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探讨

2019-09-17王晓楠

世界家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王晓楠

摘要:中国古诗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古诗文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也要注意传统文化的阅读与积累,只有不断地汲取中华文化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接受古诗文更深刻的内涵。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积极性,只有保持着这种不断学习的态度,学生才会更加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古诗文

传统文化是学生正在学习初中古诗文的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授古诗文的方式要不断地反思与进步。当面向全体学生,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方法,分别是营造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实践应用教学这三个方面。

1营造课堂氛围

1.1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课堂的授课需求,因此,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怎样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古诗文,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是教师真正的要达到的目的。因为,真正的了解一篇古诗文,不仅仅是要了解其中的难词释义,背诵句子,中心思想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实用性。教师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例如:在学习曹操的这篇《观沧海》时,可以让学生课下收集有关曹操的历史背景资料,上课一起探讨,他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写这首诗的。可以让学生自由模仿曹操的口吻来朗读这首诗,营造出一个轻松地课堂氛围。

1.2活跃教学课堂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尝试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因为有时候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候,课堂会常常陷入沉闷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教师这时就要想办法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可以经常随机提问同学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多听,多说,养成善于表达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让学生互动想象,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发扬传统文化

2.1了解传统文化

既然教师要爆发扬传统文化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去,首先要做到了解传统文化,还要引领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活动,适当的进行课外背诵。因为日积月累,这些千百年来被人反复吟诵的诗句,終将会融入他们的血液。正是由古代优秀的古诗文作为载体,在笔触之间,也会将它薪火相传。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简练却容量巨大,意义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学生可以收集类似古代史进行赏析背诵,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

2.2走进传统文化

教师不仅仅要走进传统文化,还要引领学生走进发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了大量优秀的古诗文。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走进经典的古诗文,同时也可以传承古典文化。那么怎样才可以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呢?海量阅读积累古诗文也是一个关键。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阅读与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悟出人生的这哲理。例如:《关雎》这是一首短小的诗篇,也在中国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选自《诗经》,这也是《诗经》的开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了解更多《诗经》中的内容,传颂国学经典,走进更加优美瑰丽的中华文化。

3实践应用教学

3.1合作自主探究

既然教师肩负着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使命,就应该运用好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使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学生有时候自主学习时难免会走一些弯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进形教育学习,既然是合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划分小组,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需求将学生分组,这样有利于建立更高效,快速的课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先让同学们课下预习准备相关资料,开始上课时大家一起分享,如果简单就用一个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影像,学生就会变成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因为教师在上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探究可以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王维著名的一首《使至塞上》,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了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学生不仅要背诵下来,还要体会到作者对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抑郁之情。小组合作探究,找出王维其他的动人诗篇进行赏析。

3.2实践应用创新

学生要把学到的优秀的中华文化应用到语文课堂中去,前面也提到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把所读的优美诗篇都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一些朗诵国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加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还可以让学生培养一种竞争意识,调动起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赤壁》这首诗的时候,体会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无用武之地的愤愤不平志之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三国中的精彩故事,互相分享,传颂国学经典。

总之,传颂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走进传统文化,传诵国学经典,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宋加年,周浩.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下),2014(04).

[2]段明妍.关于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