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价值·文化:劳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生意义
2019-09-17朱术磊
朱术磊
【摘要】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教化方式,数学学习既有知识性学习又有劳动性学习的特点,劳动教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尤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在经历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本文以数学学习中的智慧、价值、文化三方面阐述劳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生意义.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数学;内生意义
劳动是人生接触并认识世界的最早的活动,人就是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劳动是身与心两元结合的学习方法,因此,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苏霍姆林斯基在此基础上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缺乏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的劳动,所以教育与劳动不可分割.”[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由此可见,数学学习既有知识性学习又有劳动性学习的特点,劳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智慧内生——以劳动实践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品质
德智体美劳诸育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其中劳动教育的特殊意义在于与“四育”的相互联系中,获得劳动教育本身的更大“价值”外,更对“四育”的关系在合理的时空中以更适切的方式相互影响和凝集.小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如果与实践相分离,会更多地存在着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现象,易产生学困生较多、学习兴趣减弱、创造力不强的问题.事实上,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联系的探究具有天生的兴趣.数学来自生活,是客观世界反映的另一种语言表达,劳动可以揭示客观世界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它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多样性地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从而促进学习的进步和智育发展.
(一)劳动实践中“自主探索”的教育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3]学生秉性的差异导致数学学习习惯和方式的不同,劳动实践中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是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充分经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真正的知识建构,从而促进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品质的养成.
比如,在学习“统计”这一内容时,教师经常采用采访班级中学生喜欢吃的水果类型这一情境引入,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列表格、画统计图、统计等,看似学生在经历自主学习,而事实上那只是为了统计而统计.如果给学生時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这一劳动的全过程:设计个长作业,班级“六一”要举行联欢会,学校想为班级采购水果,学校该怎么采购呢?让学生在一周内完成这个任务,这个任务是一个长作业,我们可以想象二年级的学生一定会在想到办法后来找教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会想到要去做个调查、做个统计等,这样统计不就变得更有意义了.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通过劳动教育基础操作系统的支撑作用,构建认知世界的方式,改变纸面作业成长的偏向,享受学习的快乐过程并珍惜自己劳动的成果,数学教学也发挥出实践育人的核心价值.
(二)劳动实践中“合作交流”的特殊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孩子就会自己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要把集体的事做得比原来想要做得更好.”[4]“合作交流”在数学学习中能让学生建立协调共生的秩序.比如,在现在的学导课堂中,教师经常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特质进行分组,并确定组长,学生在课堂反馈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馈.笔者听过这样的课,当时被学生们的回答、质疑、讨论感到惊讶,以为这是教师事前训练好的.其实不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投入、更乐意参与其中,更珍惜这样的学习方式,通过集体合作进行学习和问题探究的方式,一个问题追到底,在反复的讨论、进行试验研究和运用科学资料中建立了有序的分工,在相互启发中不断完善演进的知识结构,最终各自获得克服困难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劳动实践与“动手实践”的互通性
缺乏劳动教育,知识也就失去了实践的源泉.劳动实践中的脑力与体力共生互长,特别是有劳动参与的知识形成的过程,推动着学生智慧的形成和发展.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数学学习中的动手实践与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实践虽有区别,实质上是一样的,两者之间具有互通性.需要注意的是,劳动教育植入数学教学,需要高阶思维的介入,而不是将学习中的动手实践仅仅作为一种单纯式的手工劳动,那就不但失去了劳动教育的意义,更失去了动手实践学习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解决问题,经历活动过程,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很多时候学生只是“操作工”,比如,一年级“分类”,笔者有一次观摩一位教师这样开展教学,教师出示一些学具让学生分一分,随后,引出分类标准.这样的教学表面看着没有问题,但学生只是一个按着任务要求进行的“操作工”,学生并不知道分类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同样,有的教师也是直接出示一些“人”让学生进行分类:有的学生说按男女分,有的学生说按大人小孩分,还有的说按……分类依据虽然很多,但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分.如果,在分类时增加实践性的情境:现在是上洗手间的时间,你们觉得怎么分类呢?现在要买票了,你们觉得怎么分类呢?这样的分类因为具有了分类的意义而更有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这是一个含义特别丰盛的、多方面的概念.”[5]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动手实践并不是为了动而动,而是像陶行知说的“在劳心上劳力”,不能让学生仅做一个“操作工”.
