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群文理论研究策略分析

2019-09-15张海梅

参花(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化馆调研

摘要:群文理论的研究是群文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群众文化的发展具有主体培育作用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将通过对长春市群众艺术馆、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等多馆进行调研,整理总结吉林省内各文化馆关于理论研究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旨在通过理论调研与现状分析,为吉林省群文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文化馆 群文理论 调研

一、吉林省群文理论研究的现状

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吉林省78家文化(群众艺术)馆、11个市州馆均设有调研部;67个县区文化馆中有9家具有调研职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理论调研专职人员。

理论期刊创办方面,目前有吉林省文化馆主办的《吉林文化》、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长春文化》、吉林市群众艺术馆的《松花湖》、白城市群众艺术馆的《鹤苑》、松原市群众艺术馆的《松原文艺》及德惠市文化馆的《德惠文化》,九台区文化馆的《文化九台》,双阳区文化馆的《双阳文化》,柳河县、蛟河市、集安市、通化县文化馆均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内刊。其中,吉林省文化馆的《吉林文化》(原《群众文化研究》)已创刊38年,先后在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中国文化馆协会评比中获优秀主编奖,系全国文化系统十佳刊物之一。该刊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成为省内群众文化工作者学习、交流的主要平台及学术成果展示的重要阵地。在2017年第二届全国文化(群艺)馆优秀群文期刊评比大赛中,吉林省有6家期刊獲奖。

理论研讨、调研工作开展方面,吉林省文化馆参与并推动的两年一届的东北三省群众文化学术讨论会,截至2017年共举办了18届,对活跃东北三省群众文化学术氛围、交流群众文化理论成果及经验、培养理论骨干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吉林省文化馆、吉林省群众文化学会举办的群众文化学术讨论会,截至2015年共举办了17届。吉林省文化馆举办了共23届公共文化论文大赛,不仅调动了群文工作者的学术研究热情,也极大地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2018年,吉林省文化馆完成《吉林省部分乡镇综合性文化站服务效能研究》课题,并多次参与吉林省文旅厅调研工作,完成乡村文化能人、文化馆老年大学、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调研、撰稿任务。省馆调研部还参与文化和旅游部调研,完成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文化志愿者调研报告撰写工作,参与湖南省阳光工程调研报告修改事宜。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每年通过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一次调研工作,对辖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倾听诉求。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借助理事会中高校专家的优势开展理论调研工作,成果显著。

理论研究成果方面,2017年和2018年在中国文化馆协会年会论文大赛中,吉林省共有46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吉林省文化馆调研部撰写的论文相继发表在《新长征》《吉林文化》《安徽群众文化》《贵州群文天地》等刊物中。长春市群众艺术馆撰写的“长春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经验材料先后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会议上交流。2017年出版获奖论文集《学术吉林》。

二、吉林省群文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在吉林省文旅厅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群众文化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品牌群文活动异彩纷呈。吉林省文化馆已举办了12届长白之声合唱节,举办了5届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广场舞大赛、百姓春晚等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持续打造文化庙会、秧歌大赛、“春芽”少儿文艺调演、“金秋合唱节”、电影节等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誉。南关区文化馆的原创文艺作品大赛已连续举办八年,促进了群众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吉林市群众艺术馆松花江周末舞会、白城市群众艺术馆鹤文化、梅河口市文化馆社区文化、白山市群众艺术馆美术创作、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歌舞等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成果也很耀眼,一些戏剧、曲艺创作荣获文化部群星奖,画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等。但是与开展得日新月异、红红火火的群文活动相比,群文理论研究工作显得相对滞后,没能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及时总结与梳理,无法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品位、档次、水平的提升提供指导与支持,加强吉林省群文理论研究工作已刻不容缓。

(一)加强群文理论研究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宏图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7年,吉林省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达到服务网络完善、配送体系科学、资源配置均衡、社会参与广泛、运行保障充分”的发展目标。同时出台《吉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具体依据。构建惠及全民、均等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具有重要意义。在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加强群文理论研究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二)加强群文理论研究是指导群文活动开展的要求

群文理论研究与群文活动开展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对群文活动进行跟进、总结、提炼、升华、批判性反思等,从而形成理论研究成果;而群文理论中对群文活动开展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对群文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为群文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借鉴,是全省开展有创新和有持续性群文活动的有力保障。

(三)加强群文理论研究是集中展示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要求

近年来,在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推动下,吉林省群文工作者撸起袖子加油干,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开展特色群文活动、打造群文活动品牌、精准文化扶贫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加强群文理论建设,有助于把这些工作中获得的大量经验进行总结与梳理,及时汇总并向各界展示群文工作阶段性成果,为群文活动提供并加强智力支持。群文理论工作者也可交流互鉴,共同进步。

三、吉林省群文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匮乏,研究能力不足

吉林省11家市、州级文化馆虽然都设有调研部,但具有调研能力的不足50%。67家县、区级文化馆中,能开展调研工作的只有十分之一。很多馆写公文材料的人员不足,何况具有较高理论水准和文字功底的理论研究人员。专业人才匮乏是普遍现象。

(二)重视活动开展,忽视理论研究

各馆普遍对群文理论研究工作不重视。一是理论研究人员匮乏,基本不具备调研能力,干脆放弃;二是理论调研工作费时费力。各馆在当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通常一人身兼数职,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此项工作;三是理论研究不易出成果。潜心钻研几年也未必能写出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远不如开展群文活动影响力大、美誉度高,所以各馆基本选择性地遗忘了理论研究职能。

(三)缺乏激励机制,主动性不强

目前,从吉林省论文大赛征稿情况来看,稿件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显示出吉林省群文工作者对理论研究工作普遍缺乏热情,若不是因职称评聘工作对论文发表有硬性要求,可能其热情会更低。在工作机制上,各地对理论研究工作基本没有经费投入,导致开展理论调研工作举步维艰。

四、对吉林省群文理论研究的建议

(一)有意识地培养理论研究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必须加强人才储备。可以举办全省性质的理论研究培训班,从基础的如何选题、调研、论文规范写法等着手,培养理论研究思维和基础写作技能,逐渐打造一支具备研究能力和工作热情的骨干力量。此外,学术交流活动应常态化,定期举办理论研讨会、论文大赛等,继承和创新学术讨论品牌,让群文工作者在学习、交流、互鉴、争鸣中营造学术氛围,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二)完善體制机制,激发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各级部门年度工作考评中,建议把理论研究列入其中,对于有研究成果且质量好的,适当给予加分奖励,打破“理论研究工作做不做一个样”的现状,激发群文工作者对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打造好期刊这一理论成果展示的主阵地

群文期刊不仅是理论研究成果的汇集地,是群文工作者学习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更是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展示窗口。吉林省群文刊物数量较多,质量较高,在全国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应适当加大财政投入,专项资助、支持理论研究事业,巩固这一优势地位,重视学者、培养新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文化面临着新的变革、挑战与机遇。只有加强群文理论研究,有层次、有重点地开展群众文化理论调研,找准研究重心和方向,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才能以理论成果为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以理论创新统领吉林省文化馆更扎实有效地、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简介:张海梅,女,本科,吉林省文化馆,副馆长,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徐文)

猜你喜欢

文化馆调研
硅元尚瓷文化馆即将揭牌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家乡
大爱有光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