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油画”闪亮登陆欧洲
2019-09-18文星
文星
“绣”里乾坤·上海绒绣欧洲交流展在布鲁塞尔举办
On July 4, 2019, jointly hosted by China Cultural Centre in Brussels, Shanghai Museum of Arts and Crafts an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ulture Association, “Shanghai Woolen Needlepoint Tapestry Exhibition 2019 in Europe”raised the curtain at China Cultural Centre in Brussels.
比利时少有的高温天,挡不住观众观展的热情和对艺术的渴求。享有“东方油画”美誉的上海绒绣一亮相,就受到当地民众的拥趸。观众排队与工艺美术师互动,争相与作品合影留念……
当地时间2019年7月4日,由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绣’里乾坤·上海绒绣欧洲交流展”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中国驻比利时王国大使馆曹忠明大使、文化参赞向世海、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毓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葛译友、布鲁塞尔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欧盟官员等一百二十余位中外嘉宾出席此次开幕活动。
中国驻比利时王国大使曹忠明热情致辞,他首先对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远道而来的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曹大使说,绒绣从欧洲传入中国,经过一个世纪的传承发展已经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上海绒绣艺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也是中欧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互鉴而多彩,因融合而更加美好。希望此次展览能激发中比民众的情感共鸣,促进人文交流,为中比友谊架起艺术之桥。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毓其在致辞中表示,享有“东方油画”美誉的绒绣起源于欧洲,传入中国后,在融合了中国传统技艺后得到发扬光大。如果说上海绒绣的诞生是中国手工艺术融入国际化的象征,那今天的展览,则是将绒绣作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城市的传播媒介,让更多的比利时朋友了解“海派”文化,了解上海城市的变化与魅力。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葛译友在致辞中说,一花一世界,袖里有乾坤。展览取名“绣”里乾坤,就是要表达绒绣工艺中天宽地阔、别有洞天之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这些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中国的工匠精神,感受到绒绣的美、厚重、别样和神奇,以及与欧洲的渊源。从绒绣传承创新中可以看到,人类文明成果可以交融、互鉴,超越时空。绒绣艺术既能带来美的享受,又可以滋养人,为岁月增添美好。
此次“‘绣’里乾坤·上海绒绣欧洲交流展”动静相辅,讲学相成。静态展陈的40幅精美绒绣作品向来宾全方位展示绒绣的美轮美奂;循环播放的电视影像动态讲述“东方油画”背后的动人故事;绒绣工作坊中非遗传承人与来宾交流互动,使欧洲观众零距离感受绒绣魅力;现场展示环节中绒绣大师向来宾演示了以绒绣形式复刻西汉彝族手工漆器图样的精彩过程。四大板块全方位诠释了绒绣这一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与独特魅力,与观众分享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绒绣有无法复制之说,只能手工,每一针就是一个小色块,一个画面需要用几万个到几十万个小色块来表达,工艺极其讲究且繁杂,作品显得弥足珍贵。值得一提的是,在互动工作坊中,上海绒绣第三代传人范淑君为比利时来宾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绒绣课,带领现场观众亲手绣制属于自己的《熊猫图》。从穿针引线到勾图翻样,现场观众聚精会神地跟随老师一起学习绒绣针法,体验绒绣的独特工艺。丝丝绒线手中捻,针针相叠“绣”友谊。此次工作坊特意选择了深受比利时民众喜爱的中国国宝熊猫作为图样,寓意比中两国友谊长存。
现场展示板块中,范淑君向观展来宾现场演示了一件浓郁中国风格的绒绣作品的绣制过程。据悉,该图样取材于西汉时期彝族的民间纯手工漆器彩绘,其颜色搭配正好与比利时的国旗配色一样,都由黑、黄、红三种颜色组成,象征着艺术无国界,中比两国情相牵意相连。绒绣大师精湛的技艺引来众多民众凝神围观,两位刚参加完工作坊课程的中国与比利时小朋友跃跃欲试,在非遗大师的指导下促膝对坐、手握针线共绣一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两国儿童手中萌发出别样光彩。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均由上海当代绒绣大师精心制作,融合东西方艺术,展现跨文化魅力。既有对西方艺术家的绘画复刻,又有自然风光的呈现,展示中欧风景、文化地标的同时,融入多元素材。《故宫》《长城》《阿尔卑斯山》《茶桌》等作品,由上海绒绣大师们用长针、短针、虚针等细腻针法,结合劈、捻、拼、嵌、叠、飘等多种技艺创作而成。色彩浓郁、富有层次,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的作品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前来观展的来宾。得知有的作品要经过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完成,观众们打心里钦佩。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享有“东方油画”美誉的上海绒绣首次漂洋过海来到比利时,来到欧洲,与观众见面,是一次东西文明交流互鉴具体生动的实践,佐证文明成果交流融合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一种高境界和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