二、价值内生——以劳动教育积累学生解决问题经验
劳动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教育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劳动的过程是经验积累的过程,劳动教育在数学学习中的劳动对象是数理分析及建构,并帮助获得数学的实践和认知价值.学生在分析、建构的过程中,既能显示出自己的天赋,更能培养与众不同的才能,尤其是能养成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在“解决问题”这一劳动活动中经历和形成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获得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创新能力、意义建构和元认知能力.
(一)劳动教育增进“发现问题经验”积累
劳动教育对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发现,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读题或读图收集信息,结合情境或联系生活产生数学问题.在情境中找出数学问题,这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多以卡通和假性价值”[6]表达为主,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关注这个不足.
笔者在听课题研究课中,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上册46页“解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结合“图里有什么?”的提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用多媒体将插图制作成动画片),帮助学生舍弃图中不相干因素,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把目光指向左边和右边兔的只数.配合学生的观察,教师向学生讲明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之后请学生试着完整地表达数学问题.学生通过经历感知信息的过程,不知不觉中明白了什么是数学问题,可以怎样表达数学问题.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认识“数学问题”,通过经历这样的劳动过程,获知如何发现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劳动教育推进“分析问题经验”积累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会分析了,问题自然就会解决了.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如果我们要拟定一项育儿原则的话,那么,第一个原则就是必须让孩子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7]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解决生活中的热门问题,引起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真正直面数学问题,让一个个问题可视,通过“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剪一剪”“搭一搭”……這些动手活动,让学生真正经历分析问题的全过程,能根据自己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探究、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并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认知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丰富的分析问题经验.
(三)劳动教育促进“解决问题经验”积累
通过劳动实践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容易形成经验性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即从现象描述到透视分析进而进入抽象概括的高级形式,从而能举一反三,提高数学理解的关联结构水平和拓展抽象水平(上海市特级教师曹培英).
这是一道对二年级学生进行测查的题目,它的测查点是学生没有学过的“从上午几点到下午几点是几个小时”,一般到三年级才会教学,考查的依据是学生生活的经验经历,看学生遇到困难是否有办法解决?下面请看学生的解题策略.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以用这么多种图的形式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经历灵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充分体验到解决问题、体现过程乐趣的获得感,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
三、文化内生——以劳动教育内化学生数学学习精神
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精神品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劳动精神也有差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精神表现为“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劳动理念、“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态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品德、“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动习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表现在从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目标实现中,建立起坚强的意志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数学精神是处理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是在概念、推理、批判为特色的认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包含“理性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及追求“数学美”的情感和哲学的思辨.劳动精神与数学精神具有一致性,且这些精神对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劳动美”与“数学美”的一致性
数学具有创新性、随意性的特征,它决定了数学特殊的自由的美和情感的美及哲学思辨美.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人都能感受大自然的美、音乐旋律美、语言美.而这种感受则有赖于他的积极行动,所谓积极行动是指可以感受、创造和评价美的那些劳动和创造、思想和情感.”[8]劳动带来精神创造的满足感,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数学作品,这些活动在学生完成一个数学任务时,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对“美”的真正含义.
上图是笔者在参与数学课题研究课时拍到的学生作品,这是教师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要求学生分别画出相应旋转度数的照片,旋转后得到一幅比较美的图形,在教学中,需要像这位教师那样,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劳动美”——激发灵感、创生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美”——图形与几何的美、发现问题的美和数学价值的美.
(二)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学习中创造精神的一致性
在学习这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因其中的积极特征对学习具有调节和补偿及维持作用,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特别的作用性.数学的价值体现在为实际生产劳动服务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融合,进行创造性工作.小学生年纪较小,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只有在数学学习这种以劳动教育的创新性为保证,提供数学学习内容的多样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学校教师们都在研发数学拓展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整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性创造性学习,这种多渠道、多样性的学习课程的建设,大多具有实践性、劳动性、知识性相结合的特点,弥补“教科书中认知价值偏少”的问题.[9]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心的劳动实践习得方法,深化对数学的理解并获得劳动教育带来的智育品格,即数学学习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个孩子在童年时代都应当深深体验这种崇高的情感”.[10]总而言之,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举足轻重,它不仅对小学数学学习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研究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4][5][8][10]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6][9]赵娜.孔凡哲.数学教科书渗透数学价值观的定量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