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寺的菩萨石造像
2019-09-17文/谢婷
文/谢 婷
图一 菩萨头像
郑州博物馆三楼“古代石刻艺术”展厅,陈列着一批出土于郑州荥阳大海寺遗址的佛教造像,虽经千年沧桑,但那美好、端庄、宁静、灵秀的气息依然可以透过残损的身躯表达出来。
“大海寺”创建于北魏孝昌元年(525),位于荥阳市,距郑州西20千米。荥阳地理位置重要,东有鸿沟连接淮河,北依邙山临黄河,南边隔河连嵩山,西接洛阳、长安,交通位置优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楚汉战争”“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三国曹魏、西晋、北魏时期设荥阳郡,当时的荥阳城为繁华的大都市。唐朝初期,大海寺就已经非常有名,公元616年,翟让、李密等领导的瓦岗军曾经在大海寺附近大败隋军,沉重地打击了摇摇欲坠的隋末政权;又据《荥阳县志》记载,唐高祖李渊为荥阳郡太守时,儿子李世民患了眼病,久治不愈,求遍名医无效,高祖十分着急,当时有人传说荥阳大海寺内有白玉佛十分灵验,有求必应,于是高祖带着儿子李世民前往拜祭,后来果然安好。李世民登基后,命尉迟敬德扩建该寺,东西长二十里,南北宽十八里,规模如海,故名大海寺。大海寺的香火此后更加旺盛,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地位。唐代许多宫廷艺术家曾在这里大显身手,提升了大海寺佛教造像的艺术价值。千百年过去了,曾一度辉煌的大海寺历经时代更迭,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图二 辩积菩萨石造像
1976年3月,河南省工业局在荥阳县人民广场举办农业机械展览,推土机在广场的南边平整场地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批石刻,此事上报了当时的荥阳县文化馆。文化馆随后与郑州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大海寺展开了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考古工作者从厚厚的黄土中慢慢揭开了石刻的神秘面纱。经过清理,工作人员共发现40余件石刻造像,形制各异,其中造像碑1件,坐佛8件,菩萨8件,菩萨头(图一)10件,释迦牟尼佛1件,其他文件10余件,这对研究佛教造像的传播、发展历史和石刻艺术具有重要意义。造像出土时均为残损,经过拼接和整理,恢复了部分石刻造像。拼接后的佛教造像被运到郑州博物馆保存。
大海寺出土的这批造像中,菩萨像均为密宗造像。密宗为印度佛教的一支,唐初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宗认为“语密”“意密”“身密”,“三密相应”即可,即身“成佛”。比如,造像中有一件十一面六臂观音菩萨石造像,据《成菩萨提集》“十一面观音”条曰:十一面观音,密宗称“变异金刚”,为六观音之一,三面当前,面作慈悲相,右边三面做威怒相,左边三面利牙出相,后有一面为笑怒相,最上面一面作如来相,冠中有化佛。大海寺的十一面观音造像和上述记载基本特征相符,但稍有出入,十一面集中在正面相上,更显其威风凛凛,不可侵犯的气势,是一件优秀的艺术珍品。早期密宗造像现存不多,此像对研究密宗造像具有重要价值。[1]“十一面观音”的奇特形象和双目微闭的神态,的确具有含而不露的神秘感。
图三 师子吼菩萨石造像
图四 佚名菩萨石造像
造像中还有一件辩积菩萨石造像(图二)。在其莲座下的题记上,楷书14行,满行4字,标记有:
前兖、海、/沂、密等州/监军,使朝散/大夫、行内□/省内寺伯员/外、置同正/上柱国、赐绯/鱼袋李行/邕奉为已/亡考妣,神登/净土,合家/善身保/吉,造辩积/菩萨一躯。……辩积菩萨,为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北方之尊,密号曰巧辩金刚、大慧金刚。是贤劫十六尊之一。
由此可知,大海寺菩萨造像为密宗造像。[2]
菩萨,意为“觉有情”,原为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广泛用作对大乘思想实行者的称呼,一般指天国中低于佛的阶次的诸神。佛教所崇仰的佛菩萨,都是依德立名的,以表示佛菩萨的性格,如弥勒菩萨是“慈”,或者是取像于自然界、人事界,甚至众生界的某类可尊的胜德,而立佛菩萨的名字,如取像于人物界的如“师子吼菩萨”等。郑州博物馆藏师子吼菩萨石造像(图三),为石灰岩雕造,在其左腿上刻有“师子吼”字样。“师子吼”同“狮子吼”,是喻佛在大众中演说佛法,心中毫无畏惧,犹如狮子作吼。《佛学大辞典》“师子吼”条言:佛在大众中为决定之说而无所畏,谓为师子吼。《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3]
