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上的弯弓待发之箭

2019-09-17朱毅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1期
关键词:黑骏马张承志草原

摘  要:文学的艺术张力有以下四个特征:一、多义性;二、情感的饱绽;三、对矛盾冲突的包孕;四、弯弓待发的运动感。本文从艺术张力视角解读张承志的《黑骏马》,为张承志皈依草原文化创造的“草原上的弯弓待发之箭”,寻找艺术上的出路,为当代人审美提供丰富的艺术想象,提高人们对内蒙古草原世界的关注。

关键词:张承志;黑骏马;艺术张力;草原

作者简介:朱毅,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01

在文学理论中,“张力”一词源于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在退特的《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文学的艺术张力有以下四个特征:一、多义性;二、情感的饱绽;三、对矛盾冲突的包孕;四、弯弓待发的运动感。《黑骏马》是一支充满了艺术张力的草原中弯弓待发之箭,有着多层意蕴,又饱含真情,且包孕了多方面的矛盾冲突,正是这多重矛盾冲突,凸显了箭弯弓待发的运动感,向人们展现那充满生命力量、原始美感、复杂又单纯的草原世界,为当代人审美提供丰富的艺术想象,引发人们对草原世界的关注。

文本的多义性是文学张力的基础,即力求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容纳多种意义,在《黑骏马》中,表现为作品的多重主题,这支弯弓待发的草原之箭是多重意义的象征。首先是文中的蒙古族古歌——“纲嘎哈拉”,古歌中埋藏了大草原原生态的文化价值取向:周而复始的生命轮回观以及真诚、坚韧、勇敢的文化价值观;其次,在草原文化下,这支草原之箭又代表了不断涌出的草原之爱,有白音宝力格对索米娅许下“我一定会回来……我再也不走了”承诺的青涩爱情,也有白音宝力格和黑骏马钢嘎.哈拉之间的深情;最后,“纲嘎哈拉”代表的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寻根”情结。白音宝力格在这“离去—归来—又离去”的寻根模式中,怀着憧憬和对文明世界的美好向往,走出草原,因为心灵的空缺,又回到草原上“寻根”,可是由于现代和传统的冲突不得不再次离去。正是因为《黑骏马》主題意义的多层面性、多向度性,使整个文本空间内的冲突多样化、丰富化,积聚了大量的文学张力质。

文以情深动人,饱绽情感,在《黑骏马》中,作者塑造的这支“弯弓待发之箭”是饱含深情的,有以下三点体现:一是感动和愤恨交融,二是残忍和温情结合,三是将荒谬的事实和平静的反应结合。白音宝力格为了寻找内心的救赎,回到草原中,寻找索米娅,让人为之感动,但在索米娅孤苦伶仃时,他却缺席了,不得不让人恨白音宝力格对索米娅的抛弃,愤人生命运的无常。索米娅爱女儿琪琪格,告诉琪琪格“总有一天你的父亲帕会骑着黑骏马回来找你的。”让人感到温情,但命运就是如此,白音宝力格也不是她的父亲,白音宝力格最终也将离开草原,温情中又让人感到命运的残忍。奶奶在得知索米娅被黄毛糟蹋意外怀孕后,并没有让索米娅远离家,而是让白音宝力格尽快娶索米娅,这看似荒谬的事实,却如此平静,更让人感到草原文化的神秘。正是因为这饱绽的情感,使文章的张力效果也愈加突出。

对矛盾冲突的包孕,是文学张力得以产生的直接的动力。在《黑骏马》中,最主要的矛盾存在于草原人外在世界和内在性格之间,草原人的外在世界是温和、柔软、安静、和缓的,白音宝力格的出走和归家、索米娅的离开与再生、奶奶的去世,都写得如此和缓、平静“这灵性没有声音,却带着似乎命定的音乐感--包括低缓的节奏、生活般周而复始的旋律”。草原人这片广阔的草原下缓慢的生长,正如那首永远被低声吟唱的“纲嘎哈拉之歌”,可是“这或者绿或蓝的色彩。”却是蒙古族中那坚强、刚毅、隐忍、豪放的内在性格的体现:索米娅面对人生的苦难,在悲痛中勇敢的担当起肩上的责任,她不仅在家中操劳家务,还外出到学校做工挣钱,而达尔瓦在索米娅处于绝望时,毅然伸出了双手,一直给与索米娅来自家庭的坚实守护,他不懂得表情达意,但是却用宽厚的臂膀支撑着整个家庭,正是矛盾的双方产生相对抗的力,才更具张力,让人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草原文化和人性之美。

文学张力要在平衡态中包孕不平衡态,必须能把多义与情感的饱绽这种“大”容纳进文学意象的“小”之中,体现弯弓待发的运动感。《黑骏马》正是将文本中大的“多义与情感的饱绽”化成草原的点点星火,凝聚成一团火,注入这首纲嘎哈拉的古歌中,纲嘎哈拉即是这“小”的意象,无论是草原上蒙古族古老文化的表达,还是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的爱情,还是白音宝力格内心的忏悔与赎罪。这众多意蕴,连带着那快乐或痛苦、怜悯或哀痛的情感,都通过这含而不露,具启示性的“纲嘎哈拉之歌”意象贯穿在整部作品中,所以白音宝力格说“我哪里想到:很久以后,我居然不是唱,而是亲身把这首古歌重复了一遍。”作品正是通过这首古歌,将一切的人物、事件、情感无缝衔接在一起,从而体现这弯弓待发的运动感,展示这支草原之箭。

张承志的《黑骏马》,为人们创造了一支古老又神秘的“草原上的弯弓待发之箭”,其中深藏的艺术张力,为人们审美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起人们对草原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将这即将远去的边缘化世界又一次紧紧的拉进人们心中,并且永远留存。

参考文献:

[1]张承志《黑骏马》[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2]张承志.草原小说自叙[A].张承志作品及散文卷[M].海南出版社.1995.

[3]孙书文.文学张力:非常情境的营建[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2):113.

[4]姜超.作为独特美感形态的“张力美感”[D].东北师范大学,2006.19.

猜你喜欢

黑骏马张承志草原
黑骏马(十一)
我的第一个家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黑骏马
听,那匹黑骏马
张承志文学年谱(修订稿)
关于《张承志文学年谱》的订正启事
精神的长旅
——从《黑骏马》到《心灵史》看张承志文化身份认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