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心育”
2019-09-17赵静
赵静
现代教育观认为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求知欲与知识、智慧一样,甚至有时比知识、智慧更重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中小学教育中构建“三维结构”,即“知识—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明确地指出在学科教学中要兼顾学生的心灵呼唤。而如今学生的心灵呼唤声音越来越大,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决定着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挖掘思政教师“心育”的素质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专业知识。除了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外,更要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教师的情绪会影响到学生。积极的情绪会使人思维活跃,效率提升;消极的情绪则让人思维混乱,效率低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调节对课堂气氛和课堂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总之,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说教形式代替不了的,也就是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因此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完善心理健康,优化性格结构,形成魅力人格。“亲其师,信其道”,逐渐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挖掘学生的“心育”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这对我们制定课堂“心育”目标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核心理念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要考虑到每位学生的人格特征和思维品质,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心育”
(一)教学目标渗透“心育”
中小学的教育目标设置为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心育目标,特别是思想政治学科更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把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心育目标结合起来,两者形成一体的教学目标,成为有机的整体,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设置情感态度目标。
(二)挖掘教材中的“心育”内容
高中政治教材蕴含的“心育”内容十分丰富,要做到在教学中渗透“心育”的内容,就必须充分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优化教材中的“心育”内容,才能真正地传道、授业、解惑。在构建“心育”目標时,应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为主,结合现阶段当时当地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能力,深挖教材中隐含的“心育”内容,根据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要,把教学内容和“心育”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不切实际。
(三)创设学习情境
高中政治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存在许多抽象的原理、概念,使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哲学内容。因此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主动学习才能使课堂教学产生效果。好的情境创设是唤醒学生心灵的过程。纯粹的学习枯燥而又带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知识,学生会有挫败感,长期如此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会造成心理上的问题。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把备教材和备学生结合起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生活经验是情境创设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请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
在情境创设时,还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围绕主题,积极参与合作,并要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如可能会出现“孤独者”,即不发言、不交流的学生,应适当对这类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其他“心育”教学形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心育教学方法除了创设情境以外,还可以采用直接感知的方法,如组织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这些形式也许效果更直接,但实际操作起来会有很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四、挖掘“心育”过程的反思
(一)“心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在实际教学中,盲目地结合教材内容设定相关的“心育”目标或者是强加“心育”目标,使之牵强附会地与心理健康教育挂钩,那么这样的课堂既无法实现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又无法完成“心育”目标。久而久之就会流于形式,失去其价值。
(二)缺乏支持
“心育”的挖掘不是一门学科的事情,也不是一个教师的事情。它应该是一个体系。其主要是缺乏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各科教师的参与。
学科老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以及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在学生成绩分析上没有从根源处找原因,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