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目标融合,在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中实现

2019-09-17贾秋萍

语文建设 2019年6期
关键词:说明文学习者文明

贾秋萍

从《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教学的“双基”。标准,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要求,再到今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要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目标,演绎了语文教育深入改革发展的历史,标志着语文教育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寻语文教育本质的进化过程。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尽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了解和接受,但许多教师对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理解有偏差,新课程的实施质量不是很高。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把讲解分析课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把语文训练等同于做题,用做各种各样的练习题来替代学生真实的语言实践”,“特别强调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递,认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教给学生字词句篇、语法修辞和文学文化常识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离散,强调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和逐项训练的教学行为仍普遍存在。

现状需要改变,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让语文教学符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从宏观层面,国家试图把对教材的重建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把语文教材进行了统编。统编本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对语文要素进行了系列的编排,表达了“重视语文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的追求,想在素养提升上有所突破。那么,在教学设计层面如何让三维目标融合,让核心素养落地?本文将以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设计为例,来探讨让三维目标融合,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实施策略。

一、单元整体架构,促进三维目标融合

指向语文素养的教学,必须对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进行整体思考,要在充分研读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厘清单元的核心目标和素养指向,整合目标、情境、任务、活动,引导学习者以生活经验为起点,在彼此关联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也是三维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

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由《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四篇阅读课文,以及“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和“名著導读:《昆虫记》”构成。这个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事物说明文,写作的主题和名著导读也是与说明有关。

四篇文章都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典型范例。相比于其他文体,说明文没有起伏曲折的情节,没有鲜活生动的形象,似乎也没有浓郁深沉的情感,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者常以知识与技能作为教学抓手,把“明对象、抓特征、知方法、理顺序、品语言”这五大要素作为教学的法宝。就教者而言,似乎每篇说明文都很雷同,教不出新意,教不出文章的特质。从学习成效来看,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等词语来表达说明的效果,但是往往到处乱套,很少结合文字具体分析,更少有主动思考文字本身所承载的内容特征和价值。

认真研读教材资源不难发现,从内容上看,这组材料与其说是说明,不如说是对文明的记录。《中国石拱桥》,既介绍了桥的特点,也说明了石拱桥是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在世界桥梁史上的重要地位。《苏州园林》着眼于苏州园林的特点,引领我们体会古代园林艺术的美和价值。《蝉》对动物的习性作了一系列观察和实验记录,表现了人类科学文明的进程。《梦回繁华》介绍的是《清明上河图》,不仅用通俗又不乏专业色彩的语言展现了画作本身的恢宏,也反映了北宋时期京城空前繁荣的社会文明。作家用他们严密、精确又不失生动,甚至优雅的语言记录的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人类文明的记录。换句话说,古今中外的作家用他们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文明的印记。

值得思考的是:这文明的印记里有怎样的传统历史文化价值?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介绍这种文明的?学生如何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传承历史的文明?在整体思维的视角下,可以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的架构(图1),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

大单元任务框架,以“文明的印记”为主题,以“探寻文明的印记”为情境,以“走进人文博物馆”“走进自然博物馆”“探寻身边的文明”为活动任务,学习者以真实的问题和现实的情境为学习载体,在彼此关联的经验活动中进行主动学习和意义建构。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习得必要的说明文相关知识,更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发现文本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和价值内涵。

这是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设计。它面向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也面向学生的终身发展;它重视语文学科课程性质,重视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努力突破单元教材就是学习内容的传统认知;它把教材内容作为基础资源,以清晰的单元学习目标指引、明确的学习任务驱动、完整的学习过程开展和持续的教学评价为基本流程,让单元学习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单位。它以学习者的认知为起点,基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创设与学习者经验密切相关且与单元学习内容一致的学习情境,聚焦于学习的核心内容。在一个“大任务”的驱动下,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来组织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资源、平台,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提高。

二、真实情境,加深对文明印记内涵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积极反思,在语言实践和亲历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建构。真实的情境,为学习者提供了进行言语实践的具体背景、条件和环境,在单元整体学习的背景下,这样的学习情境既贴近学生既有经验又切合单元学习的主题。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四篇文章可以分为两大类:建筑、园林、绘画是艺术类,属于人文内涵;蝉、动物是自然科学类。但它们又都是用语言文字记录的灿烂文明,对这些文本的学习过程,就是探寻语言文字所记录的文明印记的过程。到博物馆里去“探寻文明的印记”是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走进人文博物馆”“走进自然博物馆”这样的学习任务,搭建起日常生活与学习资源间的桥梁,将学习者带进他们比较熟悉的语言运用场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既有经验,又积极调用教材资源,为本单元的说明对象制作一个名牌,帮助游览者更好地认识事物,同时也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对它们进行介绍。这个过程中,学习与生活产生了联结,学生的思考和感受都有更深的发展,和同伴共同完成目标明确而又具体的学习任务,也使学习活动具有了真实的意义和鲜明的价值。

