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素质师资队伍支撑农民培育
2019-09-17顾媛
顾媛
扶贫先扶智,扶智不离师。在贫困地区农民教育师资能力的提升方面,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贫困地区师资培训更显重要。“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师资能力提升了,扶智将更加有效,造血式扶贫才能奏效,才更有利于真脱贫、不返贫。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精准发力、多措并举,着力贫困地区师资培养,打造扶贫“智库”,助力脱贫攻坚战。
精准培育,打造扶贫智库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性选择,更是新时期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
“从感情、技术、能力三个方面判断,农民是脱贫带头人的重要来源。”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副校长齐国说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既是党和国家大力培育农民的客观要求,更是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受教育者的迫切需要。农民教育培训本身就更具复杂性,新时代、新阶段也对农民教育培训和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中央农广校在培育师资队伍过程中,紧抓“精准点”,顺应“新要求”。一是精准拓展师资的农业知识面,保证培训师资了解农业生产特点及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熟悉当前农业方面的基本政策,能够有效指导农民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二是精准提升师资的教学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教”的技巧,保证培训师资会理论、懂实践,能够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三是精准增强师资的职业能力培育能力,适应培育内容从产中环节向全产业链转变,从仅关注生产环节向生产经营全过程转变,从一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转变。
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农民培训师资质量的提升将为农民培育工程和产业脱贫提供更强的智力保障。
示范带动,增强“造血”能力
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阶段,提升贫困户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强化“造血”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和帮扶作用。
“我觉得现在对贫困户,光是培训是不够的,需要靠身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去同化、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区农广校校长韩雪莲在培训班的座谈会上说道。十二位来自贫困地区的教师代表就如何在产业脱贫中发挥农民的作用各抒己见,但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
云南曲靖市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积极鼓励当地龙头企业雇佣贫困户工作,根据雇佣贫困户的数量和发放给贫困户的实际工资的金额总量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同时,他们还在培训贫困户的期间邀请大户讲述亲身经历,帮助贫困户转变理念。
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上湾乡马巴村支部书记、高原树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育民从青海互助县引进高原树莓品种,试种成功后,利用精准扶贫无息贷款,动员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高原树莓200亩,下一步还将进行树莓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带动大家共同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但并不是说每一项扶贫措施都是对着所有贫困户去的。发展现代农业,推广良种良法、开发特色产业,需要一定经营规模,也需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不是随便一家一户就能干得了的。”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容小觑。正因此,农广校体系鼓励、支持、引导和推动带头人与贫困户建立帮扶机制,发挥“帮贫带富”作用,以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龙头”带动产业发展。
打组合拳,助力产业脱贫
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具有普遍性、根本性和持续性,贫困地区产业化程度低,要拔出穷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加快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本土化的脱贫带头人,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自主发展能力。
全国农广校体系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和主力军,肩负着提升脱贫带头人和贫困户综合素质及自我发展能力,助推产业扶贫的重要责任。近日,中央农广校先后印发《广校体协2019年扶贫及援疆援藏工作要点》《关于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通知》,组织动员体系立足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体系、资源、平台优势,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紧密结合,每年組织专兼职教师,进村入户,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建档立卡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近150万人次,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中央农广校在培训贫困地区人员时特别开设《贫困村产业帮扶实例》《农村电商》《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等产业扶贫学员关注的课程内容,得到学员广泛认可和欢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区农广校设立贫困户培训计划,对贫困户开展针对性培训,开设草编种植及工艺制作课程。云南曲靖农广校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侧重深度贫困的乡镇,直接遴选贫困户参与农民培育项目,并结合当地主导产业,为贫困户开设花卉种植培训班。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手段和媒体资源优势,制播教学资源,推广实用技术、推介特色农产品,延伸教育培训功能,放大服务效应,打好扶贫组合拳。制作适合新疆西藏地区的农业政策、农牧生产技术等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通过地方电台和“大喇叭”广播站不定期播出;通过卫星网每天播出7小时的农业科技类节目传送到贫困地区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扩大先进农业实用技术的覆盖面和传播力度;为“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开发实用技术和农民综合素质类培训教材10种,翻译出版少数民族语言教材4种,为贫困地区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将继续充分发挥体系、资源和平台优势,把各类资源整合运用到产业扶贫,强化要素合力,打好扶贫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役!
(作者单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