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到史诗的升华
—— 以司马金龙石雕棺床的展示为例
2019-09-16段晓莉
文/段晓莉
1965年冬,大同市石家寨村发现了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的墓葬,出土大量精美文物,其中石质棺床尤为引人注目。棺床共6块,5块是素面浅石灰细砂岩石板,前立面石板雕刻有精美图案。因其对北魏时期音乐文化、丧葬文化、佛教艺术、雕刻艺术等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自面世以来一直都是展览的重点文物。数十年来,伴随研究的逐渐深入,博物馆展览观念和陈展手段的拓展,经历了从“让文物说话”到“让文物活起来”的不同阶段,逐步揭示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 精美文物的展示——展陈的初始
大同市博物馆自建馆至2008年,馆址设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华严寺院内,展示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展线约200米。基本陈列“大同简史”,以时间为序,以馆藏文物为基础,集中展示大同地区从远古时代直至清末的数千年历史,北魏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司马金龙墓出土的石雕棺床前立板一直占据着北魏展厅中心展柜的位置。棺床前立板长214、高51、厚度约10厘米,重约2000千克。石板整体呈倒立山字形,下部3个腿上以高浮雕的技法刻出4个做承托状的力士,三腿之间以水波纹壸门相连。上部以盘绕的忍冬纹作长方形边框,中间以浅浮雕的手法雕13位伎乐,舞者居中,余者每位手中持不同乐器;龙、虎、凤凰、金翅鸟、人头鸟等形象与伎乐相伴相随。[1]当时的展览主要依靠自然光照明,为减少展柜玻璃反光对观者视线的影响,我们将它以一定角度斜放,同时背面放置装裱过的拓片,作为实物展品的补充,便于观众对比观看(图一、图二)。展品的解读由说明牌和讲解员共同完成,由于对展品的研究不够深入,提供给参观者的相关信息也非常少。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二 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说话
2008年,伴随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博物馆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与高潮。这一年,大同市委、市政府将原市展览馆西侧建筑改建为博物馆展厅,耗时两年的基本陈列“民和·大同”也开门迎客。大同市博物馆从此踏上快速发展的道路,陈列展览工作也与国内博物馆陈展前沿理念接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民和·大同”展览的内容设计以民族融合为主题,以地域文化特色为重点,突出北魏,兼顾辽金。形式设计上,在合理规划展览流线、有效分割利用展览空间的基础上,不但注重色彩与灯光的运用,还采用了油画、半景画、模型制作、触摸屏等多种辅陈手段。这阶段,我们开始探索“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思索“如何让文物本体开口说话”,尝试多种展示手段的综合运用。仅以司马金龙石雕棺床前立板的展示为例(图三):
首先,我们预留了足够大的展示空间,从而给观众以心理暗示:此处可以略长时间逗留;
其次是色彩运用。灰色的展品、暗红的底台、土黄色的背景,利用对比色对视觉的冲击,吸引参观者的视线和注意力;
第三是灯光运用。以舞台灯光的方式,分层次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照度布光,同时注重色温的控制,使得棺床既突出又不扎眼,吸引参观者驻足;
第四,采用裸展的方式。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赏展品精美的雕刻,可以触摸厚重的历史,以最直观的方式触动心灵;
第五,语音自助导览,详细介绍了展品本身以及发掘收藏的故事等等;
第六,触摸屏,以大量的精细图片作为展品的补充。
这些陈展方式综合运用于司马金龙石雕棺床前立板的展示,就是为了让参观者对展品产生兴趣,进而探究展品背后的故事,逐步深入,从而达到博物馆展览、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 史诗的再现——“让文物活起来”
2014年底,大同市博物馆喜迁新址,基本陈列“天下大同”也正式对外开放。展览摒弃通史展的惯例,着力打造北魏平城文化,以民族融合为主题,讲述发生在大同这片土地上一个又一个民族融合的故事,感受厚重的文化积淀。在巨龙环抱腾飞的异形建筑里,沿着蜿蜒曲折的展线,我们以艺术展的形式,让朴实无华的文物,以其独有的语言,独到的组合,独特的魅力,展现“大同世界”的昨天、今天。在此之前,我们的展览注意力大都集中于展品本身,以及文物本体的内涵和外延。在设计“天下大同”的展览时,我们以发散性的思维,关注展品的整体性和周边性,注重大空间布局的舒朗与洁净度,做到疏密有致,错落有间,在注重艺术性、观赏性的同时兼顾教育功能的完成。
