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策略研究
2019-09-17孙洁玲
孙洁玲
关键词:地方文献;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图书馆;建设
摘 要: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政作用越来越受到决策者的青睐,这成为智库研究机构和图书馆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图书馆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文献的规模优势,通过加大地方文献信息挖掘力度、丰富地方文献服务手段、优化地方文献服务人员结构等多重举措,逐步强化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在地方智库建设中的作用,提升地方智库建设的文献保障水准,拓展地方特色智库研究的成果宣传范围,提高地方智库研究人员的信息素养,最终促成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8-0124-03
1 背景
智库(Think Tank),又称“智囊团”“思想库”“头脑企业”等,是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决策建议的学者专家团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从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论证了发展智库对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推动作用,并逐步完善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决定通过试点建设的方式逐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格局。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在综合国内外智库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策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新型智库的中国特色不仅应体现在组织结构、研究方向、研究数量、研究质量等量化指标上,还鲜明地表现为智库建设应彰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面向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智库研究,以及为基层政府组织针对层出不穷的社会治理问题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等。
史家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句话强调史学研究的资政功能,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最大的启示在于针对区域发展问题的公共决策必须以区域原有的文化要素为基础,深入挖掘承载区域自然地理特性和文化传统的地方文献。作为地方文献集散地的公共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系统、丰富的地方文献,为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构建集思广益,以及拓宽区域竞争力持续提升的智力支持渠道,无疑是其亟待深入思考的课题。
2 基于地方文献的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功能分析
文献是记录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地方文献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活动、经济发展、文化流变、历史沿革、风情民俗等的综合记录,蕴含了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区域性是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强调地方文献显著的地方特色;历史资料性是地方文献的主要特征,关注地方文献的“存史”“资政”“励志”的历史价值。由此可见,地方文献是支撑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的知识素材和研究依据。地方文献信息支持的广度、深度、速度、效度决定了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下限,通过对地方文献进行跨学科解析,分析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成因,逐步刻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使智库研究更加贴合地方实情,制订的研究方案和提出的决策建议也更富有实效性与前瞻性,使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具体,从而为确定更加丰富多元的地方社会经济模式培育发展增量创造条件。
地方特色新型智库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地方社会经济突出问题的解决为中心,开展针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区位、生产、体制等要素的跨学科探究,在厘清地方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形成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规划,并使研究成果服务于地方基层组织科学决策的研究机构。深入挖掘隐藏在地方文献背后的数据信息,逐步形成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创新成果,是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中心环节。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的研究内容源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追寻这些发展问题蕴含的地域文化因素,通过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智库研究搞清楚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摸清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提炼未来一段时期内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切实可行的建设方略,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实施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智库研究本质上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面向决策需求的学术研究,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绝不是地方政府的附庸,因此,其应遵循党和国家学术研究百家争鸣的政策导向。地方特色新型智库资政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管理体制的创新,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智库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不同性质、不同层级的地方特色新型智库一视同仁,使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在管理体制方面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过度干预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的研究活动。
3 基于地方文献的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路径分析
3.1 搭建平台,强化地方文献服务在地方智库建设中的作用
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与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发挥信息服务职能的共同基础,根本差异在于地方特色新型智库所需的信息资源具有更强的问题意识和跨学科研究特性,突出信息资源处理对于决策建议的指导作用。以新型智库知识创新需求为中心优化资源组织,是公共图书馆支持新型智库发展的基础。为满足地方智库的发展需求,公共图书馆需有效整合地方文献或信息分析部门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资源,使地方文献在公共检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联机数据库等方面实现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地方智库信息服务平台,为智库研究各方拓展研究视野及协同创新提供全新的契机。
