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医疗的未来

2019-09-16

商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远程医疗医院

互联网连接你我他,连接企业,连接健康,连接万事万物。互联网技术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是当今健康领域的前沿话题,也是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

未来要依托互联网,促进健康数据的统一和互联互通,助力多元协作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引领产业创新,提高整体效能,推动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和模式重构。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将大大拓展医疗健康服务的空间和内容。

5G与智慧医疗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遠程医疗信息化专委会主任委员赵杰)

2019年,是5G元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

当下,医疗卫生行业步入2.0时代,医院走向互联互通、共享、移动、协同、智慧。随着智慧医院的建设,在内部共享医院协同将是重要内容。未来从数据的分散到集中,从孤岛到整合,将形成临床医院中集成平台,形成患者全流程信息,包括门诊、体检等。医疗服务从固定走向移动,从孤立到协同,采用远程医疗系统进行跨科室、跨病房、跨医院的医疗协作。同时,从经验到AI,采用大数据分析实现AI诊断辅助。在医联体建设上,从单一医院到多院协作,是国家解决医院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在多院协作过程中,从独享到共享,包括电子病例等所有信息共享,也是下一步医院的重要内容。

2018年1月13日,《无线医疗白皮书(2018年)》发布。白皮书对未来医疗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趋势做了预测。未来,人们对于5G场景下的医疗有无限畅想,从编写、无限化医疗设备资源逐步走向大型医疗机构、走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大型医院的院内医疗服务走向无限化和智能化是院内医疗连接的第一波用户,从支持院间的远程医疗,发展为面向医联体、社区和家庭的医疗服务网。其中,医院开展的网诊将成为重要服务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对接,让实体大医院主导的远程医疗和OTT主导的互联网医疗走向融合。

从未来5G在智慧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可以看出5G在整个智慧医疗服务过程中,将彻底颠覆现在医疗的生态。

5G最大的特点是大流量、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这几个特性恰恰适合了未来医疗的需求,在4G时期解决不了的问题,在5G时代就可以实现。院内设备的互联,院间医疗业务的开展,以及院外应急救治和区域医疗系统有机结合,都会得到快速实现。

通过未来的技术手段,无线监护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患者信息和生命体征信息、未来术后患者的信息,以及突发性疾病患者的信息,5G技术可以快速实现;未来远程门诊将成为重要的方式在医院进行推广。5G实施以后,病人的信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全部传到会诊医生面前,真正达到面对面效果,将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非常有效的解决手段;应急救援,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5G实施以后,可以实时跟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可以调阅病人以往的电子病例,同时在车上给病人开具各种检查单,病人可以直接进入相关的检查部门,真正实现急救前移。

随着5G技术的发展,整个医疗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随着5G应用规模的加大,未来医疗会拥有非常大的发展机遇。

远程医疗协同网构建行业新业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卢清君)

中日友好医院是较早开始国家远程医疗试点的医院。2010年,开展了互联网基础上的远程医疗,设立了卫生部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卫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省院合作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日友好医院成为国家远程医疗的试点;2018年,成立远程医疗互联网中心;2018年12月,成立国家卫健委基层医疗远程发展指导中心。

远程医疗是基于即时通讯设备发展起来的,有了互联网以后,扩大了整个服务范围,有了互联网诊疗。而互联网不仅仅是扩大连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连接了很多技术、资源。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连接起来,医疗健康就能拓展起来。

作为互联网诊疗,不管是互联网医院还是平台,都是管理好复诊病人,所以更多面对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和复诊病人,更适合机构和患者之间进行互联网平台上的医疗照护,包括延伸到家庭签约、家庭病床和网约护理。

改善医疗供给侧结构的重点,具体做法是: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提质增效。这就需要新的生产工具去改良创新,需要云、大、物、移、智真正融入到场景,建立医疗体系,最终的结果是便民惠民。因此,在互联网连接更多医院的同时,还要连接更多资源、资本、技术,包括基金会的支持,共同支撑互联网+医疗健康。

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医联体是什么呢?原来医院是治病救人,治大病、治重病,患者得病一定去大医院、大城市。要改善这种供给侧结构,一定要改变定位,针对从治大病到预防,提出了分级诊疗。当各级医疗机构真正各司其职,资源就会盘活,基层的存量就会激活。所以做优存量,最重要的是机制创新,这就是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学发挥的作用,重要目标是帮助提高医生临床诊治能力。

远程医疗网络作为四大医联体之一写进了国家指导意见。具体就是发挥远程互联网平台连接功能,连接省部级医院,把专科医生整合起来,形成专科医联体或者专家委员会,共同帮助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最终还是要落到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有了专科指导,就能为病人康复做出贡献。

基层医疗该怎么做?做大增量必须模式创新。从医疗机构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养老机构,延伸到家庭。作为优化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把医疗的核心优质资源延伸到健康产业。我们期待把新的技术引进来,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真正转化到临床,帮助临床医教学科建设,帮助医院更精细化决策。

信息化时代未来医疗发展趋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张伟)

公立医院的改革,特别是人事与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服务定价、支付制度改革,以及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医疗社会化等改革,对医院的影响非常大。

怎么变革呢?真正的机遇来源于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带动了认知革命。过去的西医模式加上传统的中医模式,两个结合起来就是现代医疗模式。医疗行为的变革和国家卫生政策的变革,倒逼医院改革。在5G时代的推动下,国家很多卫生政策必须改,不改就不适应新的发展。所以,在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方面,在物联网形成以后,谁把平台搭建得越好,谁就发展得越好。

从过去看病,到人的微生态,这是对人的认识的改变。现在我们能够检测到的血液中的微生物或者细菌微生物达200多种,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测到更多,很多疾病是与微生物有关系的。在这种情况下看,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理念上会出现新的挑战。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以后,过去强调的是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是急救医疗和临床医疗,而忽略了预测干预医学、健康管理,忽略了康复医疗、家庭医疗和慢病管理,忽略了居家与社区养老和护理院。由于新的技术革命带来的支撑,未来医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四段:健康管理、临床医学、慢病管理和养老服务。临床医学支撑健康管理,同时服务于慢病管理和養老服务。万物互联以后,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养老服务方面的数据反过来倒逼临床医学思维的改变,形成新的健康服务模式。

作为新型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和管理,应该怎么做?首先是健康管理,预测干预医学。在利用现代大数据、多组学、器官与生物学很多学科融合起来的对个体疾病发生进行精准预测的前提下,采取精准、可重复的积极干预方法,形成准确延缓或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新型医学学科。

其次是基于“新医科”的新时代医学教育体系变革,医学人才知识体系要重构。有人说有了大数据AI以后,医生会失业,这不可能,但是不懂大数据AI的医生会失业。

移动互联下的医疗服务模式会出现,远程可视技术、无线可穿戴的检验和检查设备信息集成、生物传感器和感应传感器的连接、图像识别技术下的影像诊断技术,这些技术联合起来就是医疗服务平台化、去机构化的趋势。

慢病管理服务新业态会出现。慢病管理在前期可以简单治疗,到了后期才是复杂的。但是越复杂,病人参与度越低。在早期不确定的时候,是定制化治疗,到后期慢病以后,就应该标准化治疗,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全部都可以做。此外,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网络平台和AI技术赋能给基层医生和基层医务人员,可以实现完全移动办公。

猜你喜欢

远程医疗医院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远程诈骗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