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思考

2019-09-17赵秋波

世界家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师

赵秋波

摘要:经典诵读进课堂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不仅仅是丰富教学内容,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以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健全的人格,使每一位学生做对祖国有用的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师;学生

引言:当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之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只看重事物的表象和一时的成效并不十分注重长久、持续发展,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这是大忌,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养成阅读经典进行经典诵读的习惯,在经典书籍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1经典诵读走进课堂的现状

目前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未掌握阅读技巧,阅读的书目也有限,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在教科书中有的篇目,如《人之初》是三字经的节选,但学生只能接触到在教科书中呈现出的一部分;教师和家长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无法激发出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反而认为经典诵读枯燥乏味如《望庐山瀑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古诗文学生只是会背并不能理解其中的意境导致学生无法与诗文产生共鸣觉得枯燥乏味。

2经典诵读走进课堂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应针对这一特性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意识,用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日常教学活动将经典诵读内容贯穿始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热情,更可以增加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让学生重读经典,走进经典。使学生明白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在新的时代的发展下对经典文学、对传统文化有新的理解,让其拥有新的生命,并将经典诵读中的良好品格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不是去忽视经典与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经典诵读走进课堂的具体策略

3.1探求意蕴,理解哲理之美

在古詩词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作者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比较大,因此教师应该坚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想法与观点,适时给予学生鼓励与指导,引导学生探究古诗词中的意蕴,剖析诗人内心的感受,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人的真实情感,深刻的理解古诗词中的哲理美。比如《人之初》这类课文虽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要让学生领悟到其中的意义并不容易,教师不能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品味其中的哲理,了解忠孝节义等品质,并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

3.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之美

语言的音乐美,古诗词本身就是一种修饰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听起来也比较悦耳,主要原因在于古诗词本身就有一定的旋律,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音乐与经典诵读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的韵律美。如在学习《敕勒歌》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歌唱的形式学会这首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思乡、乡愁一类舒缓的音乐,使学生的听觉得到满足诵读时更有感情,在音乐背景的作用下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优美的旋律,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3.3启发想象,感受画面之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者多幅画,主要是由众多的意象组合起来的画面,这些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的好素材,在具体教学中,应当注重拓展空间,将古诗词中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教师不妨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其中,展开合理的想象,如在学习《赠刘景文》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同桌之间一人扮演刘景文一人扮演苏轼,感受苏轼在写给刘景文此诗的感受,刘景文在收到此诗时又是什么感觉,同桌两人还可以互换角色进行体会,使学生身临其境般的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学生对于这篇古文的理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发挥的空间,教师在旁进行辅助指导。

3.4营造氛围,领悟意境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十分的精炼,往往一句话就包含了多种情感,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具体情境,学生才能深刻的领会古诗词的意境,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也应从学生的学习环境入手,在教室内布置关于经典诵读的标语,办相关的黑板报,在教室内留出诗歌角——每日在上面写出一句不同的诗文,让学生日积月累。比如在学习《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诗人在河一边看着对岸的小草绿了,让学生进一步品鉴,领悟诗句中的额春风无限活力,给人以强烈的动态美,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4总结

总的来说,经典诵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是必然,不仅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让学生在这些经典文学中学到立身之本,明白是非曲直,完善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目标,首先应培养学生对于经典诵读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人生上,再次将经典诵读、阅读经典养成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招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发[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9).

[2]史朝晖.经典诵读需要经典设计——小学语文诵读教学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8(05).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东风小学)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美育教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