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语文教学方法

2019-09-17储三平

读写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育

储三平

摘 要 汉语不仅仅是我们的母语,还是每个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灿烂的文明,所以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备感肩上责任的重大。那么,怎样才能让中小学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爱上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7,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158-02

从教三十多年,我教授最多的是语文,其实,教语文很简单,就是千方百计让学生爱上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喜爱,才会主动学习,才会坚持学习,才会学有所成,才会学有所获。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语文呢?

一、倾注真情,缩短心距

教育是唤醒,是情的交融,是心的碰撞。孩子的心灵最纯洁,孩子的感情最真挚。你对他的好他能感知,且能真情回报。教师要做的就是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师爱洒向每一个角落。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爱你并且爱你的课堂。爱孩子得讲究方法。

(一)尊重孩子,信任他们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不容任何人轻视、玷污,他们的语言如天使在说话。尊重孩子首先表现在课堂上,遇到疑难问题,遇到困惑之处,遇到不同的声音,我总是俯下身子和孩子平等对话。比如:在上完第五组课文后,让孩子们谈谈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其中一个孩子说,他觉得鲁迅先生很帅!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因为其他孩子们说得最多的是“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关心青年,关心下一代”“忧国忧民,勇于战斗”等等。我没生气,也不讶异,细问其原因,答曰:鲁迅先生拥有那么多优秀品质,人格那么高尚,他就是“帅”,虽然他看上去很瘦,肤色很黄,但先生美的是内心!语毕,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也及时给予了肯定,那孩子喜滋滋的坐下了。因为尊重,我的课堂总是呈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状态,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我口说我心。尊重孩子还表现在课外。到哪里去春游;家庭作业布置多少合适;学困生要不要补课?诸如此类,我都和孩子们商量,我们共同拿主意,我们都是班级的主人。

(二)宽严有度,奖赏分明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对孩子的爱。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不同的声音,只有这样,他们成长的小船才不会偏离方向。作为教师处理问题应力求公平、公正,让孩子感受到你的风清气正,义正言辞。如;班长为了考高分,保住他身为一班之长的尊严、地位,在试卷答案被老师收上来的情况下,他使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重新买了本试卷。没想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同桌逮了个正着。对不起,班长停职思过,以观后效,同桌检举有功,理应嘉奖。

(三)精心辅导,挖掘优点

一个班级的孩子,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老师要接受并巧妙利用差异。孩子写作有困难的,结合课文给他讲立意、构思、选材……;结合习作,列提纲,拎关键词,由段到篇……;欣赏班级佳作,如此等等。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切实帮助,殷切希望,激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决心。最关键的是老师要善于发现并扩大孩子的闪光点,使之呈燎原之势。我班“小作家”、“最佳辩手”、“书写小能手”、“进步小明星”等比比皆是,人人有优点,人人有特长。

二、学习不辍,提升技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应为长流水,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带着先进的理念走进课堂,把孩子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工作中,我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从书本中学,从最开始自费订阅的《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之友》到借阅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教师成功密码》《给新教师的建议》等,书成为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阅读成为自觉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学,参加假期培训,外出参观,勤上研修课……一次次学习,一次次切磋,一次次反思,一次次实践,我如振翅欲飞的小鸟,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孩子们总是表现出不竭的热情,我欣慰:什么是好课?孩子们喜欢的课堂就是好课!

三、教给方法,授人以渔

最好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一)培养阅读、积累的习惯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只有阅读,才能让孩子学习之路走得更远。唯有积累,才能让阅读之作用更加凸显。从一年级起,我就要求孩子每日阅读,每日积累。阅读、积累内容根据年级都有不同的要求。一年级;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我们颁发了“阅读记录簿”,要求孩子每晚阅读,可独立阅读,可亲子共读,可读课文,可读课外书,要求读的过程中家长试着提些问题,以检查、督促孩子读书的专注力。积累内容可以是感兴趣的字,可以是感兴趣的词,若不会写就请家长帮忙,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主动识字能力,还隐形培养了家长阅读习惯,营造了很好的阅读氛围。末了,家长还要在“阅读记录簿”上签字,如此,阅读、积累就落到实处。二年级:积累佳句,可仿写句子,或选词造句。从三年级起,孩子们开学就要准备“积累簿”,给积累簿取名,配插图。什么“百宝箱”“豆芽儿”“黄金屋”孩子们乐此不疲,兴趣盎然。积累内容有好段,仿写,写读后感、收获等等,其间,好段要求孩子背诵,家长签字,老师抽查。阅读、积累已成习惯,孩子们知识面扩大,写作水平日渐提高。

(二)培养修改、分享的习惯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象征。文章不厌千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每篇习作,每次练笔,我都要求孩子们写后要先行修改,可以是自己改,可以是互改,可以是分组改。为此,我还专门上了“学习修改习作”的研修课,教给孩子们修改方法,修改诀窍,告诉孩子们反复读,反复改。在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找出差距。在孩子们修改后,我再检查、批改、评讲。前后对比,孩子们茅塞顿开,顿悟觉醒。“佳作欣赏”是我班保留节目。每星期利用一节课,交流习作,让作者读,让孩子们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孩子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培养审视、利用课例的习惯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每篇课文,对孩子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要深入挖掘文中的情意因素,对孩子进行品德熏陶;要品析文本的言外之意,让孩子展开想象合理补白。比如教授《彩色的翅膀》一文,让孩子们根据“蝴蝶在海岛上安了家,若你再次来到海岛,会看到怎样的景象?”想象写话;学了《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让孩子们给熟悉的伙伴画像,孩子们边学便用,举一反三,模仿中有变通。这些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提高了阅读、写作水平。不仅如此,更要带领孩子们与文本、与作者对话,了解文章脉络,了解布局谋篇,了解作者旨意,掌握遣词造句,掌握表达方法……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质疑:第一自然段与后面是什么關系?为何要写悼念鲁迅的人那么多?通过讨论,孩子们知道了文章的结构,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知道了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的作用。学习《少年闰土》让孩子们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细细体会,知道写人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此等等,孩子们终于知道了课文例子的重要性,也渐渐知晓该怎么去学习、利用这个例子。

四、提供平台,享受成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某种程度上,成功是一个人努力的动力。就拿写作来说,低年级的时候,我班有“佳句簿”,只要是写得好的,课上说得精彩的句子,我都让孩子们工整地誊在“佳句簿”中;高年级的时候,班级有“佳作簿”“循环日记”,精彩作品纳入“佳作簿”,“循环日记”是让孩子们轮流写,每组一本,由于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作品,所以孩子们写时尤为认真,谁也不服输,谁也不认怂,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喜人态势。除此以外,我们还编纂了班级作文集;在《优爸》平台,在微信《美篇》中发布作品;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在“佳作交流”课上,或读佳句,或读佳段,或读美篇,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人人都意识到自己能写、会写,写作、学习劲头更足。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始终认为,无论教授什么科目,唯有让孩子爱上它,才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为了爱,在教育的征途上,我将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孙礼忠.创新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J].成才之路,2014(32):17.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教育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