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湖北省森林经营分区施策

2019-09-16潘瑞芳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分区湖北省森林

潘瑞芳

摘要:本文在分析湖北省5个森林经营亚区的基本情况及其突出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其经营策略、经营方向,并预估其经营目标。

关键词:森林;经营;分区;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9)04-0070-04

森林经营是以森林和林地为对象,以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为修复和增强森林的供给、调节、服务、支持等多种功能,持续获取森林生态产品和木材等林产品而开展的一系列贯穿于整个森林生长周期的保护和培育森林的活动。全面加强森林经营,事关林业可持续发展全局,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淡水安全、气候安全、物种安全和木材安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湖北各地地形地貌差异较大,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结合地理区位实际,遵循主体功能差异,将我省森林经营区分为5个亚区,并提出分区经营策略。

1秦巴山地马尾松栎类针阔混交水源涵养林经营亚区

1.1基本情况

包括十堰市的茅箭区、武当山特区、张湾区、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襄阳市的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宜昌市的夷陵区、点军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兴山县、远安县等4个市(林区)的19个县市区和神农架林区。有林地363.41万hm2,森林蓄积1.61亿m3,乔木林蓄积量64.07 m3/hm2,年均生长量2.51 m3/hm2,混交林面积比例为44%,森林植被总碳储量1.01亿t。

本区属秦岭、大巴山山系,地貌类型以低山、中山为主。气候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 655~1 958 h,无霜期224~255 d,平均年降水量800 mm以上。土壤以黄棕壤为主,成土母质主要以石灰岩、泥质岩、紫色岩和近代冲积物为主,本区石漠化区域土壤瘠薄,基岩裸露,石砾含量大,水土流失严重,非石漠化区域土壤肥力较高。是我省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地带性植被以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混交林。现有的森林类型主要有栎类混交林、松栎混交林等。主要森林类型有松栎针阔混交林、壳斗科阔叶混交林及杉木、马尾松人工纯林,该区域是三峡水库及南水北调水域区重要生态保护屏障。

1.2突出问题

大面积可造林地少,增加森林面积的空间有限。龄组结构不合理,中、幼龄林比重大,近、成、过熟林比重小,质量不高,灌木林、次生林面积大,森林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经营效益亟待提高。

1.3经营方向

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依靠自然更新、封禁,使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森林面积及蓄积量稳定增长,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大力营造马尾松、刺槐、栎类等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治理石漠化,遏制水土流失,确保国土生态和水利工程安全。

1.4经营策略

在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嚴重石漠化等立地指数低的区域,采取保护经营作业法,封禁栎类为主体的落叶阔叶林、松栎针阔混交林及其他阔叶混交林,补植刺槐、枫香、香椿等阔叶树种,形成复层混交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对区域内天然次生林、天然过伐林,以封育管护为主,结合群团状择伐、单株木择伐等作业法,低强度疏伐和林冠下补植,恢复地带性顶级群落。在其他立地指数高的区域,以发挥木材等林产品生产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采取伞状渐伐、单株木择伐、镶嵌式皆伐等作业法,定向培育杉木、檫木、枫香、马褂木、香椿等珍贵树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香菇、木耳、核桃、板栗、油茶、杜仲、厚朴、黄柏、茶叶等特色经济林,增强林产品供给能力。神农架林区采取保护经营作业法,封禁管护原始林、天然次生林,保护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1.5经营目标

通过采取以上经营策略和措施,达到如下经营目标:到2020年,经营区森林面积达305万hm2、森林蓄积达1.69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69.26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2.34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1.15亿t,混交林面积比例达50%,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20%。

到2050年,经营区森林面积达335万hm2、森林蓄积达2.7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100.75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2.8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1.7亿t,混交林面积比例达60%,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30%。

2大别山桐柏山马尾松湿地松水土保持林经营亚区

2.1基本情况

包括黄冈市的麻城市、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武汉市的黄陂区、新洲区;孝感市的大悟县、孝昌县、安陆市;随州市的随县、曾都区、广水市;襄阳市的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荆门市的屈家岭管理区、掇刀区、东宝区、钟祥市、京山县等6个市的24个县市区。有林地196.48万hm2,森林蓄积0.79亿m3,乔木林蓄积量56.81 m3/hm2,乔木林年均生长量2.2 m3/hm2,混交林面积比例为42%,森林植被总碳储量0.46亿t。

属大别山、桐柏山和大洪山山系,以低山、丘陵和岗地(鄂北岗地)为主。气候属北亚热带大陆性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降水量1 083.8 mm。土壤以黄棕壤、黄土为主,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大别山低山丘陵区砂砾重,质地轻,土层浅,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其他区域土壤肥力中等。是我省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地带性植被以马尾松—栎类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等。主要森林类型有松栎针阔混交林及马尾松、杉木、杨树、湿地松等人工纯林,该区域是华中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2.2突出问题

