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在腹膜透析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2019-09-17李红仙
赵 欣, 李红仙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肾脏科, 上海, 200052)
腹膜透析作为一种血液净化的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治疗。尤其是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ESRD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1]。由于是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腹膜炎、漂管、水肿、透析不充分等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透析失败,最终退出腹膜透析[2]。所以,如何更好地完成腹膜透析患者培训的工作,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后60例腹膜透析患者,年龄29~76岁,其中男32例,女28例。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接受规范化的腹膜透析相关培训及考核,出院以后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在家中实施腹膜透析操作。
1.2 方法
1.2.1 培训护士: 由专职的腹膜透析护士负责培训、宣教的工作,入选护士条件:在肾内科工作年限>3年,取得护师职称,经过至少3个月系统的腹膜透析理论和临床实践培训,能对腹膜透析处方进行设定、调整,能对患者进行相关理论和技术培训[3]。要求患者本人及1名家属同时接受培训。培训设有专门的腹膜透析室,有培训宣教使用的电视、电脑、相关的书籍及图片,还有可供患者及家属进行模拟操作的器材及用品。
1.2.2 培训课程: 采取1周10个学时的培训课程,课程表见表1。
表1 培训课程表
1.2.3 示范与操作: 由于患者及家属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体素质等条件各不相同,培训中应实现个体化,对于年龄较大、接受程度较慢的患者及家属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授课进度,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及时巩固与复习,反复练习,直至能单独操作换液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总人数134人。
表2 腹膜透析理论考核评分表
表3 腹膜透析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4 考核: 患者及家属培训后进行考核,分为操作考核及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考核达到90分,理论考核达到80分者允许出院进行居家腹膜透析,见表2、3。培训的134人理论考核平均分为83分,操作考核平均分为91分。低于及格分数的人数为12人,对这12人进行了再次培训以及考核,考核后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菌观念不强、居家腹透时发生问题如何解决掌握不全等。
1.2.5 随访和复训: 建立完善的随访体系,患者出院后进行微信随访、电话随访、门诊随访以及家庭随访。出院3 d内让患者通过微信腹膜透析宣教群,将居家透析环境用照片的形式发送到群里,护士对其进行查看及指导。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回家后的情况。2周内进行门诊随访,设有专职腹膜透析医师及护士为患者在门诊实施随访。定期实施家庭随访,由专职人员到患者家中对其进行指导和检查。另外,要求新患者在出院回家透析满1个月后回院进行腹膜平衡实验的测定及常规检查,根据结果及时调整透析处方和用药。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安排患者及时回院复训及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理论及操作知识的巩固。
2 结果
60例腹膜透析患者及74名家属共134人通过培训及考核。60例患者中能独立自行进行透析换液的有45例,其中13例由于个人身体状况需要家属为其进行换液,2例因心血管系统问题死亡。出院后追踪随访发现,6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4(6.67%)例,隧道口感染3(5.00%)例,出现引流不畅2(3.33%)例,经肝素封管处理后正常。换液操作还需加强的9例。
3 讨论
本院实行的腹膜透析规范化的培训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更好地回归社会。保持好的习惯和依从性是开展居家腹膜透析的关键。腹膜透析专职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为密切,是最适合的管理者[4],这就需要专职腹透护士在患者及家属身边起到督促、检查及再教育的作用,专职护士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教育者、协调者、决策者等多种重要角色[5],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赢得患者的尊重与信任,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行腹膜透析的肾脏病患者只有社会回归好,生活质量才会真正得到提升[6]。患者的回归程度受其年龄、经济状况、疾病严重程度、活动能力、营养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7],因此,更好的生活质量来源于充分的透析、合理的营养、家庭的支持、并发症的减少等。患者在家中进行治疗,不但可以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而且能够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此外,本研究还应用了互联网的随访教育模式,借助微信等沟通手段加强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了平等、及时、互助、开放的医患沟通信任的平台,传达了准确的医疗消息,使患者能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预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