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2019-09-12孙启林
孙启林
摘 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中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其关键的,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立足于核心素养,坚持做到制订清晰有效的三维目标,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这几大关键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对于中学历史的学习兴趣,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学习能力;提升
一、制订清晰有效的三维目标
历史课的课程目标是根据历史课程学习的总体进程制订的,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而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由于明了的科学教学目标设计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关联,教师在设计三维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需要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含义,还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还要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涵养以及人文素质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遵循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发挥出历史教育的效果,让他们在掌握中外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会初步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教师要在丰富的历史内涵中发掘出其中的养分,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慢慢地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同时提高学生认清现实的能力,让他们在具备一定社会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再努力去实现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要具备的道德标准。
例如,在确定“贞观之治”这一课时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简单笼统地设定为“了解贞观之治的背景、内容,了解贞观之治对历史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而应该把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同学们了解了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再去认识唐太宗和武则天这两位皇帝的开明思想以及他们的开明政策,以及讓唐朝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时代,并且让学生从中去体会当时的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明白国家只有统一和平,社会安定团结,经济发展才会得到重要保障。”如果教师可以这样去设计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那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德行的修养,学生就会把教师传授的内容逐渐内化成优秀的品德修养,外化为崇高的行为。
二、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当今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以及创新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而教师的教学手段创新则是素养培育的关键点。
所以,教师必须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然后去探索适用于各种学习的方法,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体验和感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热情的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所启发,真正地实现情感意志的转移。
三、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
就传统的教学评价来说,教师只看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但对他们的学习过程不闻不问,这就导致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而且形式单一,就当下的学习教育来说,这种评价方式早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了。所以创立有效的多元评价体系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立足点。在进行多元的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所给的评价不仅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变化。
例如,教师在做评价的时候,不仅要去参考学生的历史文化、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以及道德修养等,还要参考学生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改变,如,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情感转移、对学习方式的研究思考。而且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多元化的评价,其中所谓的评价目标多元化就是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还要重点考查他们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重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而对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是指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这样的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去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与周围朋友的评价相互结合;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除了会用到纸笔进行测验之外,还可以利用历史作业、历史调查、教师观察等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历史评价,给学生提供最及时、有针对性的鼓励,让他们能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中学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立足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以此在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发展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中学历史学习生活充实且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庆春.跟随榜样成长: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李清启.历史教学的高效方法与策略[J].历史教育,2016(2).
[3]韩岩峰.初中历史教学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式[J].历史教育,2015(9).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