还是国有企业数量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这是这一阶段贯彻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纲领的重要表现,也是经济得到迅速恢复的根本原因。

工业恢复生产,发展速度较快。1949 年至1952 年,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工业总产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由于湖北省1949 年工业总产值数据缺失,我们仅考虑其他五省份的工业总产值。1949 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98 亿元、3.18 亿元、3.63 亿元、2.64 亿元、2.07 亿元,到1952 年分别增加到9.98 亿元、8.19 亿元、6.5 亿元、6.97 亿元、5.47 亿元,增幅分别为234.9%、157.5%、79.1%、164.0%、164.3%。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1952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大超越1949 年,例如山西省原煤产量从1949 年的267 万吨上升到1952 年的994 万吨,钢产量从1949 年的1.22 万吨上升到1952 年的9.22 万吨;江西省原煤产量从1949 年的32 万吨上升到1952 年的104.77 万吨;河南原煤产量从1949 年的90 万吨上升到1952 年的330 万吨;湖北省钢产量从1949 年的0.03 万吨上升到1952 年的4.44 万吨,水泥产量从1949 年2.29 万吨上升到1952 年的25 万吨。工业产品的品种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以钢为例,新中国成立以前能生产的钢不到100 种,到1952 年增加到400 种。并且到1952 年还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产的新的工业品,如冶金设备、大型机床等。这些都表明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部地区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都是比较迅速的。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经济效率显著提高。以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例,1949 年江西省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311 元,到1952 年上升至669 元,提高了一倍还要多,到1952 年山西省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也达到644 元,河南省为1112 元,湖南省为435 元。

职工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以河南省国有企业为例,1952 年,包括工业工人在内的国有企业职工平均货币工资达到347 元,而这一数字在1949 年仅为242 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 年包括工业工人在内的所有企业的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在1950 年为288 元,到1952 年上升到313 元。职工工资的提高可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这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企业就业人数显著提高。以第二产业为例,山西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从1949 年的28.4万人上升到1952 年的42.7 万人,增长50%。湖南省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从1950 年的54.86 万人上升到1952 年的76.72 万人,增长40%。江西省从1950 年的27.3 万人上升到1952 年的36.9 万人,增长35%。河南省从1949 年的30万人上升到1952 年的74 万人,增长147%。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来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失业人数逐渐减小。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部地区在恢复与发展生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无论从工业所有制结构、工业发展速度、工业经济效率,还是从职工生活条件与就业人数方面,都反应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部地区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设时期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52-1957 年)。1953-1957 年,我国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加强以重工业为主的建设,对全国经济布局进行大力调整,“一五” 期间开展了以156 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在生产力布局方面,重点加强内地建设的同时,注意利用和发展沿海地区的工业,156 项中“一五” 时期实际施工建设的是150 项,其中民用企业有106 个,中部地区29 个,仅次于东北地区。150 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196.1 亿元,中部地区占32.9%。在此阶段新建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钢铁工业基地,重点对山西大同、安徽淮南这些原料产地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进行了以基本化工为主的建设。通过“一五” 计划的实施为中部地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由于新建企业的投产和原有企业生产的增长,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52 年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为43.6 亿元,到1957 年上升至106.8亿元(按照1952 年可比价计算),增长了145%,上升幅度较大。1952 年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为12.7%,到1957 年上升至13.6%。同时,工业产品产量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52 年山西原煤产量为994 万吨,到1957 年上升至2368 万吨,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钢产量从1952 年的4.44 万吨,上升到1957 年的14.75万吨,增加了231.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58-1977年)。1958-1977 年我国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此阶段中部地区工业经济又可分三个阶段:一是“大跃进” 和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58-1965 年);二是“三线建设” 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66-1972 年);三是战略调整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73-1978 年)。

“大跃进”和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58-1965 年)。随着“一五” 计划的完成,1958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虽然“二五” 计划提出了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但是由于“大跃进” 运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片面追求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演化为“以钢为纲”,全国上下进入了大炼钢的浪潮中,挤占了轻工业的发展。此时在中部地区也布局了一些重工业项目,比如太原钢铁厂的扩建,新建太原、洛阳、蚌埠大中型玻璃厂,合肥、郑州形成的机械工业集中地,还有在洛阳重点建设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等。虽然“大跃进” 对中部地区工业生产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经过1962 年的大幅度调整和随后三年调整时期,到1965 年中部工业生产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

