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浮交通与清远全域旅游发展关系探讨
2019-09-14崔学斌李相君
崔学斌 熊 健 李相君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0)
1 背景介绍
清远,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带上,南连广州、佛山,北接湖南、广西,东毗韶关,西邻肇庆,辖区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384.6万。2017年全市GDP为1 500.9亿元。
全市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龙山、瑶山、云开大山与北江、连江、滃江、潖江在这里交汇,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独特。2016年清远共接待游客3 9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4.5亿元。旅游产业是清远重要产业之一。发展着力打造清新生态、飞霞风景名胜、英西奇特峰林、英佛湖光山色、连阳民族风情“五条热线”和温泉休闲、漂流感受、山水风光、溶洞奇观、民族风情“五大品牌”。五大类资源各具特色,分布在各景区内的点达58处之多,是广东省旅游资源大市之一,素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漂流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美誉。
清远市具有如此突出的区位优势、旅游地质资源和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休闲经济具有广阔空间和发展潜力。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化、理性开发的规划理念,以带动一系列的经济项目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2 清远旅游发展规划
清远市早在1998年就提出把打“扶贫”牌改打“生态”牌,并确立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成为珠三角后花园。依据最新公示的《清远市特色旅游小镇总体规划》,通过对清远市域所有小镇的现状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优势和地域特征,凸显特色,有序开发,联动打造一批精品特色旅游小镇。发展目标:2030年将建设28个特色旅游小镇,其中清城区5个、清新区2个、英德市9个、佛冈2个、连州市5个、连山县2个、连南县1个和阳山县2个。
这些特色小镇、山地森林旅游景区大多距市中心较远,目前区域内旅客运输基本以公路运输为主,在客运能力、承载方式、出行便捷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出行需求。远期若采用汽车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模式,虽然道路运输具有“门到门”的灵活性,但景区客流量大,道路交通系统将日益拥挤,有限的道路资源也无法满足各景区及中心城区机动化的快速发展需求。且通达景区的多为长距离的山区公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驾驶安全得不到保障,易出现交通事故,造成道路封堵。同时目前汽车有污染排放高、能耗高等弊端,也势必造成景区的环境破坏,也与景区生态旅游者回归自然的愿景相悖[1]。
3 清远旅游交通制式适应性分析
3.1 不同交通制式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外针对森林景区的交通解决方案比较常见的为轨道交通模式。因为受景区地形条件的限制,有关满足速度目标值、限制坡度、牵引质量、最小曲线半径等主要技术要求并满足旅游观光需要的独立轨道交通系统,目前主要采用的制式包括:普通轮轨铁路、缆索铁路、齿轨铁路、跨座式单轨[2]、悬挂式单轨、磁浮列车、有轨电车。其中普通轮轨铁路适应地形与爬坡能力差,且目前清远市不符合地铁轻轨的审批条件;缆索铁路运输能力与长距离运输效益低下;齿轨铁路运行速度低,均不适合清远市旅游景区交通建设需求,不做考虑。各种交通制式对比见表1。
表1 各交通制式对比
不同轨道交通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其试用条件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适应地形条件及爬坡能力、运行速度、运输能力、建设成本及建设长度等方面的限制。以下对景区适用的制式做对比分析。
3.2 景区采用中低速磁浮列车的优势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依靠电磁力使列车悬浮,克服了传统轮轨列车的粘着限制,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安全性高、维修成本低、综合造价低等优点,是一种高科技含量的绿色交通工具[3]。针对清远市的建设条件与可承受的建设成本,中低速磁浮在运行速度、运量与工程造价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用于清远的建设需要,可予以采用。
(1)满足景区旅客运输需求。中低速磁浮列车具有运量大、快速、安全、公交化等特点,同时适应地形能力强,可解决通达景区的交通难题,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大大降低公路交通事故率。
(2)磁浮列车线路敷设方式多为高架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的同时,又能居高临下,在列车行驶途中观赏沿途景观且票价相对低廉,为游客提供一个拥有宽阔车窗可视范围的观景平台。同时磁浮交通优美的外形特征与景区融为一体,增添游玩乐趣,本身也将成为旅游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特色交通工具成为景区的吸引力因素,提升景区旅游品质。
