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社区的“微更新”
2019-09-16林玲王莉萍
林玲 王莉萍
社区规划设计实践要面向现有空间,尤其是较早建设的、地处城市中心区的那些无法满足当今城市生活需求的人届环境的品质升级,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
如今的大塘巷社区,在第一期“微更新”之后拥有舒适的室外聚会小场地、健身区地面的大棋盘、小朋友的秋千架、彩虹色的社区引导系统、带刻度的社区跑道、太阳能小夜灯、严谨的人车分流等功能。在没有大拆大建、没有妨碍居民正常生活、没有破坏小区原有的时光记忆点的情况T,只进行了“微整形”的大塘新村仿佛重获生机,在公共服务、环境卫生、配套设施等方面有了大提升,让居民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借助区域内设计人才集聚的优势,将专业的设计力量引入老旧小区的改造和更新,如今已经成为社区改造的一股风潮。当老小区碰上了一群设计理念前卫的设计师,会有怎样的变化?杭州拱墅区米市巷街道大塘巷社区,就迎来了这样一场“逆生长”。
“老”小区发现“新”潜力
杭州大塘巷社区成立于2001年4月,住宅楼大都是80年代左右建造,老年人口接近30%,是典型的老旧小区。2018年7月9日开始,社区联合安道设计公司,由安道7位专业的设计总监带领安道第七届安道公益夏令营的54位国内外优秀设计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在大塘巷社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微更新活动。第一次微更新活动,在如何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如何唤醒老小区新活力、如何提升环境功能、如何打造更宜居的人文社区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绩。
第一次微更新活动,50多名“95后”设计师泡在大塘新村半个月,通过访谈各位居民设计师,了解需求,做出了三轮设计方案。设计师们用绘图的方式,描绘出了一个老小区的生活周期表。他们对于不同人群做出了不同的设计元素,还把大塘新村的特色文化“剪纸”用到了设计当中。
原本楼下的小空间、一直被当成晒衣架的健身区,还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门口,最终都成为“微更新”的重点,楼下的小空间原来就是一条楼间距略宽的通道,但一直没有明确的使用方式。最终,这里被“微更新”成孩子们的乐园:新添了四个秋千架,还有用金属管做成的“传声筒”,成为孩子们最好的玩具。
经过改造,大塘巷社区的年轻人最喜欢的是一组太阳能小夜灯,太阳落山后,小夜灯会在地面织出一片星光,还会在墙上打出“lucky'的字样。这片星光成为夜归的上班族疲惫时候的最大安慰。
鸟瞰大塘巷社区,会发现地面上多了一副棋盘。每天,很多好奇的孩子前来玩耍,各自发明玩法,可以用剪刀石头布来玩,也可以丢沙包。图案仿照大富翁的棋盘,有前进有后退,还有关禁闭,这里成为社区孩子们交友聚会的好地方。
棋盘旁边的小栅栏是用400多片小木条做成的,这么做的初衷是为了节省成本,是设计师们自己手工画出来的。放在健身场地的周边,可以隔离疯长的植物,让大家沿着石头小路散步。社区当中还设置有彩虹色的地面引导系统。在小区里租住的江西小伙小徐是学室内设计的,他对此感到好奇,“现在哪幢楼在哪里,可以直接用手机地图搜索出来,为什么还要有地面引导系统呢?”对此,设计师解释,“很多老人是不会用导航的,而且现在墙上写的楼号,字有点小,来串门或者看亲友的老人容易看不清楚。”彩虹色地面引导系统的另一作用是视觉引导,把走路的老人和骑电瓶车的人分开,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孩子们也喜欢彩虹色的地面引导系统,踩着彩色线条向前走,就像走在彩虹上。
如今的大塘巷社区,在第一期“微更新”之后拥有舒适的室外聚会小场地、健身区地面的大棋盘、小朋友的秋千架、彩虹色的社区引导系统、带刻度的社区跑道、太阳能小夜灯、严谨的人车分流等功能。在没有大拆大建、沒有妨碍居民正常生活、没有破坏小区原有的时光记忆点的情况下,只进行了“微整形”的大塘新村仿佛重获生机,在公共服务、环境卫生、配套设施等方面有了大提升,让居民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微”更新里的“大”文章
大塘巷社区微更新的过程中,“多方合作、公众参与”是重要途经,“社区规划师”是推进该过程的关键角色。大塘巷社区“微更新”一直本着尺度微、投入微、更新对象微、实践投入微、导向切入点微的特色,但也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是综合导向型的更新,也是包括创意、建造、制作、服务、管理和运营在内的一系列策略的整合。
安道设计公司(浙江安道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是辖区内的新三板上市企业,作为在拱墅米市的企业,希望能通过自身公司特长为社区居民服务。另一方面,多年来,街道通过“米市经济发展联盟”“众创空间”等有利平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街道与安道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希望通过为期三年的老旧小区“微更新(微治理)”合作,不断提升小区环境,总结治理经验,形成复制性强的老旧小区改造“微更新”模式。
“微更新”实现了小更新、大参与,做到了问策于民。这首先体现在精心选址、确定目标。街道会同安道设计公司在辖区范围内走访了52个小区,逐一排查,寻找具有改造条件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小区进行“微更新”项目试点。大塘新村位于新华园和武林壹号两个现代化的高端小区之间,对比鲜明,住宅楼都是80年代左右建造的,房龄多在30年左右,同时,大塘新村也是个老龄化问题严重的老小区,老年人口接近30%,像这样的“三老”(老房子、老小区、老人多)小区,在米市辖区有29个,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其次,设计团队在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确定方案。街道、社区陪同安道设计的7位设计总监、50多名安道设计公益夏令营成员开展小区驻点调研,寻找小区不同年龄段的活动规律,收集居民们的意见,倾听他们最希望改变的地方,同时,邀请16名社区居民做“意见导师”,在讨论会上,年轻的设计师们拿出了近100份的设计图纸,请14位“居民设计师”来点评,从而不断修改深化设计方案,让方案具有落地可行性。经过前期的不断修改完善,同时结合小区实际,街道、社区相关部门及小区业主进行综合评定,本着“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又从50多个设计方案最终确定4个改造项目,重点在小区2幢、8幢北侧小公园、18-19幢间等区域增加老人休闲区、儿童娱乐区,整个小区增加导示图等,同时,增加大量的手绘作品,体现小区的人文气息。
小投入、大满意,“微更新”赢得了群众口碑。在微更新项目进展中,得到了居民的普遍支持和拥护,居民自发组织为设计施工团队送水送饮料,在施工期间,主动移车位腾位置供绘制地面导示图等,在项目竣工后,项目组邀请70位居民成立评审组,对4个项目进行综合评定,居民满意度百分之百。该项目前后总共花费9万元,如果按照以往的施工方式,费用将增加一倍以上。“微更新”项目的实施提升了老旧小区的环境功能,为老小区的改造治理提供了新模式、新样本。“微更新”项目的实施,成为老小区改造的新热度,腾讯网、浙江电视台、《钱江晚报》、杭州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多次报道此项暖心工程,特别是《钱江晚报》三个整版介绍微更新项目,称“此项工作为暖心的项目,细致的考虑,贴心的设计,活力的激发,青年设计师与老旧社区的激情碰撞,成功的第一步虽然微小,但很有意义。”
在经历了第一期微更新历程之后,大塘巷社区规划设计实践的方式也从对新增实体空间的设计逐渐转向了对存量空间的活化利用设计。具体而言,社区规划设计实践要面向现有空间,尤其是较早建设的、地处城市中心区的那些无法满足当今城市生活需求的人居环境的品质升级,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