1958-1960 年,我国各省份工业总产值呈现上升趋势。但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引发工业与其他部门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轻重工业的比例也出现严重失调,由此导致从1960 年开始出现工业总产值的下降。经过1962 年的大幅度调整,国民经济逐渐摆脱困境,出现回升趋势,中央决定利用三年时间(1963-1965)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以此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过渡时期。

“三线建设”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66-1972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三五”计划提出了加快“三线”建设,逐渐改变工业布局,40%左右的投资都集中于“三线”地区。国家累计对“三线” 建设投资200 亿元,投资各类项目2000 多个,建设各类基地45 个,新建工业城市30 座,其中大部分投资和项目都集中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也有一些投资和项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车厂,并且也形成了豫西机械工业中心,以机床、轴承制造为特色的汉中工业区。通过“三线” 建设,中部地区建立起了相当规模的工业基地。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部地区工业在全国呈现下降趋势,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65 年的29.72%下降到1978 年的25.91%,而西部地区的工业地位有所提升,从1965 年的11.59%上升到1978 年的13.22%。“三线”建设的划分具有区域性,“一线” “二线” 的地域范围和政策差异并有没被强调,中部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并没有被强调。国家的建设重点从“东中西” 到“西中东”,中部地区地位比较尴尬,中部地区的投资份额并没有被强调。

战略调整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73-1978 年)。从1971 年开始,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尼克松总统访华等,中国的对外关系进一步改善,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布局过分强调国防安全已不合时宜。基于此背景,1973 年我国展开了以引进项目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引进的47 个重要成套项目中,东部沿海地区24 个、中部地区12 个、西部地区11 个。在改革开放前30 年的经济建设中,西进战略的实施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缩小了中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从这一阶段开始强调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部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1978年为268 元)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2 元)和东部地区(422 元),但是仍然高于西部地区(217 元)。

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79-2011 年)。改革开放以来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根据王海波(2017)的划分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市场取向改革起步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79-1984 年),二是市场取向改革全面展开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85-1992 年),三是市场取向改革继续推进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93-2011 年)。

市场取向改革初步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贯彻执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979-1984 年中部地区工业经济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工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 年山西省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产值占比为82%,到1984 年下降为80%,集体企业由1978 年的18%上升到1984 年的20%。湖南省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比由1978 年的75%下降到1984 年的72%,集体企业由1978 年的25%上升到1984 年的26%,并且1978 年国有和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00%,到1984 年下降为98%。湖北省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比由1978 年的77%下降到1984 年的71%,集体企业由1978 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 年的71%,集体企业由1978 年的26%上升到1984 年的29%。江西省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比由1978 年的78%下降到1984 年的74%,集体企业由1978 年的21%上升到1984 年的23%,并且1978 年国有和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9%,到1984 年下降为97%。江西省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比由1978 年的80%下降到1984 年的69%,集体企业由1978 年的17%上升到1984 年的31%。在此阶段集体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中部地区的企业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迈出了重要步伐,市场取向改革已经开始起步。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主要体现在重工业和轻工业趋于协调发展。1978 年河南省轻工业比重占工业总产值的46%,到1984 年上升到50%,重工业所占比重从1978 年54%下降到1984 年的50%。湖南省轻工业产值比重从1978 年的38%上升到1982 年的46%,重工业比重从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 年的54%。湖北省轻工业比重从1978 年的46%上升到1984 年的48%,重工业比重从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 年的52%。这说明这一时期在实现轻工业与重工业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的局面开始被改变。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978-1984 年,我国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 年的760 亿元上升到1984 年的1454 亿元,上升了近2 倍。并且,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也从1978 年的17.9%上升到1984 年的19.1%。工业品中除极少数产品产量下降以外,大多数工业产品产量都出现了很大的增长,以家电产品最为突出(如电冰箱、洗衣机、录像机、电视机和照相机等)。

市场取向改革全面展开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85-1992 年)。1984 年10 月召开的第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全面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步骤,为全面改革绘制了蓝图,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展开阶段。