菩萨崇拜是中国佛教的独特现象,与菩萨崇拜相伴的又一重要现象,就是菩萨造像的女性化特征愈加突出。菩萨早期传进中国是“善男子”形象,之后逐渐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南北朝始见女相观音菩萨。到了唐代,由于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因此佛教造像从表现笑容可掬、善良、安详的特点, 菩萨像多肌肤圆润、曲眉丰颐,体态婀娜多姿,衣饰华丽美艳,以慈爱温和为其特色,使人耳目一新,后受武则天崇信佛教的影响,菩萨的女性化更甚。
大海寺的唐代密宗菩萨像一反北朝时那种体型短粗、比例不适和半裸体现象,表现出超人的智慧感和亲切感,具有浓郁的人情味。其体型比例适度,丰腴健美,其神态含蓄而文静,其气质高尚俊雅。此时佛像的世俗风格极为浓郁,袒露的胸、臂丰腴细腻,富于弹性,融唐代仕女的美丽、睿智、温柔为一体,而那诚朴、温厚的神态,又概括了民间善良淳朴的女性特征,这样的作品与其说塑造的是神,不如说塑造的是人。大海寺的菩萨石造像就数量和艺术成就而言,基本反映了唐代中晚期佛教造像艺术鼎盛时期的状况,全面展示了这一时期石刻艺术的成就,也标志着大海寺在唐代中期发展到了鼎盛。
比如,这尊佚名菩萨石造像(图四)就格外引人注目,有着“东方维纳斯”的美称,1998年至1999年8月曾应邀到日本展出。佚名菩萨石造像以生活中体态优美的女性为原型,宽肩丰胸,肌肤圆润,半裸的上身由左肩披下一缕帛巾斜绕于胸前,佩颈饰、挂璎珞,浑身透出富贵之气,下身着衣褶细密的羊肠大裙,轻盈而柔软地贴在身体之上。
这尊菩萨像上身微微后仰左倾,腹部明显突起而稍向右倾,表现出盛唐时期极为流行的婀娜多姿的三段屈曲式姿态,加上肌肤微妙的起伏,以及周身线条的韵律之美,更使其充满青春活力。这哪里是菩萨,分明是一个美少女在纵情舞蹈,女性美的形象,被唐代才华出众的雕刻艺术家经过概括、提炼、夸张、想象等手段借菩萨像表现出来。如此,青春肉体的精神与精神化的肉感被刻画得精细入微,使得整个雕像充满着浪漫的激情,牵动膜拜者的心,同时反映出大唐盛世辉煌的艺术成就、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恢宏典雅的文化气质。
我们在菩萨像的颈部、手臂处,可以明显看到修复过的卯窝痕迹。据文献记载,唐初,统治者因与道教的始祖老子同姓李,所以大力宣扬道教,抑制佛教。后来,武则天夺取天下,自诩为弥勒的化身,她尊佛贬道,佛法大盛。由于李氏皇族憎恨武则天崇佛乱政的行为,所以等到政权再回李氏皇族手中时,道教再次兴盛。唐武宗时期,发生了“会昌灭法”的毁佛事件,这尊佚名菩萨像大约与大海寺的精美佛教造像均毁于这一时期。
大海寺的菩萨像与其他地方的菩萨像相比,服饰和头饰方面独具特色。大海寺出土的菩萨头像(图一),雕刻精细入微,菩萨面部造型大气饱满,眉眼秀美,双唇丰实,她们或慈爱和善,或端严庄重,或含笑贤淑。菩萨头束高髻,饰宝相花,精美别致,发髻或为宝珠式,或为双鬟式。同为宝珠发髻,其雕刻方法又各不相同,或由内向外旋转,或由前向后卷,自然生动,而且镂刻的发丝缕缕可数,其技法之纯熟让人折服。这些造像,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浪漫主义的艺术夸张,雕塑和绘画手法完美地结合运用,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刻绘了菩萨丰富多变的衣饰,既体现了风格的一致性,也表达了鲜明的个性特色。她们的服饰活泼多变,不拘一格。其下身多着裙,腰束带,上身裸袒,披长帛,与唐代妇女所着的裙、衫、巾基本相似。唐代艺术家根据造像题材的基本特征,以夸张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尊尊具有典型意义的菩萨形象,它们文雅、睿智、慈祥、婀娜多姿、气韵生动,衣纹以圆刀法雕刻,其线条弯如月,直如弦,圆如盘,流如飞,华丽多变,迎风飘逸,极有真实感。这样的成就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高超的艺术构思。大海寺的石刻造像,具有中原文化的传统艺术特色,表明了唐代佛教已经世俗化、民族化,形成了中国的佛教风格。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千古之谜,大海寺也依然有着一段辉煌于大唐的历史无人知晓。经过长期的沧桑易变,我们已经无法再看到石造像原先的整体了,但她们残缺的躯体上,仍然可以领略到生命的活力,也彰显了一种魅力,一种残缺的美丽,毕竟,无论怎样的残缺,都挡不住这些佛像的千年佛光。
[1]王景荃:《河南佛教石刻造像》,大象出版社,2009年。
[2]同 [1]。
[3]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