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剧是美的极致

2019-09-16周子雅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悲剧

周子雅

摘  要:源于酒神颂音乐与一种毁灭个体归于太一的情绪和幻象,古希腊悲剧一直在古希腊甚至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而其独特之处在于,从广义上讲,它所寄寓的精神与表达的内涵早已超出了文学本身。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与哲学、文学等多角度入手,深入剖析古希腊悲剧盛行并成为一种重要文学形式的原因。

关键词:悲剧;酒神精神;日神精神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1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来看,悲剧体现了人原始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正是隐射在这种宿命与矛盾中的张力,激起了人类埋藏于潜意识中的形象构成倾向,即集体无意识。在远古社会,众所周知,生存环境恶劣,人类文明尚未成熟,在这样一个似乎一切都不发达的时期,人类企图通过自身谋求活路,当然会遇到许多无法解释的困难。无法通过当时知识水平解释的现象,亦需要得到一个看似合理且足够安抚人心的共识,于是人类通过确立或设想一种足以改变并掌握一切的秩序,来获取诸多不确定事物中的确定性。这种秩序是无常人世的对立面,是从头到尾便被设定好的一切。而也正是因为人与这种秩序之间的既冲突又并存的关系,无法被不断进步的社会所彻底瓦解,祖先遗留下来的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释,这种思维模式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总结中重复出现,最终成为同一种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和结晶,形成集体无意识。而集体无意识的一大特点,便在于塑造我们的形象构成倾向。

希腊人为何如此热衷于创作悲剧与表演悲剧?我认为,这与根植在他们脑中的先天具有的人与命运不可调和的冲突与顺受有莫大关联。劳承万说过:“原型即是人的意识库中的族类规定,它以一种潜能的纯形式性,潜藏于大脑的族类结构中,这种大脑中的族类结构,既是思维活动的方式,又是情感的发生模式,它是‘情感一思维浑沌一体的原生物。”

对伟大命运的崇敬、畏惧与无力的原型使得古希腊人先天便具有了创造戏剧、文学作品时的情感与思维倾向——即选择毁灭的、激烈的、最终失败的情节与形象,而在后天的经历里,由于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移民运动、频繁的战争、对自我的思考与注重等等,唤起了潜在的原型,通过悲剧创作和欣赏,使得这种原型显现。

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现代美学史》这样评说:“在荣格看来,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同样,由于古希腊悲剧契合人类共有的集體无意识,契合了这一种先验形式,而使其得以盛行,并最终成为一种抒发表达感情的重要艺术形式。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创作古希腊悲剧与人类的本能——即生的本能与死亡本能密切相关。而古希腊悲剧的欣赏、盛行与其激发了人类这两种本能并获得共鸣也有脱不掉的干系。就像代表狂欢仪式中载歌载舞的崇拜者们、迷醉、宣泄、感通、主观的酒神精神与代表泰然安坐的壮美的神、理性清明、客观的日神精神的对立统一一样,生与死也是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伟大的英雄生生不息,寻求出路,勇敢机智的与命运对峙抗争,企图战胜命运,这是古希腊人类心中固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就像饥饿的人拼命求得食物、重病的人不愿就这样身患绝症,生的本能促使人类朝着光亮的地方走去,与一切的生机为伍并试图挑战一切非人类的、宿命的、不公甚至阴暗的因素。人类需要并也只能自己寻求出路,从混沌的宇宙天象中,从压迫着自身的使命中,从战斗中获取生命个体的独立性,从而认识并掌握自己,而不是甘愿让“自我”任凭摆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英雄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却总是败下阵来,善良高尚的人类总是逃不过命运的魔爪,留下令人惋惜感叹的悲惨生活。这是受到一种更深层的本能即死亡本能的驱使。死亡本能迫使人类趋于毁灭和侵略,回到降临在这个世上之前的状态。而值得一提的是,死亡本能并不指向其他的个体,而是指向我们自身。这也是为何在古希腊悲剧中,英雄作为自我意识的一种整体宏观体现,却总是逃不过他物——命运客体的原因。“死亡本能设法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失败与悲惨总能引起人类的共鸣——从动荡不安的现世返回到黑暗、温暖、平静的子宫甚至前生命的状态是每个人本能中向往的,而恰好是在死亡与毁灭失败中,而不是在别处,人们能找到这种终极的安宁。

不由得想起了海德格尔的一个类似观点,即向死而生:死是一种趋势,任何生命从一出生便都向着死而去。与死相比,亡故——即生理上的终结是何其短暂,死比亡故更加基本与原始。因为只有存在死,才拥有亡故的可能性。所以,古希腊悲剧研究的失败与悲惨,在我的理解下,并非是一种既定的结果,一种无力回天的定局,而是任何一个个体所要必须承担的,向着所谓不完满、破碎行进的可能性,而这种不完满,或许并非坏事。只有拥有了这种可能,人类才能更深刻理解整个生命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劳承万:《康德美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朱立元:《西方现代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3][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王庆节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4]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悲剧
伟大的悲剧
第23章连环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歌剧院的悲剧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画家的悲剧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卢卡奇论悲剧的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