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贝,谢谢你告诉妈妈

2019-09-15闫涵妈妈

妇女 2019年7期
关键词:犯错误小心杯子

闫涵妈妈

闺蜜最近有点难过,孩子烫伤了居然不敢跟她说,而在这之前她以为自己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事情是这样的——

闺蜜的女儿是个喜欢动手的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后都要做会儿手工。为了满足女儿的小爱好,闺蜜给女儿置办了各种手工材料,彩纸、毛球、瓦楞纸……还入手了胶枪。

胶枪要插电来热熔胶,通电时金属头会很烫。从胶枪买回来的那天,闺蜜就叮嘱女儿:“用胶枪的时候一定要妈妈帮忙,自己弄容易烫伤。”

可这次女儿因为心急,在她没注意的时候,拿出胶枪去固定一个塑料件。隔了好一会儿,女儿跑到身边问她:“妈妈,能问你一个问题吗?为什么烫了后要用冷水冲?”

闺蜜讲了烫伤后冷水冲有镇静效果,女儿又问她:“如果不冲会怎么样啊?”

“不冲有可能会红肿、起泡。”

女儿接着追问:“那起了泡怎么办?”

“去医院呗。”

一听到要去医院,女儿着急了,红着眼眶哭诉:“妈妈,手疼。”

闺蜜这才发现,女儿左手的小拇指外侧已经起了个大水泡。女儿异常紧张地看看手,又看看妈妈。

闺蜜这才意识到,女儿刚烫伤的时候如果能第一时间告诉她,可能手上的伤还没那么严重。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女儿为什么绕了那么大一个弯儿才告诉她自己烫伤了?

我问她:“一般女儿犯错误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闺蜜细想后告诉我,女儿犯错误后她第一时间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指责的话会脱口而出——

“你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干吗呢?每次能不能注意点?”“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怎么还这样?”……

这些话总是脱口而出。

很显然,女儿这次手烫伤不敢说,是担心妈妈的指责。孩子已经猜到妈妈会怎样怎样,便启动了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所以不敢在第一时间告诉她。长此以往,还可能会逼出一个说谎的孩子。

孩子犯错误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还要不要和我们分享他们的小心事。

吃饭不小心把碗摔了、喝牛奶洒了一地、刚刚换上的干净衣服转眼就弄脏了……很多时候,这些小不点们控制不好自己的行为,常常制造出“兵荒马乱”的现场。

在生气之前,我们先给现场状况定个性:是孩子有意为之,还是不小心造成的?

有一次我送儿子去幼儿园,在穿好衣服转身的瞬间,衣服碰到了矮桌上的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摔碎了,我开始自责:“怎么这么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

儿子反而安慰我:“妈妈,有没有扎到?”

在犯错误的时候,我意识到状况,已经在自责了。在儿子安慰之后,我才更坦然地接受这个自己制造的错误,告诫自己着急的时候不能慌手慌脚,也不能把杯子随手到处放。

如果这时候身边人加以指责:“你怎么不看着点儿啊!”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原本向内反省的机会,变成了一场口舌之争:“不就是碎了个杯子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十几块钱的事,我就不值这十块钱吗?”……

一场小小的事故,也许就会演变成家庭战争。

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成人也会常常犯错误,比如我吃饭忘了带自己的保温杯,孩子爸曾两次丢钱包,朋友把钥匙反锁在家里只能叫开锁公司来帮忙,更何况是孩子们?

如果不小心犯的错误能被理解,相信孩子内心也会经历一次认识自己的机会,认识到自己怎样的行为引起失误,给自己一个修正的内心体验。

为了让儿子的英语线上课程看得更舒服,孩子爸买了最新款的平板。买回来的第一个星期,我还没来得及配保护套,只贴了屏保。

儿子觉得新鲜拿来玩,玩后随手放到了床边,后来自己坐上去的时候没看到,屏幕边缘出现了个裂纹,他以为把屏幕压碎了。

不一会儿,他捧着平板出来告诉我:“妈妈,我不小心给坐坏了,下次我玩完了就收到桌子上的支架上。”

他看看我的脸色,可能知道这个东西的价值,心虚地补充道:“妈妈,要是需要修屏幕,我的压岁钱出一半行吗?”

看着他紧张的小样儿,我心里已经乐了,便开解他:“你能在第一时间告诉妈妈,说明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也知道下次怎么做了。来,咱俩先检查一下,屏幕到底坏没坏。”

得知屏幕沒碎时,我明显感觉到儿子放松下来,而且从那以后他确实每次都把平板放到了支架上。

孩子犯错后,如果孩子能如实告知,第一时间应该感谢孩子让你知道发生了什么,谢谢他说了实话。

犯错给了孩子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他们会在一次次试错中慢慢体会自己行为带来的结果,学会承担责任。千万不要只是简单粗暴地指责孩子,这样就让孩子错失了在错误行为中学习的一次机会。

猜你喜欢

犯错误小心杯子
完形乐园趣多多
杯子
智珠二则
粘在一起的杯子
小心感冒!
吃我们,就要小心,我们的果实会爆炸
神奇的杯子
犯错误找家长
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