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分类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9-09-12李尚越吴丽娜
李尚越 吴丽娜
摘 要:面对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本文从“按需培养、因材施教”理念出发,结合高等院校人才分类培养的实际,阐述了分专业培养、学分制培养和“先学科、后专业”培养等常见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现状;并归纳总结了目前高校人才分类培养呈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需求和个体差异导向以及高职院校较为常见的普遍特征;进而分析未来高校人才分类培养势必倾向人才培养计划更具灵活性与对接性,学分制将得到进一步深化与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人才分类培养的重要手段等发展趋势。
关键词: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目标多元化;人才需求
纵观往今,无论是“圣人施教,各因其材”,还是当今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划分,乃至人才培养定位,从教育管理的某种本质上来看,这都体现了人才分类培养的目标与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高等院校势必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市场竞争规律,强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力度,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重在培育各类专业高能人才。为此,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已然成为必然趋势,并面临更高的要求。
一、实施人才分类培养的出发点
(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高等院校履行人才培养职责,发挥教育功能,要充分体现公共性、社会性、服务性。其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上,需要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的追求,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要求。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单一化的,那么同样,对于一所大学,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应该是单一的目标要求。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设置过程中,势必要能够解决社会多样性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单一化的矛盾;高等院校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单一的矛盾;那么,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就是实施分类培养。
(二)从个性化发展到尊重学生学习动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化发展,学生个性化、追求差异化日益明显,这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说,个性化是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高等院校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学校要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着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要实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等等。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的创新模式,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有效强化。
二、高等院校人才分类培养的现状
(一)高等院校实施分类培养的常见模式
1.分专业培养模式。分专业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最基本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专业的划分就是人才分类培养的依据和基础。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实施分专业培养。这种模式由高等院校按照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划分类别和本校办学条件申请设立各类专业后,进行分专业统一招生,再按专业实施专业化人才培养,其专业界限化突出。
2.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的改革创新模式,其核心就是“选课制”。这种模式的主旨是学生可以自主根据知识需求进行选修课程,最终通过修课学分和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量和质的综合性培养模式,或称教学管理模式。在我国,1918年北京大学最早实行“选课制”培养模式,1978年国内具备一定条件的部分大学开始尝试性实行学分制。目前,学分制改革已在我国高校普遍推开。
3.“先学科,后专业”培养模式。也习惯称作大类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招生过程就开始进行,其先按照一定的学科大类或是专业群进行统一招生,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设置通识性和专业性培养两大部分。学生入学后前期实行厚基础、宽专业的通识性教育,后期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的专业培养。专业的划分以及学生分类一般是在入校后进行,一般在一年级进行集中大类通识性培养,二年级时学生根据个体职业规划与从业目标选择专业,进行个性化专业培养。这种模式建立在学生对学科专业充分了解和个人专业兴趣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学生自主选择性。
4.专业分方向培养模式。专业分方向是指在一个专业内分别设置若干培养方向或者称之为发展方向,其实质是将专业明细化、具体化和领域化。这种培养模式往往是以专业为单位进行统一招生培养,进入专业完成专业基础性课程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或者由专业统一考核划拨形成学习方向。该模式相较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范围要小一些,即大类招生培养大都是以学科类别招生后再分专业,而专业分方向是以专业为单位招生再分领域、分方向。
(二)高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的普遍特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当前高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其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多元化、多样化需求,推动学校从目标性出发,实施人才分类培养计划的顶层设计,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以社会需求和个体差异为导向。高等院校的专业化培养,一定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过程势必保证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并且,当前社会由于产业多样化以及学生个体职业规划目标差异日益突出,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旨在立足学科专业和个体需求差异,针对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人才分类培养。
三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分类培养较为常见。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日益呈现多元化生源现状,其包括自主招考的高中生,普通高考的高中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等等。面对如此参差不齐的学业基础和水平,以及社会职业岗位对职业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职业高等院校往往选择實施分类培养模式,以解决生源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匹配问题。
三、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校与社会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构建不理想。人才培养实质上是学校与社会协作执行,联动完成的责任和目标。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是脱离的,也就是学校与社会人才需求单位之间并未形成联动的培养机制,致使学校对人才培养缺乏目标性、个体性和对接性。虽然,大部分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但在人才培养环节联动合作仍不够深入。
2.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匹配性较差。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基础。在社会人才需求逐步多元化的今天,高等院校虽然意识到人才培养应注重个性化发展,按需培养,因材施教。但是在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制定过程中,仍受教育理念,办学体制以及教学硬件、软件条件的限制,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目标缺乏匹配性。
3.分类人才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分类人才培养计划就是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的“指挥棒”。但是,往往有些时候人才培养计划按照培养目标和标准制定了,但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的执行却不到位,导致人才培养计划形同虚设。甚至有些实施学分制(选课制)的院校,受教学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只能压缩侧重个性化发展培养的选修模块,以为必修课程让路。
四、高等院校人才分类培养的未来发展趋势
1.人才培养计划更具灵活性与对接性。社会产业以及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多样性势必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要以需求为导向,更加注重服务社会经济出发,更加符合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并且,要突出适应学科专业差异、岗位个体差异、学生职业规划差异、区域发展差异等等。那么,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计划将更具有操作灵活性和社会对接性,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能力要求的需要。
2.学分制将得到进一步深化与推进。学分制是目前高校实行人才分类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其更能够体现不同需求下,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学业认定标准的科学性。但是若想真正实现人才分类化培养,各高等院校一定要继续推进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无论从培养目标、能力标准,还是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组织与实施,成绩学分认定等各个环节,都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全面优化。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人才分类培养的重要手段。要突出社会需求导向性,那么,就需要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深入有效的人才培养关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重要的方式与手段。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与用人单位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才能使学校更加明确的掌握人才标准的需求状况。同时,用人单位也能夠获得更加优良、适用的人力资源。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人才分类培养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楠.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管理及运行机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
2.李鹏,刘科生.基于分类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商情.2017第18期
作者简介:
李尚越(1980.1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吉林长春;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目前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吴丽娜(1987.8-),女,吉林长春,汉,硕士研究生,讲师,英语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