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7段飞华

世界家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段飞华

摘要: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数学学科教学活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通过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把数学本身的学科意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操作,认知情感当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2017版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体,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特定学科中,不同阶段的学生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有所差异,数学选取高中阶段为突破口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应着眼于于开放,应注重唤醒学生的开放意识与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呢?这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按照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几年我对教学改革作了一点尝试,效果很好。主要特点是使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下面我以三角函数的变换的教学为例来谈一谈如何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知识的结合就是本节课的“闪光”之处。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一年级下第四章《三角函数》的第九节,是本章知识的拓展与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由y=sinx得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

教学难点:由y=sinx得y=Asin(ωx+φ)的两种不同变换路径:先相位再周期与先周期后相位的区别。

教学设计如下:

1、听音乐看波形图:引兴趣

2、问题分解作图象:找规律

3、例题反馈再探究:引思索

4、变换路径作图象:破难点

5、归纳总结得方法:步骤图

6、发散探究用画板:再激励

主要过程如下:

首先,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生共同欣赏艺术家浦琦璋先生的电子琴独奏《渔舟唱晚》(央视天气预报背景乐)看着乐曲的波形图联想正弦曲线。然后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按照三个参数A、ω、φ分类,研究图象探究三个参数对正弦曲线的影响,学生讨论得出相应结论。

然后,思考函数y=Asinx,y=sinωx,y=sin(x+φ)的图象能否由y=sinx图象得出?思考y=Asin(ωx+φ)图象能否由y=sinx图象通过图像变换得出?

结合具体函数y=2sin(2x+3)探索如何由正弦曲线y=sinx图象得y=Asin(ωx+φ)的图象步骤。学生作出函数y=2sin(2x+3)与y=sinx的图象后,结合三个参数对正弦曲线的影响,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探索得出“先相位再周期”与“先周期再相位”的区别,并结合flash动画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出两种变换路径的区别,进而攻克难点。结合上面的探究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由y=sinx的图象到y=Asin(ωx+φ)的图象的两种途径。

最后,作出y=cos2xcos8x的图象观察它与y=cos2x和y=-cos2x图象有何关系,其图象与乐曲的波形图非常相近,由此与引入新课时的情景相呼应。

教学中使用几何画板软件平台,充分发挥了人机交互的学习优势。学习中利用软件平臺把三角函数呈现为直观动态的几何图形,实现“数”与“形”的对应与转换。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从而建立空间概念、加深对函数本质的理解。另外,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软件平台,根据学习要求和自己的思考去观察函数图形,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的描绘及其变换,获取对三角函数图像及其变换的实质的深一层理解。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认知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主体作用的体现。从学生学习反馈的情况来看,这种学习方式的目标达成度是高的,学生也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本节“闪光”之处在于,本节教学中利用Flash动画课件与几何画板课件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得出函数图象,“使图象动起来”,形象直观的解决问题。本节课立足课本,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借助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展现了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的全过程。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思想上,借助信息技术注重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发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体验求知乐趣。本节课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评析:利用几何画板,可以解决通过纸笔、语言无法描述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利用几何画板画函数图象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后拓展知识面,得出自身对问题的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无论是利用Flash动画课件还是利用几何画板,都能使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只是在课堂中,需要学生了解几何画板的基本操作,并充分估计时间,以便在适当的机会给予指导,避免发生课堂被课件牵制的现象。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使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为我所用”。

总之,在教学中要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点燃“创造性的发挥”的生命是目的,开启“学生个体差异”的灵思金锁是基础,激活“主动积极活动”的心灵泉水是关键,多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消除对数学的恐惧,激发学习地兴趣和热情,理解数学的真缔,喜欢数学的思想方法,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将来用知识改变世界造福人类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雄安校区(河北容城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