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

2019-09-17刘彩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刘彩红

【摘要】随着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革新,使其教学价值逐渐地呈现出来,主要是因數学具有较高的逻辑性,与人们的生活有较大的关系,利用数学知识能够有效解决生活中的较多问题.激励性评价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未来数学知识的积累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在我国教育中,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也是为以后提升数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的阶段,并且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相对比较传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节奏,导致存在一些问题,给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造成一定的影响.激励性评价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并且可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此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革新奠定良好基础.

一、激励性评价的评价内容

激励性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课外学习的评价,但对学生的评价主渠道在课堂,对课内学生的评价应分成知识技能、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领域,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知识的筹集,又包括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发展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而在不同的课型中、在同一课型不同的环节中,评价的内容也是有所区别的[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行为、态度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表现,运用策略灵活地采用多种激励性评价,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他们主动、健康地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力求让激励性评价发挥到最大的功效.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价值与实践

(一)因材施教,注重评价主体的个性化

自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程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教学的提升与革新需要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育得到有效提升[2].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固有的模式牵着学生走,导致学生思维受到较大的限制,学生对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很难发表自己的观点,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并对主体实施评价性的个性化教学,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使学生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以此提升数学教学价值.比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图的观察,并发掘其中的信息,让学生将所有的问题一一列出,并且该怎么计算?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与探讨,有学生会回答:能够通过数一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的想法,再提出能否采用其他计算方法?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以此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挖掘潜能,注重多角度评价

1.作业评价法

作业评价法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作业进行评价,其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作业的完成率与完成质量,教师需要对学生能够完成作业表示鼓励,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作业的准确率与完成效率,若两者均能够达到要求则评价为“优”,字体工整度用加颗星的方式进行评价[3].

2.课堂表现评价法

课堂表现评价法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教学中的学习进行实时性评价,主要分为是否积极发言与是否认真听课两种,教师通过对两种方式内容进行细化,并根据细化标准进行实时性评价.评价的方式有以下两种:(1)有没有认真听讲;(2)积极发言、认真听讲的表现有:不做小动作,不和其他同学讲话,不开小差等,对能够做到的学生进行奖励奖贴纸1枚,鼓励学生保持听课的好习惯.比如,教师在“9加几”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教师再提出问题,同学们9+4有几种计算方法啊?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有学生回答说: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教师应给予称赞,并以香蕉为例,说9个香蕉加4个香蕉,一共13个对不对啊?

充满真情的激励性言语来评价学生,先让学生充满疑问,再沉思,教师对此表示赞许,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兴趣.

3.助困扶差表现评价法

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助困扶差表现评价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再集体探讨同时重点引导“学困生”进行分析,发现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梳理.比如,讲解一道判断练习题:八月用水比九月多16,就相当于九月比八月少了16.不少的学困生会误判此题正确.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通过画图分析理解,帮助学困生理清分数的意义.当“学困生”碰上知识难题时,教师“容错”巧妙处理,借助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激励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

(三)增进师生互动,提升自评与互评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时,还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此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可让学生进行互评,以此促进学生集体化发展.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比如,学生的品行习惯、学习成绩以及生活状态等,通过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能够大大提高增进师生互信氛围,可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氛围,为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实施奠定基础.

(四)注重情感激励

在激励性评价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激励,这能够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表明通过激励的方式可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比如,教师在进行“元角分”教学时,举出生活中例子,让学生明白元角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理论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4].

猜你喜欢

激励性评价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效能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