(3)对景区环境友好。磁浮列车采用电磁力使车辆悬浮在轨道面上,不存在车轮和轨道接触产生的噪声和振动;采用电力作为能源,对景区零排放。同时,磁浮在主要客运走廊的运营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减少地面道路交通流量,从而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和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耗,以保持安全和谐的生态与人居环境,营造绿色交通体系,契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4]。
(4)磁浮列车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具有选线灵活的优势,可合理避让重要控制物,减少房屋拆迁量,最大程度保持既有城市景观风貌。
4 清远全域磁浮旅游快线方案
结合清远市城市发展方向,客流走廊的分析按照《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纲要》(在编)、《清远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清远市特色旅游小镇总体规划》等上层相关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在清远市总体形成大小环、“8”字形的磁浮全域旅游快线布局形式,辅助以对接大运量高铁、城际铁路的接驳线[5]。
清远市全域磁浮旅游观光快线总里程约99.77 km,共设站点29座。
(1)一期工程:全长8.014 km,设站4座。以服务长隆主题公园旅游景区为主要功能,与广清城际银盏站衔接,实现广清城际银盏站与长隆主题公园的联通,承担游客旅游、购物、住宿和居民日常出行。
广清城际北延线(磁浮制式)[6]:全长约9.46 km,设站4座,平均站间距3.2 km,其中换乘站2座(清城站与清远站)。连接广清城际的清城站与武广高铁的清远站,保证高铁与城际轻轨的无缝连接。线路始于凤翔路与燕湖大道路口,沿燕湖大道、站前路敷设至武广高铁的清远站,线路途经清城站、燕湖新城与清远站。
(2)二期工程:全长12.1 km,设站1座,平均站间距6.05 km。连接武广高铁清远站与长隆主题公园,实现武广高铁与长隆主题公园的快捷联系。线路自清远站引出后沿站前路、东环快速路、森林大道敷设至长隆主题公园。
(3)三期工程:分两段,即银盏温泉-广清合作园段与清城站-清远西站段。
银盏温泉-广清合作园段全长19.1 km,设站5座。实现一期工程与广清合作园、美林湖特色小镇的连接,打造成为串联多个特色小镇度假区的生态旅游专线,并与远期的贵广客专连接。线路主要沿广清大道、银英公路、华清产业大道、乐排河大道至广清合作园。
清城站-清远西站段全长22 km,设站9座。连接燕湖新城、东城、省职教园、太合与飞水,实现广清城际与广永客专的连接。线路起于广清城际的清城站,沿凤翔南路、凤翔北路、职教一路、飞来北路、清四公路至广永客专的清远西站。
(4)四期工程:分两段,即广清合作园-清城站段和清远站-凤翔北路段。
广清合作园-清城站段全长19.3 km,设站3座。连接广清合作园、石角、狮子湖与燕湖新城,串联广清城际清城站和广清合作园高铁站,实现磁浮快线在市区形成闭合环线。线路主要沿清三公路和燕湖大道敷设。
清远站-凤翔北路段线路全长9.8 km,设站3座。连接清远站、飞霞山风景区与省职教园,串联清远高铁站、飞霞山旅游景点、大学城等重要客流点[7]。
全域磁浮旅游观光快线各期线路统计见表2。
表2 全域磁浮旅游观光快线各期线路统计表
5 全域旅游磁浮交通对旅游城市的意义
清远全域磁浮观光快线总长约99.7 km,基本串联清城区、清新区内的银盏温泉、美林湖、狮子湖、黄腾峡、飞来峡等特色景区,同时连接广清城际银盏温泉站、清城站、武广高铁清远站、贵广高铁广清合作园站(远期)、广永客专清远西站等几条重要铁路站点,对大型交通枢纽点客流提供疏解和直达条件,可有效缓解公路运输压力,加强区域交通枢纽功能,锚固多层次各种交通方式,完善综合交通体系[8]。不仅满足沿线旅游客流快速增长对运输的需求,为游客提供绿色高效的出行方案,同时也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换乘通道,便于多方式出行链的无缝衔接[9]。
交通既服务于城市空间拓展,又引导着城市空间拓展[10]。通过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将清远各中心城市、周边城镇以及旅游景区紧密联系在一起,缩短相互间时空距离,其交通的容量和服务质量将改变区域内目前相互独立的城市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11]。
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周边城镇的经济联系,有助于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人口适度集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综合土地开发,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TOD开发模式(见图1)[12],进而构建清远“一核两轴六组团”经济带格局。
图1 清城站TOD综合体效果图
磁浮工程作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意味着交通功能的产生,也将作为一个新的经济促进点带动配套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经济链注入活力,扩大投资需求,在多种行业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社会需求,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社会需求、引导沿线土地开发的需要。
6 结论
清远旅游观光快线经前期调研与技术经济分析,磁浮制式线网可满足沿线旅游客流快速增长对运输的需求,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较好,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支撑之一,项目建设可行。广阔的旅游资源市场也为清远磁浮旅游观光快线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客流基础,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支持和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