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2019-09-17金学鹏
金学鹏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创新性教学措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关键。而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数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特点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挖掘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激发出来,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首先分析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要求,然后阐述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问题;措施
新课改理念下,需要教师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纵观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现状,还有一些问题存在,既对提升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形成了制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深入贯彻和执行新课程理念,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要求
首先,新课改要求高中教师应对新课标认真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新课标的内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引导学生亲身实践,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能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情感态度和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只有对新课改尽快掌握,并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贯穿,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其次,教师应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对新课程教材灵活运用。现阶段,对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调整幅度较大。需要教师在对新教材意图充分领会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能够对教材知识灵活运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学会不断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否对教学内容真正掌握?通过对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反复梳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教学中成功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反复研究,对教学经验和体会不断积累。通过观摩的方式取长补短,通过对相关案例和资料的反复查阅,不断学习吸取其他教师优秀的经验。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高中数学具有相对枯燥和抽象的内容,而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往往思想保守、职业疲劳,缺乏创新,难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题海战术、理论灌输和照本宣科的模式,导致课堂教学低效。新课改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教师还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对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导。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僵化和单一的授课模式。因为没有给学生留下独立学习的空间,使学生自我探究能力和创新突破能力匮乏。而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使教师的教学事倍功半。由于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和固定的教学模式,对当前高中教育教学的要求不能提供满足,因此亟待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3.教学环境不太理想
高中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若要提升教学效率,必须要构建良好的教学课堂环境。而纵观当前课堂学习环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因素,还有教师教学观念因素。在学生层面,一些学生认为,要学好数学就必须做大量的练习题。因为认识上的错误和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上不能认真听讲,对学习效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认知方面会出现漏洞。不能对不同知识点、不同题型间的联系及时发现,由此会对提高数学成绩形成一定的制约。
在教师层面,一些教师对学生学习没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突出的“满堂灌”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学,而一味地追求教师的教,使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还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1.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相结合,突出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为了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例如,在对“双曲线”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来创设情境,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双曲线有几个顶点吗?学生回答“两个”。教师再接着追问:你们知道这两个顶点是在什么位置分布的吗?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在实轴的两个端点和双曲线的顶点分布。在将上述学习基础奠定好之后,要求学生对双曲线的离心率充分理解。而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将传统的固定化的教学模式摒弃,同时还能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极大地增强,同时还能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中阶段,往往具有更加紧张的学习时间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侧重讲解经典例题,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定要充足,提供给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机会。对于教师提供的机会,学生也应紧紧抓住,并且在实践中有效运用理论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平行向量的线性运算”有关知识时,教师可将物理学科的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探究“不同方向的力作用于小车,会产生不同的运动效果”,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之后,教师再对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向量”的概念,清楚向量有大小也有数量。同时,与学生的学习状态相结合,对一系列的练习题进行设计,巩固学生的学習效果。而容易健忘是高中生最容易犯的学习错误。我们必须不断总结和复习所学习的知识,才能不断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所以,在每节数学课下课前,教师都要及时地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并且在学生面前一一呈现知识点,使学生对其中的含义和联系牢牢掌握。例如教师快下课时组织学生课堂小结说:本堂课,我们主要是对指数函数的知识进行了学习,接下来同学们可以总结函数的性质,并在课后对指数函数的资料进行查找,或者自己尝试画一下函数图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完善,同时还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3.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伴随着迅猛发展的教育事业,也不断涌现出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新课程理念下,在开展高中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巧妙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借助于信息技术,将教学渠道和空间不断拓展。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引入翻转课堂形式、微课的形式和丰富的电子课件,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枯燥的数学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时,应将自身的角色定位把握好,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相关知识时,需要学生很好地掌握和归纳数学思想和类比思想,并着重对学生的概括能力、分类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巧妙地融入生物中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详细分析细胞分裂数据,能够直观地了解等比数列知识。再让学生对数据进行直观的展示,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寻找其中蕴含的规律: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和前一项的比都是常数,最后得出等比数列的公式。
4.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将学生潜能挖掘出来
新课改要求不仅要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更要创新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开始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崭新的学习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能提供更多的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同时,在小组间讨论数学问题,学生彼此分享知识点,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会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小组分配的原则是,每一个实习小组由4~6人组成,指定一名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然后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相结合,对课题进行设计,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例如,在学习函数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可在业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函数符号的历史、形成过程,并整理出文件。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和投影仪的运用,让大家共同交流和分享各组的实习报告。在根据资料的合理性,评选出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总之,高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贯彻和执行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春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9(3).
[2]万凤伟.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J].基础教育论坛,2019(2).
[3]周瑞.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19(11).
[4]张明凤.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應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9(5).
[5]葛荀.大数据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探讨[J].知识文库,2019(3).
[6]裴小燕.如何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J].教育革新,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