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

2019-09-13陈春望

关键词:库巴缬沙坦步行

陈春望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宿迁 223800)

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可见浑身乏力、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等症状,对患者健康及安全的威胁极大[1]。药物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本研究中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为收治的患者实施治疗,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08月~2019年0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均为;纳入标准:(1)患者均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2)患者病程持续时间均不低于1周;(3)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患者均对本次研究药物耐受;(5)患者依从性均较好。排除标准:(1)排除不愿参与研究、中途退出研究者;(2)排除伴有意识障碍、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等不能配合研究者;(3)排除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2~72岁,平均(62.9±4.2)岁;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1~74岁,平均(63.8±4.9)岁。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以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即给予患者依那普利治疗,口服用药,起始剂量为2.5 mg/次,1~2次/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同时予以患者美托洛尔治疗,口服,起初6.25 mg/次,2~3次/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0 mg;连续治疗四周。

观察组以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其中美托洛尔用药剂量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予以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起初50 mg/次,2次/d,之后每两周增加50 mg,直至200 mg/次,口服用药,连续4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两组均行心脏彩超检查,对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指标进行监测与比较;(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变化情况及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脏彩超检查情况比较

治疗前,组间对比LVDd、LVEF、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脏彩超检查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心脏彩超检查情况比较(±s)

组别 LVDd(mm) LVEF(%) F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2.2±6.4 49.3±5.2 34.9±3.2 63.2±6.6 34.9±3.3 53.9±3.5对照组 61.9±7.0 54.9±6.0 35.2±3.6 54.2±8.0 35.8±3.0 44.8±3.7 t 0.200 4.461 0.394 5.488 1.276 11.300 P 0.421 0.000 0.347 0.000 0.102 0.000

2.2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水平比较

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水平比较(±s)

组别 6 min步行距离(m) NT-proBNP水平(pg/mL)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 197.9±12.4 249.3±15.8 279.9±20.3 345.9±29.3 692.9±42.3 630.2±30.2 553.4±22.4 413.2±19.8对照组 199.8±12.9 210.4±10.6 230.1±12.4 266.9±19.2 689.3±39.8 657.6±22.9 570.4±23.3 516.9±23.9 t 0.672 14.263 0.392 21.132 P 0.252 0.000 0.348 0.000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指持续存在的心肌病、心肌梗死、炎症等因素所致的心肌损伤现象,从而引发的心室泵血或充盈率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及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大。临床上通常将延缓患者心肌重构、降低患者死亡率是该病治疗的主要目标。

药物治疗是该病的常用治疗方式,美托洛尔与依那普利为临床上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药物,其在改善患者病情中可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尚未达到理想状态[3]。沙库巴曲缬沙坦为则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由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的复发制剂,其可有效的抑制脑啡肽酶升高,对促进尿钠排泄、血管扩张有重要价值;且该药物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血管紧张素Ⅱ的释放进行阻断,可达到利尿排钠、促使机体醛固酮水平下降的效果;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有重要意义[4-5]。而将其与美托洛尔联合使用则可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Dd、LVEF、FS等心脏指标,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月的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美托洛尔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可发挥更加积极的功效。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方面效果显著;但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时间较短,临床上仍需开展更大样本量、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库巴缬沙坦步行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从步行到奔跑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