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教学“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2019-09-14康远志韩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康远志/韩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高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单位及组织形式,受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充分影响,当前在高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大班额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大班额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使用黑板和多媒体PPT讲解,是当前大班额课堂的主要组织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学生的异质性,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个体的体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引入“学习共同体”新的学习组织形式,突破班级授课制对学习主体、资源、方式的限制,是破解大班额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和实施,促使师生分享他们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他们的感受,经验和观念,保障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有助于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功能
学习共同体(leaning community)也叫学习社区的概念最早由Ernest L.Boyer于1995年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的报告中提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知识是一种积极的建构,个体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需要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体验,而非仅仅是独立思考和个性感受。“学习共同体”由共同的教学目标驱动。在学生和教师,专家,导师和专业学习网络之间基于特定的学习任务而建立。学习共同体中老师和学生们通过共同努力合作,相互学习,分享资源,分享情感,形成相互影响,实现共同的愿景目标。
学习共同体为同学们提供了围绕共同知识结构进行交互学习的机会。在共同体中,同学会认为他与其他同学同属一个群体。共同学习使得同学们对共同体的参与感、归属感、认同感、被尊重感会得到加强,学习的连续性得到保证,学习效率将会更高。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在教学中引入“学习共同体”模式,在相互学习,交流沟通中,同学们获取了知识和信息,学会了分析问题的不同方法与解决问题的不同操作。师生合作的方式一起探索知识的难点、要点,可以促进师生分享各自的思想,经验和知识,在共同学习环境下,同学们对学习的认知将深入升华,视学习就是行动本身,这可以提高学生课程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体成员具有异质性。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管理人员,行政领导等。大班额学生人数众多,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各自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知识修养,学生是具有独立生命存在的个体。学校必须认识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不是要追求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应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必须尊重和接受具有不同差异的个人;差异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它是大班教学条件下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前提,也是大班教学条件下学习共同体有效运行的动力。
(2)共同体成员间协作互信。“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活动不是孤立的、分裂的,而是在相同的目标的指引下,互相协作、互为支撑,并最终达到共同的目标。每一个成员对共同体都负有责任,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目标和任务而建立起了紧密联系和归属感,激发同学积极参与共同体活动。在学习共同体中,同学们与教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做到真诚地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在平等,自由和公平的氛围中进行沟通和交流。
(3)共同体教学系统开放共享。课堂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每位同学都有享受教学资源的权利,课堂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学们一起参与、共存、共处、合作、分享。在批评,认同和接受的过程中,共建知识,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同学们在互动的过程将产生新的问题和反思,教学过程也将在动态创新中进行。同时,同学们在探索和交流过程中不断思考,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到的延续和扩展,整个学习系统是开放共享的。
(4)共同体师生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共同体中教师,专家和学生的角色都被重塑,成员间平等交流、互相支持帮助,每个人都最广泛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把对方视为拥有和改变的对象,而是讨论共同话题的人。学生还可以自由地与老师交流想法,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经验。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开辟新思路,保持动态的状态,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享双赢。
三、大班额“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构建
大班教学条件下,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建设至少包括“基于学校学习环境的学习共同体”和“基于课堂学习环境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两个部份。课堂环境的特点是每个成员都有责任了解自己、了解其他同学。赋予学生权力来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将显著提高学生自信和自我主体意识。创造共同的学习环境是构建设共同体的重要任务,因为共同的学习环境会帮助学生将自身背景与当前的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我们从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入手,试图寻求群体规模的最优组合,尝试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成层次不同、功能各异的小组,围绕教学目标,共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基于学校学习环境的学习共同体结构(见图1)包括四个部分,他们分别是学生、教师、管理、家长共同体。每个共同体的内部和外部方面都双向是互动的。学生居于核心位置,教师,管理人员,家长和其他共同体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基于课堂学习环境的学习共同体数量则要根据大班额实际的人数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见图2),教师处于中心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指导和促进整个学习共同体有效运作方面的作用。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具应通过日常观察、问卷测验、学生自选等方式,综合考虑人数、个性、性别、成绩、专长等因素,形成特征各异,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学习小组。
图1 学校学习环境的学习共同体结构
图2 课堂学习环境的学习共同体结构
四、大班额“学习共同体”的实施策略
(一)变革教学方式,实施互动教学
互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最终以理解和质疑,对话和同构为指导。通过对话与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看到问题的不同方面,对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在课堂共同体中,通过互动式教学,师生间、学生间通过对话与分享,帮助学生建构起新的知识,实现单靠个人知识和能力无法解决的学习任务。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主要对话模式有:师生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群互动,即个别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生生互动,即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可通过两人对话或小组活动进行。互动与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追求知识,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好奇心,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互助合作与讨论交流竞争的精神,让同学们在在合作中进步和发展。
(二)创新课堂管理模式
在传统大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及课堂管理基本是松散的甚至是自由放任式,又或者是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师讲学生听的权威模式。而适合课堂学习共同体运作的课堂管理模式应该是侧重于为课堂营造良好氛围的人际关系模式和基于社会心理学和群体动力学的群体过程模式。课堂中采用群体过程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群体规范和行为标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小组的满足感,培养小组凝聚力,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意见和情感,相互促进。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中给学习共同体中的同学设置不同角色,如分为正方,反方,媒体评论席等,鼓励同学们参与讨论或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团队活动,在团队共同体中,同学们共同参与,感受参乐趣,一起进步。
(三)丰富教学资源,建立在线教学资源
传统大班额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往往局限于教科书、粉笔、黑板、多媒体等,而且这些工具的使用多由教师来操作的。在学习共同体学习环境下,同学们的笔记、书籍、资料、课件等学习资源要素都要可以方便地交流,而信息的共享,认知的分享,能促成对知识较完整的理解。我们充分挖掘了所有可利用的显性资源和隐藏资源,学校资源和校外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在线学习课堂”,开辟互联网教学新模式,让网络成为师生课外交流的新平台、新渠道。我们开发了西方经济学慕课资源,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件,数据库,问题数据库,参考文档等都上线到教学交互平台。实现线上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借助慕课平台记录下学生在分享、讨论和测验等方面的数据,形成学生成绩的过程性评价,并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指导和监督其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实现慕课与课堂授课的动态衔接。“在线课堂”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进行交流,通过对课前、课内、课后等教学环节的重新设计,来实现知识传递,使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课外学习等学习过程得到优化。这种新型“互联网+教育”教学环境,是对传统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能使教与学更加便捷,课堂更加丰富多样。
(四)改进学生学习评价策略
由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也会发生变化。我们让班级中每个共同体(小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包括小论文,辩论,PPT课件,视听材料等)。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和分析,同学们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的研究,重新评估。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和互动、观察和交流,不断理解学生,然后形成一种评估学生的方式。我们从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等维度对传统单向教学模式和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
传统模式终结性评价教学效果教学评价重视结果教学之后单一评价偶发评价个别技能反馈少课堂沉闷师生独立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高共同体模式循环性评价教学效果教学评价过程评价教学过程多元评价连续评价整合技能反馈多课堂活跃师生融洽
总之,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突破班级授课制对学习主体、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的限制,通过组建合作小组,通过构建“基于学校环境的学习共同体”和“基于课堂环境的学习共同体”,促使师生分享他们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他们的感受,经验和观念,有效地破解了大班额教学的困境,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师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