经营管理粗放,林分质量低下,区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尤其是大别山区。资源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林分结构不优,林地产出率低。树种以马尾松为主;树种组成以纯林、单一品种为主,用材林龄组以中龄林为主,生态功能不强,产量质量不高。

2.3经营方向

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能力,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增加植被覆盖度,添绿补彩,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森林防护效益。加大生态公益林保护力度。保护天然阔叶林,提高森林综合效能;采取封山管护、禁伐、针叶林补阔、疏林地补植及乔灌草立体种植等主要措施,优化人工针叶林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植被的水土保持能力,切实保护管理生态公益林,加强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高森林植被盖度,改善立地条件,遏制土地退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4经营策略

对大别山区低质马尾松纯林,采取一般皆伐(小面积)、带状渐伐、单株木择伐等作业法,补植化香、枫香、栓皮栎,调整树种组成,培育异龄混交林,提高保持水土能力。。对北岗地、荆门、大洪山等立地指数高的区域,以发挥木材等林产品生产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采取一般皆伐等作业法,培育杨树、湿地松、杉木、马尾松、栓皮栎等树种,因地制宜发展枣、桃等特色经济林。

2.5经营目标

通过采取以上经营策略和措施,达到如下经营目标:到2020年,经营区森林面积达165万hm2、森林蓄积达0.85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64.39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2.3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0.52亿t,混交林面积比例达48%,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24%。

到2050年,经营区森林面积达190万hm2、森林蓄积达1.44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94.74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2.7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0.85亿t,混交林面积比例达55%,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32%。

3江汉平原杨树等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亚区

3.1基本情况

本区范围包括宜昌市的当阳市、枝江市;荆州市的荆州区、沙市区、公安、江陵、石首、监利、洪湖市、松滋市;孝感市的汉川市、应城市、孝南区、云梦县;荆门市的沙洋县;黄石市的黄石港区、西塞山区、铁山区、下陆区、大治区,黄冈市的武穴市、蕲春县、浠水县、黄梅县、团风县、黄州区;武汉市的洪山区、江夏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汉南区。鄂州市的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咸宁市的嘉鱼县;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等12个市的40个县市区。

本区为江汉平原、沿江平原及丘陵区。有林地87.78万hm2,森林蓄积0.51亿m3,乔木林蓄积量65.24 m3/hm2,乔木林年均生长量2.47 m3/hm2,混交林面积比例为32%,森林植被总碳储量0.18亿t,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 100~1 300 mm。平原土壤以潮土为主,土壤深厚肥沃;丘陵土壤以黄棕壤、黄土为主,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是我省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平原植被以杨树、池杉、水杉等人工栽培树种为主,丘陵地带性植被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主要森林类型有杨树、泡桐、水杉、池杉人工纯林及松栎针阔混交林,该区域是江汉平原粮食产区及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生态屏障。

3.2突出问题

森林经营方式落后粗放,林业产业不发达,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森林资源现象时有发生。森林总量不足,单位面积蓄积量低;森林经营管理粗放。

3.3经营方向

保护公益林,营造防护林,构筑农田防护生态屏障,建设血防林,改造低产林,大力发展杨树等速生丰产林用材林。

3.4经营策略

平原区域以杨树、水杉、池杉、旱柳、枫杨等为主,营造人工混交林,构建以发挥农田防护功能为主的林网,对残破、衰老林带采取带状渐伐等作业法进行更新改造,配套完善农田防护林网。采取一般皆伐作业法、镶嵌式作业法,培育杨树、水杉、池杉等速生丰产用材林,因地制宜发展桃、梨等经济林。丘陵立地指数高的区域采取一般皆伐等作业法,培育杉木、马尾松、栓皮栎等用材林树种。丘陵其他区域采取带状渐伐作业法,培育杉木、马尾松、杨树、栓皮栎等為主的防护用材兼用林,采取群团状择伐、单株木择伐等作业法,改造低效林。

3.5经营目标

通过采取以上经营策略和措施,达到如下经营目标:到2020年,经营区森林面积达70万hm2、森林蓄积达0.55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87.5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2.8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0.23亿t,混交林面积比例达40%,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15%。

到2050年,经营区森林面积达85万hm2、森林蓄积达0.66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107.6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4.1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0.4亿t,混交林面积比例达45%,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20%。

4武陵山马尾松日本落叶松针阔混交水源涵养林经营亚区

4.1基本情况

本区包括宜昌市的秭归县、长阳县、五峰县、宜都市;恩施州的建始县、鹤峰县、来凤县、宣恩县、恩施市、利川市、咸丰县、巴东县等2个市州的12个县市区。现有林地总面积251.4万hm2,森林蓄积1.06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60.31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2.2 m3,混交林面积比例为4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0.66亿t。

