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才可以让人清醒
2019-09-17谭伟
谭伟
备受关注的高考题再一次摆在面前,它是那样陌生又是那样熟悉。在揭开今年高考面纱的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试卷所体现的厚重感。2019年全国Ⅱ卷像一座历经风雨的高山,挺拔而稳重,对于登山者来说,看似并不陡峭,但山路却时有崎岖。
整张试卷既有厚重的文化又有民族自信的体现,既有心灵的回声又有法治光芒的闪耀,既有个人品格的孤高耿介,又有跨越时代的回响。归根结底,作为选拔性考试,语文试题更多体现了对考生语文基本素养的考查。而尤为突出的是在答案参考的设置上,看不到各种高考总结资料归纳的答题套路,而且试题编制上灵活多变,打破惯性,避免猜题押题。可以说这套试题比较成功地做到了覆盖面广,考查点明确、清晰,能够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语文水平。
今年高考题的痛点在古诗词的鉴赏上,得分极低,难度大,区分度不明显,值得所有一线教师认真反思。请看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初读此诗似乎感觉无从下手,细致分析一下可慢慢找到端倪。
诗歌题目中的裴侍郎是裴瓒,唐僖宗时官至礼部侍郎,知贡举,也就是掌管科举考试。考生看题目未必知道这些,但能确定裴侍郎是作者投书的对象。杜荀鹤是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出身寒微,多次应考不中。唐昭宗时才中进士,但未授官,于是返乡闲居。对于作者,相信会有考生了解,但大多数考生并不知道他是晚唐诗人,也就无法了解他多次应考不中闲居在家的心情。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所提供的选项中寻找一定的依据。
“此身虽贱道长存”中“此身”应该指诗人自己,“贱”为身份低微,“道长存”可理解为坚信儒家思想,这样看来14题A选项分析合理,可推知该项表述正确。“非谒朱门谒孔门”中“朱门”是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这里指世俗权势,分析合理,“孔门”指儒家,这里指精神归依,分析也合理,再由一个“非”字可知“朱门”与“孔门”的对立,可见14题B选项表述也正确。“只望至公将卷读”中“至公”给了注释,那这个主考官是谁,是不是指题目中的“裴侍郎”呢?从题目中的“投”字可以想见这诗文就是写给“至公”看的。诗人希望把自己的文章送给主考官读,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真才实学,这里的“至公”就应指裴侍郎;“不求朝士致书论”中“朝士”应与“至公”相对,这里的“朝士”泛指中央官员,从“不求”一词可以想到诗人并不希望送请托的信给“朝士”,借“朝士”来求取功名,由此看来,14题C选项表述也正确。D选项从尾联而来,“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中“地”该是底子的意思,就是男子接受恩惠是要有本事的,是不能够随便接受别人恩惠的,尾联中“受恩必报”是找不到依据的,因而本项表述不正确。这一题实际上并不难,关键信息抓到,还是很容易选对的。可惜的是这一题选对的人只是少数。
综合首联、颔联和尾联,我们大概可以推知这首诗表现的是诗人希望自己凭真才实学获取功名。那关键就在颈联的理解。“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这一联很清楚是写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景象,对景象的把握直接影响对情感的理解。我们要重视诗句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还要从整体上确定核心是什么。这一联中“垂纶”指姜子牙垂钓溪边,后指隐居、隐退。这是一个重要的细节,姜子牙的垂钓是真的要隐逸吗?从记载中可以知道姜子牙是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相信考生们还是可以知道的。那么这一句就不是诗人思念家乡,想要回乡隐居了,是诗人在“思”这一个垂钓求见的机会,以姜子牙自比又可见诗人是有一种孤高的情怀的。如果这一句是等一个机会,那下一句就是盼一个消息了。我们在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知道“雁”是可以传书信的,大雁夜半乘风而来,也许就是好消息的到来。这一联虽能看出诗人求官心切,但更能感受到诗人不改自身的高洁。诗人是在用场景形象地表达孤高耿介的情怀,也可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诗人的心态。整首诗,就是颈联写法与各联不同,颈联在借景抒情,其他各联在直抒胸臆。从抒情上看,颈联使诗歌的节奏发生变化,由紧凑变为舒缓,使表达委婉从容,那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这样看来,15题答起来也是有据可循的,但是,这道主观题几乎是得不到分的。是问题提出的不合理?答案设置的不明确?还是考生根本就没理解?我想,是考生在做诗歌鉴赏题时,惯性的思考和理解起到了坏作用,还想着用“套路”性的语言就可以万无一失呢。15题重在审请题目,题干前两句做好了提示,就是描写具体场景与直抒胸臆不同,而后问“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就是说具体的场景描写在抒情上有什么作用?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作用?这样分析,作答就相对容易了。
问题设置不是按套路来的,答案设置也不是按套路来的,我们的诗歌鉴赏教学怎么能按套路进行?我们需要审视诗歌教学惯常做法,不要仅从文字上进行解读,更要解读文化背景,解读历史渊源,尤其是文学典故。有积累才能谈得上鉴赏,头脑空空,是无法准确把握古诗词的主旨的。
满分9分的诗歌鉴赏据说得分平均不足1.5分,从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看这都令人担忧,而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这样的得分不啻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不管是何种学校,不管是何种职称的语文老师,都应该在这让人心痛的分数面前清醒,鉴赏不是套上一件件华丽的衣裳,而是在培养一种独特、敏锐的眼光、一种探究的精神。我们来看一首唐诗:
瀑布
李 忱
千巖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做波涛。
从诗面看内容明确,无非是说瀑布有远大志向,要流入大海化作滚滚波涛。这只是表面的理解,我们再深入一点,了解到李忱是唐宣宗,在未称帝之前受唐武宗猜忌,遁迹为僧。香严寺闲禅师给出前两句,李忱续后两句。知道这样的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前两句暗示宣宗处境,后两句看出宣宗之志,宣宗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形象。至此,这首诗的理解才算完成。
2019年考试已经过去,试卷也已经评完,留给我们的除了“痛”之外,更多的是砥砺前行的信心,相信每一位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老师都会以百倍的精力为学生高考取得好成绩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