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慢病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2019-09-16卫艳红

光明中医 2019年16期
关键词:饮食血糖糖尿病

卫艳红

糖尿病为慢性终生性疾病,单纯以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建立一种防治结合的综合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1]。对于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患者对于诊疗的依从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从而控制患者血糖。中医药的介入为糖尿病慢病管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建立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慢病综合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实现更佳的管理效果。为进一步探讨中医综合慢病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对10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慢性病门诊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2组。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37~68岁,平均(50.29±6.02)岁;患者病程为3~15年,平均(8.02±2.83)年。对照组50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34~71岁,平均(52.16±5.46)岁;患者病程为2~17年,平均(9.01±3.21)年。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血糖控制、降脂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具有中医特色的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服务模式。具体为:1)降糖药物治疗:根据不同患者各自的情况指导服用降糖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皮下胰岛素治疗,同时规范患者用药,并及时合理调整;对配合服用中药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治,予以中成药或中药汤剂。2)中医特色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膳食食谱,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低盐低脂,少食多餐,定时定量,以达到食物的量化要求。同时完善中医体质辨识问卷,得出体质类别,为患者提供具体可行的中医膳食保健指导方案。指导患者多吃粗杂粮,如燕麦片、豆制品、玉米面、蔬菜。忌食红糖、白糖、葡萄糖以及任何糖制品,如糕点、果酱、蜂蜜冰淇淋等。可少食土豆、藕、胡萝卜等。3)中医情志护理:中医认为糖尿病(中医称消渴症)的发生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情志不畅,会导致气血紊乱,阴阳失衡,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多参加保持患者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确保心情乐观、舒畅,加强家属对于患者的督促和鼓励,从而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控制。4)运动锻炼: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经络脏腑学说认为,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运动锻炼措施,能够发挥舒筋活络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督促患者进行跑步、体操等有氧运动方式,充实脏腑、调和气血。每周运动4~5次,每次40~60 min。5)中医特色疗法: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失眠患者可实施耳穴治疗,以镇静安神利眠,调节阴阳平衡;腹型肥胖患者进行腹部穴位按摩,以达到促进内脏血液循环、活化细胞功能、改善患者脂质代谢之功效,从而减重、消脂、降糖;足底发凉、肾气不足的患者可用肉桂贴敷治疗,以温阳散寒通络;对手足麻痛、血脉瘀阻患者可用中药沐足方进行沐足,以活血止痛、温经通络。

1.3 观察指标干预7个月后,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评价分析2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诊断标准、并发症)及遵医行为比例(遵医嘱用药、控制饮食、运动锻炼)。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有糖尿病基本知识及遵医行为两大块。具体的诊断标准为[2]:1)遵医嘱用药:①是否按照医生指导要求每日服药次数;②服药的剂量是否正确;③能够定时服药;④是否按照医生要求长期服药,从未间断。2)控制饮食:是否按照糖尿病饮食标准进食;②是否从未加餐。3)运动锻炼:能否按照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规定完成适量运动锻炼(每周≥3次,每次40 min以上)。每项均包括0~4分,0分为完全做不到,4分为完全做到。

2 结果

2.1 2组患者糖尿病基本知识认知情况以及遵医行为比较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糖尿病基本知识认知情况以及遵医行为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干预后血糖、血脂的改善状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的血糖、三酰甘油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后血糖、血脂的改善状况比较 (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要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健康教育、运动锻炼及自我血糖监测五方面着手[3]。

目前,传统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基本上是从现代医学理论出发,指导患者健康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相关研究[4]在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现状调查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健康管理措施对于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且患者对于诊疗的依从性一般。相比西医,中医对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并发症防治方面有系统的研究,且已经形成详尽的健康管理方式,而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实施中医综合慢病管理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中医综合的慢病管理是由慢病专业医生、药师及护士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延缓慢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6]。开展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综合慢病管理,重点在于遵循防治相结合的原则,主动预防,积极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糖尿病慢病管理后,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比例明显提高,血糖、血脂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健康管理的患者。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慢病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遵医行为,控制患者血糖状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饮食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春节饮食有“三要”
糖尿病知识问答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