以社会主义共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发展。湖南省1980 年国有工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的76%,到1992 年下降到59%,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由1980 年的24%上升到1992 年的30%,城乡个体企业工业总产值在1980 年为0,到1992 年上升到9%,其他经济类型从1980 年的0.07%上升到1992 年的1.36%。河南省国有工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1985 年的66%下降到1992 年的49%,集体企业由1985 年的31%上升到1992 年的36%,城乡个体企业由1985 年的3.5%上升到1992 年的13.9%,其他经济类型从1985 年的0.07%上升到1992 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占比由1985 年的65%下降到1992 年的51%,集体所有制企业由1985 年的21%上升到1992 年的26%,个体企业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 年的22%。从中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的构成来看,国有企业占比呈下降趋势,个体企业开始异军突起,这表明市场取向改革已进入全面开展阶段,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沪宁杭工业区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工业总产值都出现高速增长。湖南省1985 年国有企业的工业资产投资为23.85 亿元,到1992 年上升至79.3 亿元,增加了2 倍多。河南省1985 年国有企业的工业资产投资为20.72 亿元,到1992 年升至59.29 亿元,增加了差不多2 倍。江西省1985 年国有企业的工业资产投资为19.2 亿元,到1992 年上升至50.4 亿元。湖北省1985 年国有企业的工业资产投资为45.57 亿元,到1992 年上升至119.03 亿元。江西省1988 年国有企业的工业资产投资为22.3 亿元,到1992 年上升至38.4 亿元。山西省1985 年国有企业的工业资产投资为32.2 亿元,到1992 年上升至63.3 亿元。虽然中部地区各省区都增加了投资额,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从1986 年到1989 年,几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资份额都有所增加,“七五” 时期东部地区的基建投资占51.7%,中部地区为24.4%,西部地区为16.3%。

这一阶段,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却出现了下降趋势。从全国范围来看,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处于劣势地位。这很可能与此时沿海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有关,国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东部地区试行和实施。

市场取向改革继续推进阶段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93-2011 年)。继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1992 年10 月召开了中共十四大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并且中央开始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部地区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但是由于沿海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发展成绩显著,中部地区仍然处于“塌陷” 状态,2000 年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8%,但是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22%,地方财政收入只占全国的16%,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4%。从人均指标来看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此阶段中部地区工业经济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出现下降趋势,私营企业占比逐年上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中部地区工业经济(2012年至今)。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不断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十九大以后先后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江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国有企业占比从2012 年的24%下降到2017 年的19%,私营企业占比从2012 年的37%上升到2017 年的38%。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公有制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从2012 年的27%下降到2017 年的16%,非公有制企业占比从2012 年的73%上升到2017 年的84%。湖北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国有控股企业占比从2012 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27.3%,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占比从2012 年的15.9%上升到2017 年的16.6%,私营企业从2012 年的26.9%上升到2017 年的33%。安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国有控股企业占比从2012 年的32.2%下降到2017 年的25.3%,私营企业从2012 年的34.7%上升到2017 年的42.6%。湖南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国有控股企业占比从2012 年的24.4%下降到2017 年的19.5%,私营企业占比从2012 年的46.4%上升到2017 年的55.6%,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比从2012 年的7.1%上升到2017年的8.9%。山西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国有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占比从2012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6.1%,私营企业占比从2012 年的24.3%上升到2017 年28%,港澳台投资占比从2012 年的3.2%上升到2012 年的5.5%.

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2 年R&D 经费占全国经费占比为16%,到2017年上升为18%,R&D 项目数也从2012 年的330105 项上升到2017 年的770320 件,专利申请数占全国的比重从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 年的17%,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的比重从2012 年的12%上升到2017 年的15%。

70 年成就辉煌,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成世界工业大国

70 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给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带来了历史性巨变: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飞越,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性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飞越,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区(也就是常说的“长三角”),中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津京唐工业区,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区,中心城市有沈阳、大连、鞍山等;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中心城市包括深圳、广州、珠海、东莞。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这种辉煌的历史成就无疑是值得骄傲的。

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化阶段的飞跃发展,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当代人见证了一个千年文明古国是如何发展成为世界性工业大国的。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口为5.42亿,其中农业人口有4.84 亿,当时农业和传统手工业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接近90%,人均国民收入不足印度的一半,也远低于亚洲平均水平,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份额可以忽略不计,当时的基本国情就是“一穷二白” 落后的农业大国。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产出国,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超过90%,主要工农产品产量大都居世界前列,粮食、油料、肉类、原煤、水泥、粗钢、钢材和发电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500 多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 多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随着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在本世纪初就已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转变,但大而不强,现在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中国的最大国情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世界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见到“中国制造” 的身影,2010 年以后中国就已成为世界产出第一的制造大国。根据联合国数据,到2016 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0798.95 亿美元,占世界比重达到24.5%,比世界第二位的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多出了近万亿美元,几乎是美国和第三位日本制造业增加值的总和。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两个多世纪的迁移,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无疑已转移到中国。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猜你喜欢

总产值工业
面积突破16万亩,总产值增超200%,宣州稻渔产业要“爆大料”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78.4亿元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
7月陕西省工业总产值增长由负转正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