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艺术

2019-09-17林光发

世界家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谈话师生效果

林光发

随着时代的变迁,21世纪教育手段亦呈现出多样化,教育沟通方法亦多种:如电话,微信,QQ等。但面对面与学生谈话依然是班主任贯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教育方式,运用得好,如坐春风,产生“正效应”;运用得不好,则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产生“零效应”或“负效应”。因此,谈话要有效果,须讲究艺术。必须因地、因事、因时,因人而宜。正确地选择谈话的场合、方式、语言和时机。只有这样,谈话教育才会起作用,效果才会显著。

1选环境,营造宽松的氛围

在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谈话,面对不同的学生或处理不同的事情,注意选择不同的谈话环境,创造有利或适宜的谈话氛围,是取得谈话成功的关键。

作为初中生,大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爱面子是他(她)们的共同特征。因此,找学生谈话,应因地制宜。例如:对于个别谈话,性格又比较内向的学生,特别是女生,谈话不应选择在教师办公室或教室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更不要选择在校会或班会等一些较为严肃的场合。应选择比较清静,易于交心,相对比较和谐、宽松的环境。这种场合既可消除学生戒备敌对情绪,又可放松紧张的心理,让学生感到亲切、自在。变师生间为朋友“拉家常”式,让谈话在轻松、愉快中进行。选择这样的谈话环境,容易疏通谈话之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校内外,这种场所有很多。如:在学生课间体息时,可选在课室走廊边;自习课,可选在教室外小声进行;学生上体育课,可以选在校园一角。也可漫步校道,边走边谈,或选在学生回校或放学的路上……。

当然,对于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也可以选择比较严肃的场所进行谈话。如:办公室等地方,借机引起学生重视。

选择谈话环境,还可结合周围景物,寓情于景,情理结合,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选方式,搭建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和学生的谈心活动,既是心理上的沟通,也是感情上的交流,只有选择恰当的方式,才能铺设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谈得拢、谈得好,有成效。

作为班主任,面对众多不同个性的学生。谈话方式应因人而异,应有选择性。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而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之功效。如:针对那些懒惰、依赖型的学生,可用触动批评式谈话;对于脾气暴躁,易激动的学生,则用商量式谈话,力求心平气和,避免顶牛;对于性情耿直爽快的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截了当把问题点透,不转弯,不兜圈;对于个性内向,承受力差等脆弱型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宜用提醒“拉家常”式谈话,多给予一份理解与宽容,一份提醒与信任;对于自我意识较强、成绩较好的优生,尤其是一些班干部,谈话应用延缓间接式,多一份信赖与支持,一般不宜操之过急;而对于自觉性强,易感化的学生,可采用直接表扬鼓励式……。对于违反课堂纪律,情节比较轻微,应视人数多少而采用相应的方式。人数较多时,也可采用集体谈话方式;人数少时,采用个别谈话方式,或随意聊天方式。另外,对于同一学生,尤其是个性特别强的学生,运用同一方式的谈话频率不宜过繁。这样则会降低,甚至失去教育作用。对于一些多受批评的学生,也许一次表扬更起作用。同样,多受表扬的学生,一句批评更有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亦应与时俱进,还可采用电话谈话方式,或短信方式,QQ聊天,微信聊天等方式。因此,谈话方式因人而异,还须视不同情况灵活掌握运用,做到教育有其法,而又不定法,只有这样,谈话教育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选言语,激发情感共鸣

谈话,即是“谈心”。作为一种最为直接的教育方式,对话语的选择尤为重要。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选择合适的话语,才能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挚的爱,从而激发学生情感的流露,产生共鸣。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切勿使用一些“恶语”。如:对学生采用“杀手锏”---命令,警告,训诫,讽刺,责难等,这些都是盲目的,情绪化的,非理智式的批评;这样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容易产生师生对立情绪,導致教育工作的失败。在实际工作中,谈话应选择所谓的“良言”。采用那些饱含母亲式感情的语言,亲切悦耳,如春风化雨,对学生进行教育,滋润和感染。同时,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达到理解与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心底的情感浪花。学生或闻过则改;或知难而上,奋发进取;或再接再厉,成绩更上一层楼。

另外,谈话语言的选择,还应具有针对性,因人而言,因事而语,有节有度,切忌“到皮不碰肉,伤肉不损骨。”应做到句句到心坎,语语拉心弦。让学生从心底自发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但“知其过,而且亦知其之所以过”,从而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跨越师生间那道无形的“高墙”,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效其行”的境界,谈话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教师亲切、自然、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打消不必要的顾虑,从而更好地敞开心扉,推心置腹、开诚布公地说出心里话。

4选时机,捕捉教育机遇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学生犯错误,有思想问题亦在所难免。因此,在学生有“事”时。作为班主任,不必一时冲动,立竿见影,而应在“事”后,冷静地分析原因,捕捉谈话时机,把握谈话火候,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作为教育转化的切入点,进行谈话教育。

例如: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知错认错,试图改变,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已经自责,需要谅解时;当骤遭不幸,悲痛万分,需要安慰时;当内心抑郁,愁绪满怀,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满心欢喜,需要认同时;当遇到麻烦,一筹莫展,需要指点时。这些均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另外,当一些学困生在某些方面取得成绩,长处得到展示,闪光点放射出“火花”时,此时,可对其进行谈心教育。

如学生情绪不稳,容易激动发火;或学习太忙,学生也会心不在焉。此时则不宜进行谈话教育。过早,时机不成熟,“话不投机半句多”;过迟,事过境迁或事态已扩大,于事无补,事倍功半。由此可见,把握好谈话时机,效果将事半功倍。

总之,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教育方式,其蕴含着很强的情感性,尤其突出一个“活”字,即坚持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谈话教育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效果才会显著。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谈话师生效果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麻辣师生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伪装效果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