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三级医院上消化道内镜检查1995例患者胃息肉病理特征研究

2019-09-1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岁者感染率息肉

刘 佳

刘佳,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核心提要: 影响胃息肉发生的因素较多, 最主要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很大关系. 本研究对某三级医院上消化道内镜检查1995例患者胃息肉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价值.

0 引言

息肉通常是无症状的, 约90%的息肉是由于其他原因在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发现. 较大的息肉可能导致出血、贫血、腹痛或梗阻(极少数是由息肉发生部位所导致)[1,2]. 息肉的确诊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 胃息肉的发生率和息肉类型因所研究人群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 胃息肉大致分为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 HPs)、胃底腺息肉(fundus glandular polyp, FGPs)和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 APs), 其发生实际上是由于某些息肉具有恶变倾向或与某些遗传疾病有关所致. 虽然在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家族性APs病变、青少年息肉病和Peut-Jeghers综合征等)中也可见到胃息肉, 但大多数息肉均是在偶然检查时发现, 息肉癌变的风险也在增加. 有研究表明, HPs恶变风险较低, 而APs的恶变相对较高[3,4].胃息肉的治疗主要通过内镜下手术切除. 本研究对我院上消化道内镜检查1995例患者胃息肉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对2017-09/2018-12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门诊或住院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199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该研究均经过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使用仪器EG530 WR内镜检查, 经患者同意后行普通或无痛麻醉检查, 检查前要求患者空腹. 息肉大小的评估主要通过对比息肉与活检钳开口的大小评估.对于多发性息肉患者, 通常测量最大息肉的直径来计算.

1.3 观察指标 对1995例患者的资料详尽筛查, 包括年龄、性别、内镜检查适应症、内镜检查结果、息肉直径和部位、诊断方法(组织学)以及内镜治疗等进行评估,同时对年龄和息肉直径、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别、年龄分布特征分析 1995例中男性1104例(55.33%), 平均年龄65.2岁±11.6岁; 女性891例(46.67%),平均年龄63.5岁±12.4岁. 患者年龄分布: <51岁者223例(11.2%), 51-60岁者443例(22.2%), 61-70岁者665例(33.3%), 71-80岁者443例(22.2%), >80岁者221例(11.1%)(图1).

2.2 胃息肉发生率及其直径大小分析 1995例患者有息肉病变者390例(占19.55%), 其中男性146例(37.43%), 女性244例(62.56%). 息肉直径3-75 mm, 平均直径10.2 mm±6.4 mm, 其中直径≤5 mm者220例(56.41%), 直径6-10 mm者155例(39.74%), 直径11-22 mm者12例(3.08%), 直径>20 mm者3例(0.77%).

2.3 胃息肉病理组织类型及好发部位 390例胃息肉患者中HPs 254例(65.13%), FGPs 98例(25.13%), APs 26例(6.67%). HPs好发于胃角部103例(40.55%), FGPs好发于胃底部42例(42.86%), APs好发于胃角部11例(42.31%)(表1).

2.4 息肉切除术方式分析 390例胃息肉患者均行息肉切除术, 其中220例息肉直径≤5 mm者采用热活检钳切除,170例患者息肉直径>6 mm采用圈套式切除(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1995例患者中胃息肉发生率为19.55%,与其他学者研究有一定的异同性. 国外学者Carmack等在1万多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操作中发现胃息肉的发病率为6.35%, 最常见的息肉类型为FGPs, 占所有息肉的66%, 而HPs和APs占17%[5], 这可能与长期使用PPI或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率有关.学者Elhanafi等[6]报道, 在7090例内镜治疗患者中最常见的是HPs, 与H. pylori感染率增加有很大关系. 还有学者Roseau等[7]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 在13000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中发现191例(1.31%)患者有胃息肉, 其中48例患者组织学是炎症或正常组织[8].

有众多学者研究表明, 胃息肉发病率为0.59%-3.4%[9,10].而本研究中胃息肉的发病率为19.55%, 明显高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 这可能与患者选取时纳入标准不同和H. pylori感染高低有很大关系. 本研究表明, HPs是最常见息肉类型. 由于我国H. pylori的感染率较高, 与其他染H. pylori感染率同样高的国家相比, 最常见的息肉类型也为HPs,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在一些研究中, FGPs是最常见的息肉类型. 这类息肉发病率增加可能与H. pylori感染率的降低以及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使用率的增加有关. Graham[11]首次描述了在1992年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3名患者的FGPs的发展过程[12]. 此后, 在许多研究中均表明了使用PPI制剂会使FGPs的发病率增加. 这一关系的存在, 使得那些需要长期使用或服用PPI治疗的医患双方均变得焦虑[13,14]. 在我国APs发生率较低, 可能与感染H. pylori有很大关系. 还有APs发病率可能与长期使用PPI有关, 这类息肉在胃癌群体中较为常见, 且通常具有高度恶变倾向. APs的恶变率大约为6.8%-55.3%, 这类息肉的大小、低分化以及肠上皮化生的存在是导致恶变的危险因素. 即使是高分化腺瘤在长期随访过程中也发现具有恶变倾向[15]. 因此, 这类病变建议切除.

总之, 本研究中胃息肉发生率为390例(19.55%), 其中HPs发生率较高68.21%, 这可能与我国H. pylori感染率高所导致; APs发生率较低6.67%, 可能是由于H. pylori高感染率和短期使用PPI所致.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胃息肉通常是没有任何症状的, 主要通过行电子胃镜检查发现.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 该病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 影响其发生因素较多, 最为关键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较大的胃息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恶变, 其发生是由于某些息肉具有恶变倾向或与某些遗传疾病有关所致. 因此, 早期检查并活检对临床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实验动机

对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1995例患者胃息肉发生率, 息肉直径, 病理类型及好发部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价值.

实验目标

分析1995例患者胃息肉特征, 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表1 胃息肉病理组织类型及发病部位[n = 390, n (%)]

表2 圈套式息肉切除术的分布情况, n (%)

图1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特征.

实验方法

通过回顾性资料分析1995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内镜检查适应症、内镜检查结果、息肉直径和部位、诊断方法(组织学)以及内镜治疗等相关性.

一是落实支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的优惠政策,制定简化使用土地审批手续、免征耕地开垦费等相关政策,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执行农业排灌用电价格。在此基础上制定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政策的具体办法。

实验结果

分析1995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有息肉病变者390例(占19.55%); 其中直径≤5 mm者220例(56.41%), 直径为6-10 mm者155例(39.74%), 直径为11-22 mm者12例(3.08%), 直径>20 mm者3例(0.77%). 390例胃息肉患者中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 HPs)最多,其次为胃底腺息肉(fundus glandular polyp, FGPs), 再者是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 APs). HPs好发于胃角部, FGPs好发于胃底部, APs好发于. 390例胃息肉患者均行息肉切除术, 其中220例息肉直径≤5 mm者采用热活检钳切除,直径>6 mm 170例患者采用圈套式切除.

实验结论

本研究中, 胃息肉发生率为19.55%, 其中HPs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我国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率高所导致; APs发生率较低, 可能是由于H. pylori高感染率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所致.

展望前景

明确胃息肉病理组织结果对预防癌变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岁者感染率息肉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