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术后疼痛改善效果分析
2019-09-18高艳晴
高艳晴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730900
四肢骨折属于常见骨科疾病,一般是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伤、击打损伤等引发。患者容易因为骨折而产生明显的疼痛感,病情急促,需要及时干预,减少骨折引发的不良问题。需要做好对应护理来辅助治疗工作的优化,保证良好的恢复效果。本文研究观察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四肢骨折患者,分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观察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从27岁至75岁,平均(53.27±5.39)岁;骨折情况中,上肢骨折为22 例,下肢骨折为28 例;骨折类型中,开放性骨折为24 例,闭合性骨折为26 例;试验组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龄从25岁至76岁,平均(54.16±4.65)岁;骨折情况中,上肢骨折为20 例,下肢骨折为30 例;骨折类型中,开放性骨折为21 例,闭合性骨折为29 例;两组患者的基本年龄、性别与病情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具体如下:
1.2.1 健康教育
要做好患者与家属疑问的及时解答,避免对方认知错误导致的治疗护理阻力。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尤其是要综合考虑患者不同的个体情况,保证方式与内容的匹配性,甚至要考虑沟通语言态度的亲和有礼,方式可以多种方案准备,口头方式与书面形式结合[1]。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强调来提升患者与家属的印象。书面形式可以运用纸质方式与电子版本方式,甚至可以由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来做好日常的宣教,做好对应的教育模板设置,反复使用,避免制作纸质版本的浪费。具体情况依据科室实际情况而定。尤其是当下很多人已经习惯电子阅读,同时容易陷入网络非专业陷阱,要引导患者与家属在正规的网络医疗平台去检索信息。
1.2.2 生理护理
要做好患肢的适度抬升,保持20°至30°,同时做好对应的抗感染、止痛消肿药物[2]。手术后可以合理冰敷,防控伤口渗血、渗液,如果情况严重,可以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可以对伤口做好加压包扎。如果疼痛较轻,可以通过活动锻炼、按摩等改善生理不适感,提升生理舒适度,优化对疼痛的耐受度。如果疼痛严重,可以通过止痛药管控。可以配合进行红外线照射来更好的促使血液循环的改善,每次半小时,每天3 次[3]。术后需要做好活动功能训练,包括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让肌肉进行收缩与放松活动,术后2 周做好关节活动。术后5 至6 周可以进行关节屈伸活动,防控肌肉僵硬萎缩,可以开展负重锻炼。
1.2.3 心理护理
患者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其治疗体验与配合度。要注重患者负面情绪的了解与疏导,引导患者运用其喜好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可以建立患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互相打气激励,提升治疗信心。可以通过优化环境,保持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空气的优化[4],提升生理的舒适度,由此优化心理环境。
1.3 评估观察
分析各组护理操作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生活质量主要集中在社会职能、心理健康、生理职能、认知职能等,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水平越高。术后疼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与剧痛。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护理数据,采用spss23.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情况
见表1,在术后疼痛程度上,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情况[n(%)]
2.2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如表2所示,在患者社会职能、心理健康、生理职能、认知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上,试验组各项评分显著多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分)
表2: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分)
注:两组对比,p<0.05
分组社会职能 心理健康 生理职能 认知职能试验组76.29±4.17 75.43±3.52 78.54±4.29 77.63±2.40对照组69.28±3.20 64.78±2.09 71.64±3.20 71.86±2.59
3 讨论
四肢骨折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需要从生理、认知、心理各层面入手,保证患者治疗的良好感受,优化整体的舒适度。要落实各细节处理,考虑个体情况的差异,让个人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与舒适度,由此来优化整体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因素方面的阻力。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术后疼痛改善效果明显,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整体恢复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