制作名牌,讲解介绍,是学生对文本的品读和鉴赏过程,是学习说明表达的过程;学习《苏州园林》的谋篇布局,《中国石拱桥》典型而奇特的逻辑顺序,《蝉》文艺化的笔调,《梦回繁华》典雅优美的语言,也是感受人类文明的价值和魅力的过程。博物馆的情境勾连起了作品与现实的经验,学生在作家不同创作风格下体会对文明的表达,感悟对文明的印记的理解,引发了对身边文明探寻的兴趣,自然进入第三个学习任务“探寻身边的文明”。

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伴随着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反思和运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提升,而且成为“过程与方法”的积极动力。学生从对文明的感受到对文明的表达,就是再次体会文本的过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更加聚焦于作家如何记录文明;进一步研读之后,再引导学生探寻身边的文明,并试着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留下自己书写的文明的印记。

这些来自真实情境的说明作品以“佳作推荐和修改建议”任务单为支架,学生交流作品,互评互改,阅读评鉴。我们发现,当学生把目光投向真实的生活时,学习与生活就自然地关联了,认知和感受就更充分了,教材资源的示范性就更具体了。从学生完成的推荐理由和修改建议来看,学生对文章的结构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都有比较清晰、准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关注到历史和文化这些人文内容。说明文这种看似枯燥的学习,成了与生活相关联的学习,成了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有价值的学习,学习任务也具有思考空间和可操作性。

三、任务驱动,推动文化传承的学习实践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過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语文课程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者在言语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同时也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

以任务三“探寻身边的文明”为例。这是一个由书本的言语学习走向生活的言语实践。通过走进博物馆的学习环节,在作家严密、精确又不失浓郁情感的表达中,学生探寻文明的愿望被点醒,他们的目光从文本走向生活,校园周围方圆百米就有了许多值得书写的文明:悠悠流淌千年的古运河,斜阳映照的清凉禅寺,青年运动杰出领袖的纪念馆,校园里江南园林味道的渡园,微缩建造的常州同济桥……平常的事物在单元学习后有了不一样的味道。一个小组把目光聚焦到了校园中的微缩景观同济桥上。同济桥本身带有浓郁的常州历史文化印记,又是一座同比例缩小的石拱桥,该如何来介绍说明呢?带着这样的任务,学生们拍照、测量,用美术课上刚学过的透视构图法绘画,到图书馆查阅桥梁的资料……这座景观桥的建筑艺术和蕴含其中的历史文化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每一个学习者都主动去“经历”知识的过程,说明的知识成了学生能够观察、探索和操作的对象。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个人与知识之间的深刻关联,激起了强烈的内在动机,也缩短了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缩短了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一篇篇带有各自真实认知和表达风格的关于“同济桥”的说明文就产生了。“老同济桥在1993年被拆除了,改建成同济立交桥,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之上,是当时常州南北交通的要道,被称作‘龙城第一桥。”“还有广济桥、东仓桥、迎春桥、顾塘桥、惠民桥,这些浮雕不仅展现了不同的桥的形态,更展现了常州人依水而居的美好生活。”“‘同济桥那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仿佛总能把人拉回到过去,静静听它诉说常州的故事……”在主题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文明的印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对说明的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对身边的文明加以认识和表达的过程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发现和理解,文明不再是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生活。

本单元的三个学习任务,把文本知识技能与现实生活打通,一定程度上也跳出了说明文阅读教学浅表性思维的惯性,更理性地分析说明文的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和价值内涵。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实用性文体也能把三维目标较好地融合,真实情境下的任务学习也让这一单元的说明文呈现了自己的特质,探究性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了言语表达的愿望,学生对文明的自我表达更有个性,语言文字也更有生命。“只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的思想方向和劳动、社会积极性及兴趣时,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依赖于三维目标的融合,“学会”“会学”“乐学”的价值取向是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的,它们不是三个目标,也不是等量的,但缺少任何一个维度都会让学生的发展受损。

猜你喜欢

说明文学习者文明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说明文阅读专练
漫说文明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文明过春节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