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课标实践创新臻于至善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2019-09-17张静

新课程·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张静

摘 要: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养成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新课程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南针。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形成的解决问题、学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的修养和能力。那么各科教材文本、探究实验、现实生活、自然环境就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教师用好这些教学素材,课堂就会成为滋养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沃土。养成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帮助学生进行过程性学习、指导学业水平考试和把握高考趋势方向。这表明无论是日常的课程学习,还是应对未来的高考,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考查将是主旋律。

一、课程标准导航,教学中诠释生物生命现象真谛,形成生命观念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将成为生物学课程体系的主线,要把握生命的本质,体现教育理念与价值,关键凸显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教学,而生命观念则是构建概念网络的线索。生物学中几乎每一个概念都与生命观念关联,学生应该在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用生命观念认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指导探究生命活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解释《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先明白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由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数目不同及肽链盘曲折叠的空间结构不同决定的,从而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还有各类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化与自然选择、调节与稳态相适应等知识,都表明结构决定功能的相辅相成的生命观念。所以,教学中将跨学科通用概念融入生物学科,加强学科探究和科学实践,分辨出衔接学科的核心点,利于知识整合。将生命观念的引线贯穿于课堂教学始末,不仅能立足于理解生物知识的内涵,还能促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也能为各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研究奠基。

二、崇尚真知,教学中注重贯穿由感性到理性转换的认知规律,倡导科学探究性学习

课程标准要以能力为导向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要与现行的课程设计体系和教学实践相互促进,促使课程体系从传统的以学科内容为中心向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转变。高中生物学课程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必修课程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针对全体学生选择生物学最基本的概念,是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基础,对增强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之前,教材先安排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由经典实验推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及过程。DNA的分子结构,不是直接展现双螺旋结构,而是先了解沃森和克里克建构双螺旋结构的经历。这样顺势引导学生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储备一定的理性逻辑推理的基础知识,从感性的认知自然过渡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步步深入知识内涵,潜移默化实施探究性学习。

三、课堂教学应循序渐进式诱发学生问题意识,激发科学思维

新时代以围绕“问题”展开的推进性探究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新模式,傳统教学认为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排除就是解决问题,属被动的一问一答式。而新课程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属主动的抢答式,诱发了学生的自主思维。

怎样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敢于主动“开口”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同时也允许与老师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使学生汲取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引领作用。如讲述《自由组合定律》时,利用谚语“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激趣导入,为学生埋下疑惑的种子,问题就像喷泉一样油然而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要学习减数分裂,它是如何进行分裂呢?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了配子组合。那么,受精以后,子代为何会出现新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的呢?随之引出自由组合定律…要解决诸多问题,学生就不由自主地要一一去解惑、去探究、去思考、激发科学思维,挖掘问题的精髓。

四、重视科学与实践结合,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学以致用,承担传递社会责任的信号

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达成需要教师创设贴近真实的教学情景,这是实现核心素养的“桥梁”,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概念,掌握生物技能与方法,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而选择性必修课程与选修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计的,探究生物个体生命规律与环境及社会生活关系,有助于拓展生物科学与技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教辅资料中汲取有效信息,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利用好实验室资源,做好课本中的探究实验,还要亲近自然、走近社会、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利用我校实验室及植物创客驿站,学生学会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现象观察,利用社团活动进行花卉、蔬菜的栽培与培养,了解一些植物的特性,课外沉积生物知识。还让学生调查当地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体现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性,让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成为生物实践教学强有力的杠杆支撑点。同时教学中因势利导地渗入相关社会责任教育,如艾滋病的预防、传播途径,主动承担向全社会宣传,人们对待艾滋病人要一视同仁,不要歧视。教会学生去理性判断、粉碎谣言,增进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达成需要长期、逐渐的积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核心素养的要求整合到具体的学习内容中,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细节中,落实到情感与价值取向的引导中。今后,我们继续臻于至善,融合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的逻辑思维,让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精髓直续外延、积极有效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浅析表观遗传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关于高中三年级的第二轮复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