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沃锋16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9-09-13刘守渠段运平任小燕

种子 2019年8期
关键词:先玉晚熟父本

刘守渠, 段运平, 郭 峰, 任小燕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太原 030031)

玉米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玉米的增产因素中,品种的作用占第一位[1],特别是对于具有株型结构好,耐密植,抗病性好、适应性广、产量高,后期籽粒脱水快,品质好等优点的玉米新品种最受农民欢迎[2]。玉米新品种沃锋168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2018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20180025。该品种具有籽粒脱水快、容重大、半活杆成熟、高产、优质、抗倒伏、适宜机械播种与收获的特点。适合山西省及东华北春播晚熟区先玉335熟期的区域种植。

1 沃峰168品种选育过程

1.1 选育目标及方法

选育适应山西省和东华北玉米春播晚熟区气候条件,以先玉335为对照的高产、抗病、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根据类群内选系,类群间选种的原则,在同一类群内按照性状互补将国内外种质的优良基因采用杂交、回交、复合杂交、群体选系、分子标记选择等方法聚合到一起,通过自交分离,加代繁育,在不同选择压下综合鉴定,选择创制新种质。利用新选自交系组配杂交种。

1.2 品种选育

沃锋168是2010年在海南用自选自交系H 12166作母本,自选自交系H 1265作父本杂交,经过2012年鉴定试验、2013年品比试验、2014年预备试验、2015—2016年区域试验、2017年生产试验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8年通过审定。

1.3 沃峰168亲本选育

1.3.1母本选育系谱及方法

母本H 12166是用外引系PH 6 WC与自交系SH 21杂交再回交PH 6 WC两次后经过6代自交选育而成。世代系谱:

1.3.2父本选育系谱及方法

父本H 1265是用外引系PHB 1 M与自选系太系3杂交再回交PHB 1 M 1次后经过6代自交选育而成。 世代系谱:

1.4 品种特征特性

山西省春播生育期(出苗-成熟)128 d,与对照先玉335同期,需活动积温2 700~2 800 ℃。幼苗第一叶叶鞘紫色,尖端圆到匙形,叶缘绿色。株形半紧凑,总叶片数19片,株高305 cm,穗位108 cm,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大,侧枝姿态直,一级分枝2~4个,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18 cm,花药(新鲜花药)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9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8.4粒,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籽粒顶端黄色,百粒重35.9 g,出籽率86.9%。

1.5 父母本特征特性

1.5.1母本特征特性

幼苗第一叶叶鞘呈浅紫色,尖端为匙形,叶缘绿色,颖壳绿夹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粉色。株高190 cm,穗位高80 cm,果穗筒形,14~16穗行,籽粒黄色、硬粒型,穗轴白色。

1.5.2父本特征特性

幼苗第一叶叶鞘呈浅紫色,尖端为匙形,叶缘绿色,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株高180 cm,穗位高75 cm,果穗微锥形,16穗行,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

2 沃峰168品种产量及表现

2015—2016年参加山西中晚熟耐密组玉米区域试验,2015年产量14 191.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6%,2016年产量14 277.0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7%,2年平均产量14 235.0 kg·hm-2,比对照增产8.2%。所有试验点全部增产。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2 624.0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3%。

2015、2016年山西农业大学抗病性接种鉴定综合结果,感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中抗矮花叶病。2017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81 g·L-1,粗蛋白9.87%,粗脂肪3.66%,粗淀粉75.79%。

3 沃峰168高产栽培技术

3.1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适量的磷钾肥可以保障玉米前期根系下扎、穗分化良好和抗病性增强[3],根据沃锋168产量标准,秋季结合整地施入腐熟的农家肥40 t·hm-2为宜。播前施15-15-15的氮、磷、钾复合肥450~750 kg·hm-2作底肥;对于上年种植玉米的地块最好采用玉米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水利用效率[4]。

3.2 浇足底墒水、一播全苗

春播晚熟区玉米保苗较为困难[5]。播前土壤含水量较差的地块,要提前一周左右进行土壤灌溉,当土壤表层开始干裂,土壤下部15 cm左右取样用手握紧后不黏块时,及时旋地整地并采用机械单粒播种一般可以达到一播全苗的目的。

3.3 加强田间管理、壮苗早发

3.3.1苗期中耕

东华北地区5月份玉米苗期地温偏低,空气干燥,不利于玉米根系下扎和正常生长。可以结合中耕达到抗旱保墒的目的,对于生长过于旺盛、密度较大的玉米中耕可以起到断根、控制无效养分消耗[6]。

3.3.2水肥管理

拔节期以后开花期以前如果水肥缺失容易造成不能正常开花散粉、穗部秃尖、结实差、品质差[7]。可以视田间土壤墒情结合灌水或雨后追施尿素450~600 kg·hm-2。

3.4 病虫害防治

3.4.1地下害虫防治

北方春播晚熟区玉米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苗期危害较为严重,蛴螬、蝼蛄、金针虫播前用5%的毒辛颗粒75 kg·hm-2拌毒土结合翻耕进行防治;地老虎用10%的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体灌根防治。

3.4.2玉米螟、黏虫防治

种植在蔬菜、小麦、果园附近的玉米田,玉米螟、黏虫危害一般较重[8],防治方法在玉米5~6叶期和小喇叭口期采用200亿单位的棉花多角体病毒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混合液体2 500倍液喷雾防治。

3.4.3玉米大斑病、丝黑穗防治

由于沃锋168轻感丝黑穗,中抗大斑病,防治上可采用种衣剂包衣种子;耕作栽培上尽量减少重茬,田间及时拔除病株,可有效降低丝黑穗病原菌基数;遇玉米大斑病大发生年份,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体,在玉米发病前连续喷洒2~3次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