本区属武陵山山系,地貌类型以中山、低山为主。气候为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型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600 mm左右。土壤以黄棕壤、山地黄棕壤为主,土壤肥力中等。是我省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地带性植被以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混交林。现有的森林类型主要有栎类混交林、松栎混交林等。主要森林类型有栎类阔叶混交林、松栎针阔混交林及马尾松、杉木、日本落叶松等人工纯林,是清江流域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

4.2突出问题

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任务重,石漠化未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低,森林经营方式落后,石漠化危害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4.3经营方向

保护公益林,发展马尾松、栎类等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保护现有森林植被,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防护林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发展水源涵养林,保护公益林,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和低产林改造,适度经营利用一般用材林,优先发展水源涵养林,保护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生物多样性,适度发展珍贵用材林,大力发展非木材林业资源,开发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实施石漠化重点治理和矿区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改造低效林。

4.4经营策略

在立地指数低的区域,采取保护经营作业法,封禁栎类为主体的落叶阔叶林、松栎针阔混交林及其他阔叶混交林,补植刺槐、枫香、香椿等阔叶树种,形成复层混交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对区域内天然次生林、天然过伐林,以封育管护为主,结合群团状择伐、单株木择伐等作业法,低强度疏伐和林冠下补植,恢复地带性顶级群落。在其他立地指数高的区域,以发挥木材等林产品生产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采取伞状渐伐、单株木择伐、镶嵌式皆伐等作业法,定向培育日本落叶松、楠木、杉木、马褂木、榉木、红椿等珍贵树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核桃、板栗、油茶、杜仲、厚朴、黄柏、茶叶等特色经济林,增强林产品供给能力。

4.5经营目标

通过采取以上经营策略和措施,达到如下经营目标:到2020年,经营区森林面积达210万hm2、森林蓄积达1.12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66.67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2.8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0.78亿t,混交林面积比例达48%,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22%。

到2050年,经营区森林面积达240万hm2、森林蓄积达2.2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114.6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3.7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1.35亿t,混交林面积比例达55%,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25%。

5幕阜山杉木用材林笋竹两用林经营亚区

5.1基本情况

本区包括黄石市的阳新县,咸宁市的咸安区、赤壁市、崇阳县、通城县、通山县等2个市的6个县。现有林地总面积73.3万hm2,森林蓄积0.16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35.49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1.2 m3,混交林面积比例为22%,森林植被总碳储量0.09亿t。

本区属幕阜山山系,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等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 468.8~1 608.9 mm。土壤以红壤、石灰土和黄棕壤为主,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土壤肥力中等。是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森林群落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等,常绿阔叶林建群树种是以苦槠为代表的常绿树种。主要森林类型有苦槠、栓皮栎、马尾松等为主要树种的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及毛竹、杉木、马尾松、泡桐、杨树、油茶等人工纯林,该区域是幕阜山区重要生态保护屏障。

5.2突出问题

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少,生产力较低,森林质量不高。幼龄林多,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经营水平低,管理粗放,石漠化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5.3经营方向

因地制宜,保护和营造生态公益林,治理石漠化,改造低效林,在保護好生物多样性和公益林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在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区域,大力发展以杉、松、阔、竹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改造低产林,以生物措施为主,治理石漠化,实施矿区生态修复。

5.4经营策略

对天然过伐林、多代连作的杉木低质人工林,采取带状择伐、群团状择伐、单株木择伐等作业法,补植苦槠、木荷、枫香、栲类等树种,培育防护用材兼用林。对低产毛竹林,采取调整林龄结构为主的复壮技术,促进竹鞭生长和毛竹胸径增长,提高立竹度。对立地指数高的区域,采取一般皆伐等作业法,培育杉木、栎类、苦槠等为主的用材林,因地制宜地发展笋竹两用林,培育油茶、茶叶等特色经济林。

5.5经营目标

通过采取以上经营策略和措施,达到如下经营目标:到2020年,经营区森林面积达50万hm2、森林蓄积达0.19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47.5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1.8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0.12亿t,混交林面积比例达25%,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12%。

到2050年,经营区森林面积达62万hm2、森林蓄积达0.3亿m3。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60.48 m3,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2.1 m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0.2亿t,混交林面积比例达30%,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18%。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亢新刚.森林经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分区湖北省森林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另辟蹊径使用Linux备份和还原Windows系统
哈Q森林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哈Q森林
大型数据库分区表研究
哈Q森林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哈Q森林
神探出手,巧破分区离奇失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