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留守儿童心中的阳光和雨露
2019-09-17李芹玲
李芹玲
【摘 要】留守儿童成长路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督促和鼓励,大多孩子不够自信,性格孤僻,行为不规范。学习上的问题颇多。怎么管理教育好留守儿童,使其健康成长。减轻留守老人的教育负担!加强和孩子及父母的密切联系和交流沟通。让学校、老师、家庭三者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心呵护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师爱;培养自信;家校联系;情系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72-02
在乡村学校班级管理和教育中,有那么一群特殊的乡村少年儿童,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更多的付出和悉心的关爱!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这是现代乡村社会中产生的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他们的教育管理现状令人堪忧。
看城里大多数孩子,成长路上,父母朝夕相伴,严格督促。普遍比乡村孩子眼界开阔,自信开朗。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到区外去打拼,去工作。把本该需要父母陪伴成长的孩子扔给家里年迈的老人照管。不少留守老人面对孙辈的教育和管理力不从心。这些老人常对我说的是:老师,你好好管管他。老师的话还听点。我们说他一点不信!我们啥子都不懂,多费老师心了。听到这些话,心里五味杂陈:留守老人照管孙辈有多少无奈!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有多少心酸和寂寞!而远方的父母又有多少牵挂和担忧!怎么管理教育好这群特殊的儿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教育课题。
情系每一个留守儿童,做他们的朋友!从细微处去关爱,走进他们的心灵!加强家校、师生间的联系沟通!在老师、孩子和家长三者间架起心灵的虹桥!把关爱和呵护变成留守儿童心中的阳光和雨露!
一、播种阳光,培养自信
在这个群体中,不乏冰雪聪明的孩子。单论学习成绩,挺优秀的。可在课堂上,他们属于“默默无言”族,班集体活动中,他们总是往人后躲,能躲就躲,从不敢大胆展现。总之,缺寡言少语,缺少自信。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引导他们克服胆怯,品尝自信的甜美!
三年级春期开学的头一日下午,我接到学生的电话。她父母离异,妈妈常年在外,打小跟着外婆过日子。大队辅导员推荐她在开学典礼上演讲。与同学分享她假期趣闻。对城里孩子来说,这是多好的锻炼机会呀!可她却视如登天。一打电话便打退堂鼓:李老师,您跟翟老师说嘛!明天我不想去演讲,我怕讲不好丢人。假期趣闻我也不知道怎么写。求求你啦!李老师!刹那间,我明白她怯场的根本原因:面子重,演讲稿也不知从何下笔。况且还是第一次登台演讲。对她来说,一时畏难是情理之中的事。明白她的心思后。首先鼓励她:你很优秀!这是老师同学对你的信任,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呀!接着着问是不是觉得演讲稿很难写?电话那头的汪柳含点头称是。我启发思路:寒假里,炸鞭炮,放烟花,走亲串户,学习玩耍,肯定有难忘趣事!你先好好写好初稿,发图片给我,我帮你修改,好吗?孩子笑着应声挂了电话,去准备演讲稿了。很快,她发来演讲初稿,说实话,写得不错。我改动很少,只在开头结尾处添了几句。返回图片时再次鼓励:写得不错哟!今晚好好练习,明天大大方方登台讲,别怕!相信自己!第二天,在开学典礼上,她登台演讲,我在台下用目光,用微笑无声的鼓励!我们的目光相遇,是会心的微笑!那时自信的花儿初绽!事后,让她在班上交流一下克服胆怯的体会,和她一样有点不自信的孩子都得到启发。再后来,她还把第一次登台演讲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成一篇动人的演讲稿,代表学校到镇上去演讲,拨动着听众的心弦。在留守孩子的成长路上,在他们胆怯时,害怕时,需要我们老师用心扶持,真心鼓励!播种七彩阳光,培养自信。
二、情牵留守、家校合力
班上三十多名同学就有十几个留守儿童。照管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却是这样一群老人:年过花甲,沧桑的脸,粗糙的手,一辈子的艰辛操劳写在一道道皱纹里。老了还得担负起照管孙辈的学习重任。有多少个能胜任呢?每每听到他们的吐槽:现在娃儿的书好难!看不懂!没得办法哟!我只能吼两句,还不听,左说左对,右说右对。唉!反正多费老师的心!他们说的是大实话,非常理解留守老人的苦衷和期望。也是家校配合教育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怎么落实家校配合教育呢?我的主策略是一减两加。
具体说来,首先要减轻留守老人的学习教育负担;其次要加强和孩子沟通交流,加强和留守孩子的父母的联系。只有把加法题做好,做实,留守老人的减负才能兑现。面对这群留守儿童,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学习和生活,成长和发展,无一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摸清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了解各自的脾气性格和优缺点。细细观察他们在校表现。做到了若指掌,为家校配合教育打好基础。留守儿童的父母虽不能朝夕陪伴自己孩子,却满心牵挂自己的孩子。他们最渴望及时了解孩子情况,当然就得常和家长打电话。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家长的联系更方便了,打电话,微信留言聊天,及时发孩子学习劳动的图片。他们及時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们及时沟通如何共同教育好孩子。我常把表现好的孩子的事情和图片放在班级微信圈里,大力表扬,鼓励其它孩子。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家长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参与度。而对于有问题的,及时和孩子家长私下沟通。尊重每一位家长,不横加指责,也不说负气话。平心静气地和家长聊孩子的问题,商量孩子的教育对策。
小小手机,联结着老师、学生和远方的家长,架起心灵的虹桥!
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孩子爱做事,会做事,可真得花一番功夫。在这方面的借鉴别人好的举措。特别是本学期初春,我们全区聆听了来自成都某高中班主任梁岗老师那场生动感人的教育报告,获益匪浅。
听报告以后,结合本班实际。开展做事创积分,多劳多得。当孩子们弄明白创积分的规则以后,表现出极大的做事热情。关门关窗关电器,有人长期做了,擦窗擦门擦黑板有人做了,饭后收拾。洗瓢还桶……为了争创做积分,孩子们坚持做好已认领的事情,又积极找找新的事情来干。因为可以加分。孩子做事的积极性高了。班上的面貌也有了极大的改观。现在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无事可做之人越来越少。其中,一个叫黄熙敏的智障女孩,以前是邋里邋遢,只会乱写乱画。通过我细心引导,她穿的干净了,爱做事了。她天天清倒垃圾,做得欢天喜地。她赢得夸赞之后,做得更有劲了。同时,也爱说话了。好几次主动问候老师。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在每一个留守孩子成长的路上,无怨无悔地付出心中的爱。让师爱化为孩子心中滴滴春露,缕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