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9-09-17金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培养策略思维能力

【摘 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这是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趋势下的必然选择。教师应创造平等合作和谐教学环境、挖掘学科教材思维,在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能力;学科教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10-02

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挖掘自己的创造能力。化学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应该重视利用各种教学形式、以点带面、不失时机地渗透化学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利用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生长点,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利时机,往往可以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这就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打下了良好的伏笔。

例如,在进行氧族元素教学中,学习完硫元素性质后,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氧族元素具有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特点,推理出同族其他元素的主要性质,再让学生利用同族各元素具有的不同电子层数,以表格的形式对各元素的性质进行对比反应,找出它们的差异,然后根据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在最外层上电子数的差异,找出它们在性质上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归纳。这样,以点带面,就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硫元素的同时,又认识了它的整个家族。

二、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过程就是开发学生化学思维的过程。“不悱启,不愤不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教师要注意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化学实验是创设思维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学习钠的性质时,补充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根据反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此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有何不同?蓝色沉淀是什么物质?为什么不析出红色物质?此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原来,钠极易与水反应,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而不是置换铜),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分析、归纳”的思维加工,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利用强化习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学生要进行广阔的思维,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打破思维定势的影响,进行知识迁移,对问题进行广泛地探讨,对同类知识进行联想概括,这样才会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1.在一平衡的托盘天平两侧分别放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里盛有10mL1mol/L的硫酸溶液,现分别向两烧杯内同时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反应完毕后天平仍平衡(   )

A.1gMg和1gZn   〖WB〗B.6.5gMg和6.5gZn

C.10gZn和10gMg〖DW〗D.2.4gMg和6.5Zn

分析題中条件,化学反应是在质量相等的烧杯中发生的,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仍平衡,说明反应前是等质量的,反应后仍然是等质量的。

A.1gMg和1gZn分别与硫酸反应,显然硫酸过量,因此要以金属质量为标准进行计算,由于Mg和Zn与硫酸反应放出的H2质量不同,因此,天平不能平衡,答案A是错的。

B.所取两种金属质量相等,对镁来说金属过量、硫酸适量;对Zn来说恰好与酸反应。所以,以酸为标准进行计算,生成的氢气是等质量的。因此,天平保持平衡,B是正确答案。

C.由于金属过量酸适量,所以应以酸为标准进行计算,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又因加入的金属质量是相同的。因此,反应后天平平衡,C答案也正确。

D.2.4gMg和6.5gZn能够和酸完全反应,而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但放进去的金属质量不同,故天平不能平衡,D答案错了。

2.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思维的严密性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体现。在教学中,可采用多项选择和最佳选择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它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2.在N2+3H2〖FY(KN〗〖FY)〗2NH3的体系中,保持容器内压强和温度不变,充入氩气以增大容器体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压强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B.因为体积增大,所以N2、H2、NH3的浓度均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C.因为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C。但很多同学选了A,选A的同学认为只要充入惰性气体就不会影响体系的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他们没有注意到条件的变化,只有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或不参加化学反应的气体对体系的平衡及反应速率才不发生影响。若容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相当于压强变化(浓度变化),所以应选C而不是A。

3.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现代思维科学主张运用急聚联想来解决问题,讲究思考引入快、过程短、很快得出结果,以便赢得时间。

例3.有一个6L的密闭容器,放入3LX(g)和2L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g)+3Y(g)〖FY(KN〗〖FY)〗2Q(g)+nR(g),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气)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n值是(    )

A.3 B.4 C.5 D.6

这道题如果根据X、Y的式量计算n值,要花费大量时间,用简单方法很快就能算出结果。根据题意如果体积比原来增加5%,那么2+n>4+3,显然只有D符合这个条件,而且也不必进行复杂的计算,这就是解题中的技巧。这道题的关键是达到平衡,压强增加,判断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2+n>4+3,则n>5,D符合这一条件。

总之,高中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只有树立信心,严格遵循“理解——记忆——掌握——应用”的基本过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训练计划。“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是一个优秀学科教师的基本素质,一名优秀教师一个了不起的本领,就是能在教学中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地思索状态,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东主编.《新课程教学基本策略》,开明出版社,2005年.

[2]查有梁著.《给教师的20把钥匙》,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年.

作者简介:金乐(1981.12-),女,浙江绍兴人,绍兴市高级中学,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准确把握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知识,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培养策略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