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人物造型设计教学中的意象造型
2019-09-15刘雨丝
摘要:在舞台人物造型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应对事物的造型塑造能力,更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新鲜事物来设计和构思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配合。
关键词:舞台人物造型 意象造型 造型设计教学
舞台人物造型设计的含义是通过观察和揣摩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等一系列内在与外在特征,利用化妆、服装、配饰等造型的手段,依靠舞台剧表演者扮演角色的方式呈现出来。人物造型设计包括服装造型设计和化妆造型设计,不同风格的人物造型设计取决于不同风格的表演形式。舞台剧人物的形象设计建立在基本的表演技能基础上,根据不同种类的表演风格以及表演形式来创造出不同风格的人物形象。
一、意象造型方法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设计教学中引入意象造型方法,可以让教师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更进一步地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造型方式,在呈现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去传达个人理念。
二、意象造型的表现方式
意象造型是指艺术家在创造客观事物的同时,将自己亲眼看到的客观事物在脑海中进行理想化地加工创造后,继而表达个人主观想法的一种造型艺术。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意象造型即是戏曲。在戏曲中,人物造型可以通过脸谱和服饰等方式来展现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对其进行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意象化造型塑造。总而言之,意象造型表现手法能够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具艺术特点,能够进一步地贴近观看者的内心,从而使其引发共鸣。
在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意象造型会利用一些造型元素间的搭配和组合来塑造人物形象。例如,服饰与化妆的颜色、服装面料、构成的线条以及空间轮廓等的组合搭配。意象造型的主要表现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象征。象征指的是通过某些非常详细,非常具体的事物来展现和表达出抽象的含义、特点。象征这一表现手法可以令十分抽象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描述,以此来增强这一作品的表现力度以及艺术特征。
象征包括隐喻与暗喻两种表现方式。在表演中,服装的颜色代表着角色的身份,由此可以通过颜色去判断角色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导学生掌握色彩的隐喻含义,还应该结合剧情以及人物的情绪,巧妙地运用色彩的明纯程度来表达象征意义。
(二)提炼。提炼指的是从所有不加修饰的,嘈杂的事物中提取它们最本质的特征,抛下非本质的特征。在舞台人物塑造过程中,复杂琐碎的细节会严重影响到观众对表演的耐性以及专注程度。我认为人物塑造应该是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运用最重要、最有特点的元素,省略掉不需要的小细节,留出一些视觉空间来让观众进行个人联想,使观众在欣赏舞台剧的过程中更好地体悟艺术所表达出来的精神。
对素材进行提炼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自己依靠个人对美感的体会和实践经验来做出决定。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还要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来观察事物并多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出自身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三)拼贴。拼贴就是将多种风格的造型元素进行拆分,打破老套的初始顺序,将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拼贴的方法非常多样也非常灵活,它对20世纪全新的艺术创作特点以及观念有着重大影响。
拼贴不同特点的元素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用拼贴这一方式的前提是需要对各种风格的元素文化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因为它不光是色彩与材料的简单组合,更需要各元素的巧妙拼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认真大胆地尝试拼贴这一手法,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造型材料,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更好的舞台人物造型作品。
三、舞台视觉元素与意象造型的关系
意象造型的表现形式应该将视觉作为主题,充分利用舞台上的各种外在特点,向观看者展示出更好的视觉效果。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应当鼓励学生尝试将设计出的造型通过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展示,并在全班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舞台视觉元素并不是独立的、单一的,正是因为这样,学生才更应该将其与意向造型结合起来,使视觉元素展现出更加精彩的部分,让人眼前一亮。
四、结语
意象造型对于舞台人物造型设计教学来说非常重要,需要引起重视。将意象造型方法引入教學中是一个非常迫在眉睫的任务,但是具有一定难度。这不仅要求学生充分地了解每一个艺术领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实践能力,还需要学生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观众对艺术情感的需求。鼓励学生创作具有美感的,能够触碰到心灵的艺术作品。在舞台剧的造型设计中,不同的人物塑造手段之间不是互相对抗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不同的人物塑造手法只有通过互相之间不同的组合才能够创造出更精彩的艺术形式以及人物形象。现代舞台表演形式越来越多变,人物造型的表现手法也随之有了更加多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滕玉梅.剧场感表现在舞台人物造型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探索,2014(02).
[2]滕玉梅.舞台人物造型设计教学中的意象造型[J].艺术探索,2012(02).
(作者简介:刘雨丝,女,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