在地方文献资源利用与学术转化方面,图书馆信息分析部门与智库研究人员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都以地方文献资源为中心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差异仅在于是否以决策需求为导向。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图书馆信息分析部门通过信息分析设备、技术、服务等为地方特色智库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自身研究视角的切换积累了相关经验。这种水乳交融的研究状态也从侧面反映了大数据时代跨学科研究的鲜明态势。图书馆地方文献在特色新型智库发展中始终发挥基石效应,因其是开展地方智库研究的原点,无论是图书馆信息分析部门还是智库研究人员开启地方文献资源课题研究,都离不开地方文献这一基础资源。另外,地方文献还直接影响相关课题研究的资源配置,特别是对研究人员结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受個体知识结构、研究背景、工作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不是所有研究人员都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文献进行相关研究活动,如研究漳州东山县独具特色的“海柳雕”工艺的传承,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工艺美术知识背景。因此,在相关地方文献课题的预备阶段,图书馆必须基于课题研究内容的性状,调配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员参与研讨。
3.2 加大地方信息数据库投入力度,提升地方智库建设的文献保障水准
地方信息资源是对涉及某一区域历史发展总体面貌的自然和社会要素的刻画,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对地方未来社会经济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海量地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体系构建,是发挥地方智库参考决策职能的重要前提。因而,图书馆需加快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步伐,构建和完善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系统深入地搜集体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信息资源,为智库研究提供全面、翔实的数据分析服务。图书馆开展地方信息资源系统搜集工作,应摆脱急于求成的功利主义心态,同时避免闭门造车的错误倾向,采用地方文献中心共建模式,以一定区域内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图书馆为轴心,通过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创建涵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各类地方文献收藏机构的地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弥补本馆地方信息资源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提升地方信息资源的服务效能,进一步巩固馆藏地方信息资源在地方智库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是“互联网+”时代不同行业创新发展的通则,图书馆要想在“互联网+”时代新业态形成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就必须坚持馆藏文献资源的特色化、专门化、网络化导向。在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图书馆要协调好地方信息数据库和纸质地方文献资源库建设的关系,遵循“小选题、成系列”“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等建设原则,凸显新时代信息技术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地方特色主题,采取地方信息数据库和纸质地方文献资源库双线并进的发展策略,梳理馆藏纸质地方特色文献,形成书目数据库,以其为顶层设计循序渐进地开展主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数字化建设,并以数字化建设为根基发展地情问题数据库和决策案例数据库,为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开展提供可资储存、检索、分享有决策咨询价值的信息,为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研究創新成果的产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3.3 丰富地方文献服务手段,拓展地方特色智库研究成果的宣传范围
针对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用户,图书馆应勇于尝试信息整合、主题推送、移动同步等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精心整合地方文献资源,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定向投放与地方文献网页开放共享相结合的线上推广方式,进一步放宽外网访问限制,最大限度地消除智库研究用户的体制障碍。同时,图书馆应及时向地方智库研究用户直观呈现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浓郁特色,使相关人员充分了解地方文献资源的最新研究动态,方便快捷地运用图书馆提供的地方文献服务开展知识创新,从而不断拓展地方文献资源的用户规模。此外,图书馆还应加大线下推广,通过宣传海报、条幅、宣传展板、专题手册及面谈沟通的方式,消除图书馆和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用户对于地方文献资源供求关系的形势误判,促进双方的互信合作。
图书馆还可以在地方智库研究成果的评价与推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推进新型智库支持服务,必须突破以往浅尝辄止的信息服务方式,转而以具有高度指向性的学科嵌入服务深度参与新型智库研究,通过全程追踪实现与智库研究机构的有效交流,最大限度地满足新型智库研究的学科服务需求,并为智库研究机构的影响力评估提供一定的价值参照,为智库研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监督机制,促使新型智库的研究效能获得较大提升。此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其公共传播优势和空间,为新型智库研究提供成果展示和交流研讨的平台。
3.4 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地方智库研究人员的信息素养
智库研究人员由于缺乏图书情报分析的相关背景知识,对图书馆提供的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不尽如人意,加之供求双方的沟通不通畅、文献需求不明确,导致图书馆提供的地方文献资源往往难以符合智库研究的实际需要。因此,图书馆应与地方智库研究机构建立联席机制,相互派员挂钩交流,在智库研究过程中通过学科嵌入式参与,如目标嵌入、时空嵌入、机制嵌入等,最大限度地消除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有效的人员对接可以提高智库的研究功效。通过人员对接,地方智库研究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其所需的地方文献,进而将专门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智库研究成果。
4 结语
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顺应了当前我国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面向公共决策需求的地方特色智库必须建立在翔实可靠的地方文献资源之上,而掌握丰富地方文献资源、具备较强情报信息分析能力以及拥有较好信息服务经验的图书馆,可以为促进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图书馆应在深度挖掘地方文献信息、丰富文献信息服务手段、优化地方文献服务人员结构等方面下足功夫,通过不断提升地方智库建设的文献保障水平、扩大地方智库研究成果影响力、提高地方智库研究人员的信息数据应用能力等,逐步形成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在地方智库建设中的品牌效应,从而促进地方特色新型智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9-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2019-03-28].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htm.
[3]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EB/OL].[2019-04-08].https://book.yunzhan365.com/uslp/viyf/mobile/index.html#p=4.
[4]邹华享.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EB/OL].[2019-04-08].http://www.library.hn.cn/tszy/dfwx/dfwxggyjlw/200911/t20091112_31 25.htm.
[5]黄晓斌,王尧.地方文献与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建设[J].图书情报知识,2016(1):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