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探讨
2019-09-17王春环
王春环
摘 要 数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小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学习难度大,很多内容既复杂又抽象,学习效率较低。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特点,采取生活化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134-01
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小学数学有新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给小学生讲解书本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锻炼小学生的思维,为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师只是讲解书本内容,缺少理论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小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困难,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数学教师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把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到数学课堂上,从而帮助小学生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精神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满足小学生探索数学的需要。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的前提条件是小学生具有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这只是第一步。对此,让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保证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根本。比如,教师在讲解“圆的认识”的时候,教师让小学生动手进行操作,把圆对折起来,再进行对折,反复几次,把折线画出来,之后进行提问:“小朋友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呢?”小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从中发现这些折痕都相交在圆中心,短折痕一样,长折痕也一样,长折痕是短折痕的2倍等。小学生通过操作,认识了圆的知识,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探索,满足了小学生的探索需要。
二、转变教学方法,融入生活理念
上课的时候,教师主要通过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是教师指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需要把小学生兴趣、心理特征等相融合,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下,对数学教学进行改变,让数学简单明了。比如,教师在讲解“<”、“>”符号的时候,教师可以教小学生背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分大于和小于符号对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顺口溜可以帮助小学生区别大于和小于符号。再比如把教学长度单位变成“长长短短”,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比大小说成“排排队”等等,小学生对于这些趣味十足的课题感兴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三、引入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知识来自生活然而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如果想要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就要把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提升小学生的运用能力。因此,需要注意把日常生活实际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比如,提升小学生对于a-b-c=a-(b+c)规律的认知,可以把a-b-c=a-(b+c)规律中融入生活实例:妈妈如果给你20元钱去买酱油,一瓶酱油需要6元钱,买好了酱油,还剩14元钱。这时你看到喜欢的漫画书,漫画书一本是10元钱,买了漫画书还剩4元钱,用20元钱减去酱油的6元钱,再减去漫画书的10元钱,最后还剩下4元钱,也可以用20元钱减去酱油和漫画书的总和16元钱,最后还剩下4元钱,也就是說,可以这样算20-6-10=4(元),也可以用20元钱减去总共花掉的钱,就是20-(6+10)=4(元),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样就能很好的学习a-b-c=a-(b+c)。
四、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进行素质教学,让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需要把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给小学生进行辅助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给小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奠定基础。小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如果想要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拓宽小学生的知识,培养小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身素质。比如: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和“旋转”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把“轴对称”以及“旋转”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小学生眼前,小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学课堂生动、形象起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数学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新课改要求之下,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注意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把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在数学教学中,让小学生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但可以得出答案,还能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方丽秀.浅议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45.
[2]高雪霞.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