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郴州宜章区域旅游市场SWOT分析研究

2019-09-12刘列夫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

刘列夫

摘  要:郴州宜章县是湖南省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区之一,基于该县旅游产业发展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宜章地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构想。

关键词:郴州宜章;STWO分析;发展策略

宜章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最南端,是最靠近广东省的湖南第一城,背倚罗霄山脉,面向粤深港澳,自古就有“楚粤之孔道”的称呼。该县位于五岭山脉与岭南山脉的交汇处,外部交通条件较为发达,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较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是湖南省郴州市重点开发的区域旅游的目的地之一。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一)宜章县有着丰富的各类资源且开发潜力大,且宜业宜居宜游之佳地较多。全县水域也资源丰富,境内水域由池塘、水库、河流等构成,共5.19万亩,河流流经面积最大,共有3.75万亩;矿藏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81亿吨;生物资源品种繁多,拥有10个主类旅游资源等。

(二)“绿色、古色、红色”三类旅游资源,相互融合有各具特色。绿色主要代表了青山绿水、原始森林、碧野清泉;古色代表了当地的古墓、古镇、古民居、古文化;而红色则代表了以宜章邓中夏故居、年关暴动旧址、湘南起义旧址群等等,这种绿、古、红有机结合的旅游资源结构方式,使得各类旅游资源之间融合度好,并使旅游资源的综合吸引力有了较大提升,便于区域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形成综合型旅游产品。

(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宜章古时称义章,自隋朝建制,始于公元61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一门九进士,五里三状元,隔巷两尚书”这样的深厚文化底蕴,除了文人辈出的徽州,还有这块古老而文明的土地;这有李自成、黄巢、石达开的农民起义功败垂成的悲壮历史;有陆九渊、韩愈、汪泉朗朗上口的诗篇;留下了朱德、陈毅、毛泽东等伟人为新中国革命到底的足迹;更是养育了毛科文、邓中夏、胡少海等千古流芳的英雄儿女。古老的历史沉淀让宜章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宜章县内的旅游资源虽分散在全县各地,但是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四个区域:一六、白石渡、城关和莽山。一六区主要分布温泉旅游资源和古村落旅游资源;白石渡区主要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城关区集中体现了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湘南民俗文化等旅游文化特点;莽山区则是青山、绿水、灵蛇、谧林、温泉、瑶乡的自然人文组合。各类旅游资源的整合,为宜章地区旅游项目的全面发展和特色旅游产品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一)旅游商品供应不足。虽然宜章县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缺乏精品、名牌产品。目前,仅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全省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余景区旅游品牌仍在建设中。其中知名度和美誉度较国内、省级著名旅游目的地有较大差距。

(二)旅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现阶段,宜章县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较多,但专业人才不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还没有形成规模,尤其是缺乏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经营和旅游市场营销、开拓的专项人才。

(三)精品住宿级别不高。根据实地调查,宜章县现有的酒店在硬件建设上有待进一步提升档次,且卫生条件和酒店服务水平好的也不多。一些旅游接待企业的设施老化、卫生条件一般、周边环境较差、接待服务也跟不上游客需求。

(四)区域内交通条件有限。宜章县对外主要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等,可进出的外部交通环境便利。相反,宜章县内的交通建设则相对较差,特别是各主要景点、景区之间的交通互联不便,成为抑制区域旅游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缺乏娱乐和休闲用品。目前,宜章县主要的娱乐休闲项目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休闲娱乐为主的项目,如卡拉OK厅、迪斯科厅、电影院等;另一类是与体验和健康维护有关的项目,如茶馆、棋牌室、沐浴按摩等。具有體验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很少,缺乏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娱乐产品,难以吸引游客。

(六)旅游购物服务不完善。宜章县虽有几个较大的批发市场销售如土特产、水果市场等产品,但是其目标群体仅限于本地。虽然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如:宜章酒、莽山茶、皮革、竹凉席等等,但是都是家庭小作坊式的销售,尚未有一家旅游定点购物单位。此外,在客源市场调研中,游客在宜章旅游期间的主要购物消费是日常生活用品、当地居民手中的特产、服装类产品等,旅游产品销售和购物商品的特色化尚未完全形成。

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

(一)国家、省市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多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消费导向型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为省内区域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郴州市、宜章县两级政府着力打造莽山旅游业的发展,在政府政策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链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宜章县的景区与周边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旅游文化产业链条,一个以交通环线和旅游特色产业等为依托的“莽山旅游文化圈”逐步形成。

(二)本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旅游特色项目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也可以积极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自由时间和自由支配资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旅游发展趋势转向生态和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旅游消费的观念发生了较大的改编,假日短途游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中短途的休闲游、周末自驾的自助游逐渐升温,生态、休闲、度假、养身、研学等特色鲜明,目标市场明确的旅游项目日益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红色旅游也成为很多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爱国教育集体活动的热门目的地,宜章县良好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能极好的适应游客转变的新旅游需求。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