仍以司马金龙石雕棺床前立板为例。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棺床上所雕刻伎乐的发式、服饰,形象都有了详细的解释:伎乐头梳髡发,额头中部留有发髻,两耳各垂一撮长发。上身裸,下身着犊鼻裤,佩颈饰,阴刻臂钏、腕钏、足钏,帔帛从颈后绕两肘飘于身体两侧。伎乐从右至左,分别为喊话指挥者、持钹者、打鸡娄鼓者、吹箫管者、双手执排箫者、弹曲颈琵琶者、手持帛的舞者、怀抱琵琶者、双手握埙者、吹觱篥者、打行鼓者、持横笛者、击细腰鼓者(图四)[2]。这些伎乐反映了北魏音乐文化的盛况,是鲜卑族与北方各民族融合交流的结果,也是北魏王朝与西域诸国、高句丽等国家的音乐文化有机融合的表现,还是对汉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他诸如护法力士、伎乐童子、狮子、忍冬纹、水波纹、莲花纹等装饰题材,均与佛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云冈石窟同期图案中可以找到相似之处,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活跃[3]。
图五
图六
如何准确将研究成果传递至受众,将博物馆的教育职能由参观者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寻求,从而激发人们探求文物世界奥秘的欲望。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此次棺床的展示中,我们试着换位思考,以参观者的视角和需求设计,以多种类、多角度文物组合的方式诠释展览。我们第一次将6块棺床按原样组合展示,直观地解释了棺床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第一次以视频和实物结合互补的形式,生动再现了司马金龙墓发掘时的状态,墓中出土器物当时的位置,解答了普通民众对于考古发掘的若干疑问(图五);第一次将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以层层递进的组合方式集中呈现:漆屏风——石雕柱座——棺床——出行俑阵,由华美厚重而至精雕细琢,从婉约细腻到恢宏气势,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人眼球,浓郁的融合氛围撼人心魄(图六)。
展览开幕以来,社会各界赞誉有加,但是不足之处也渐渐显露:文物的深度解读不够,参观者获知展品拓展信息的渠道不足。博物馆目前采用的导览系统是由说明牌、电子语音讲解器、二维码扫描导览、智能语音导览及人工讲解组成,虽然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参观者的需求,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弊端。说明牌只能简明扼要地介绍展品信息;电子语音讲解器只能收听事先录制好的语音内容;语音导览系统信号源分布会出现重叠或缺失;人工讲解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二维码扫描导览其互动性和体验感较差,不能让用户较好地融入到空间环境中而且人数极少。这些弊端直接导致很多参观者以走马观花之态穿梭于展览,大大降低了观展的质量。
如何提高观展质量,将展品背后蕴藏的信息让观众获取?经过调研,结合本馆实际情况,我们决定以AR技术作为展览的补充。每个展厅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力求以更加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增强虚拟信息来扩展参观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结合增强现实技术获取更形象生动的导览信息,让参观者在体验的同时了解更多文物知识和信息。
我们以不同的AR技术手段来诠释司马金龙墓出土文物。运用3D模型,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将参观者置身于司马金龙墓葬中,通过对墓葬形制的了解和室内随葬品的布置,充分理解北魏墓葬习俗。参观者也可通过观看司马家族与北魏贵族联姻故事影片,感受北魏统治者对汉文化的认同,对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有更深入的认知。还有利用三维技术,以动态叠加的方式动起来的13个伎乐和漆屏风上的若干故事,则运用了交互点击,参观者可以凭兴趣随意点击观看(图七)。
图七
四 结语
60年风雨历程,博物馆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壮大。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升了大同市博物馆展览的个性化水平和导览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展览的互动性,博物馆不再“高冷”。文化内涵的传播、文化气质的涵养正成为博物馆的日常生活,文化氛围的营造变得更加轻松,越来越好地满足着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
[2]王雁卿:《山西大同出土的北魏石棺床》,《文物世界》2008年第2期。
[3]王恒:《司马金龙墓石雕乐伎乐器研究》,《文物世界》200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