3.5 机械收获、秸秆还田

沃锋168半活杆成熟、抗倒伏、籽粒脱水快,非常适合机械化收获,以籽粒乳线黑色层达到4/5以下时采用机械收获,秸秆还田,及时退除包叶,及时晾晒,当玉米果穗含水量达到18%以下时脱粒,籽粒水分达到14%以下时安全入仓。

4 高产制种技术

山西本地制种时,制种田父母本比例采用1∶5种植,父母本种植密度82 500株·hm-2,母本种植5 d后种第一期父本,7 d后种植第二期父本;西北地区新疆或甘肃制种时,父母本种植密度105 000~120 000株·hm-2,母本种植8 d后种第一期父本,10~11 d后种植第二期父本,两地制种父本均采用满天星种植方式[9]。母本去雄要及时,在母本抽雄散粉前带苞叶1~2叶拔除母本雄花,在父本散粉前要及时把母本雄花去除干净,父本散粉后,把不能及时抽雄的母本行内小、弱株割除,去除的雄花要抱到制种田外深埋以确保授粉安全。

5 沃峰168选育经验探讨

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玉米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主栽品种金皇后农家种、70代到80年代主导品种中单2号、80年代到90年代的主导品种农大108以及2000年后美国先锋玉米品种先玉335、先玉696等,每次品种更新都是伴随着产量升级、品质升级和抗性升级。

5.1 沃峰168选育标准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创新适宜机械化收获新种质和新品种是我国玉米产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种植机收品种可以减少收获用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0]。但是,目前制约机收玉米品种选育的技术瓶颈主要是:没有适宜的种质即育种材料,生育期偏长晚熟,抗倒和抗病性差,不耐密植,后期灌浆和脱水速度慢,机械收获质量差,损失大。因此在沃峰168玉米新品种选育上首先从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核心种质构建入手,创新适宜机收的新种质,选育新品种上要求生育期要比现有对照品种先玉335早熟或相同熟期;产量上比对照增产 3%以上;抗病性方面要达到抗或中抗大斑病、茎腐病;抗倒伏:倒伏+倒折≤5%;籽粒含水量:收获时≤25%;品质优良:达到国家优质商品粮销售标准,容重不低于720 g·L-1,粗蛋白不低于9.0%,粗脂肪不低于3.0%,粗淀粉不低于74.0%。育成新种质(自交系)密度能够达到90 000 株·hm-2以上,新组合密度能够达到67 500株·hm-2以上。

5.2 沃峰168选育思路

首先,选育出具有改良适宜机收籽粒性状(如早熟、耐密、抗倒、脱水快、抗病性好等)的特异材料。目前我们已拥有的特异材料和信息是:德国和法国种质(KW 5 G 321、KW 1 A 139、KWS 49 等)具有早熟、优质,可以用作改良早熟性和品质;美国先锋材料(PHB 1 M、PHTD 5、PH 1 W 2)籽粒长、容重高、耐密植、灌浆和脱水快、成熟时苞叶自然蓬松,可以改良品种的耐密性和提高脱水速度;美国坚秆综合种 BSSS 的茎秆弹性好,抗倒伏和茎折能力强,可显著提高品种的抗倒伏倒折能力;PB血缘种质(D 1798 Z、HCL 645 等)抗到、抗病性强,特别是含有抗茎腐病基因,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抗病性;我们本地种质(SH 21、太系3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本地区主要病害的特性[11]。因此沃峰168的选育思路就是把国外种质(德国、法国、美国)的早熟、优质、籽粒长、容重高、耐密植、灌浆和脱水快 、成熟时苞叶自然蓬松、茎秆弹性好、抗倒伏和茎折能力强,与国内种质良好的适应性相结合进行定性改良。其次,采用分子标记进行类群划分和杂优模式构建,提高了选育准确性。最后,将不同 种质的早熟、高产、籽粒脱水快、耐密、抗病、抗倒伏、高灌浆速率等优良性状逐步聚合到一起 ,通过分离在不同选择压下进行选择,创制新种质[12]。同时,通过南繁北育加快育种进程,达到选育出适宜机收的玉米新种质材料并组培杂交组合选育新品种。

5.3 沃峰168父、母本原始改良亲本遗传基础评价

PH 6 WC是美国先锋种质,具有配合力高、商品性好、坚杆、根系发达、中抗青枯病的优点[13],是目前东华北春播中晚熟玉米用于种质改良的主要材料;SH 21是山西省小麦研究所在临汾地区选育的育种材料,该材料含有PB血缘,是具有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抗病、优质、高配合力自交系。用这2个材料选育出的母本,可以提高材料的抗倒伏性和提高抗青枯病的能力。PHB 1 M是利用兰卡斯特基础种质群体的优良单株选育而来,具有出籽率高、商品性好、抗大斑病、配合力高的优点;太系3是我课题组2012年审定的玉米品种并单1号的父本,该系以塘四平头血缘为主,最大特点是具有花粉持续时间长、抗青枯病、大斑病、杆低、株型好、配合力高的优点,用PHB 1 M和太系3做改良材料可以提高玉米品种的耐密性、商品性和抗病性。

猜你喜欢

先玉晚熟父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晚熟的记忆
化控剂对不同玉米品种倒伏性及产量影响
晚熟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降解膜应用试验
6个青贮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比较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晚熟宽柄芥(酸菜)新品种渝芥1号的选育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