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培养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成因与对策
2019-09-12周丽红
摘 要:挫折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必然的情绪反应,会给人带来实质性伤害,表现为失望、自卑、沮丧不安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学习压力大、思想单纯,在困难挫折面前时常消极悲观、失去理智、走极端的现象。本文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对他们遭遇到的挫折做调查探析。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挫折能力”教育,对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优良心理品质十分重要。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活动;挫折教育
一、 研究目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挫折能让人产生不良的反应和影响同时也能磨砺人的意志、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优良意志品质培养的黄金时段是在初中阶段,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正是对学生开展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最佳机会,体育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根据初中学生成长的身心特点,采取必要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纠正不良行为,增强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地适应社会能力。
二、 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抗挫折能力的办法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与整理,形成自己的思路,为本次论文的撰写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二) 访谈调查法
通过访谈,了解他们对挫折与抗挫折能力的认识与理解,并及时记录,为研究提供辅助。
(三)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归纳与比较,阐明学校体育对初中生抗挫折能力培養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四) 问卷调查法
向区内的四所初中校即龙文中学、朝阳中学、漳州九中、郭坑中学,初中三个年级的(1)班发放问卷,每个班50份共计600份,并进行回收与统计。
三、 结果与分析
(一) 初中生抗挫折能力低的成因分析
1. 自我意识的觉醒
“自我意识”强是初中生最典型的心理现象。所谓自尊、自信、理想、竞争、情感就是自我意识潜在的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变得活跃与外露。那么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既想要独立但又时常遇到失败,他们把注意力投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喜欢父母的干预,不把内心的感受向父母袒露。它既意味着中学生的心理正在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社会化意义,但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若不加于引导和干预,容易产生不健全的心理问题。
2. 自卑心理与叛逆行为(叛逆期)
自卑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最为重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的表现为对个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觉得自愧无能,内心经常自怨自艾,造成心理胆怯、忧伤,失望的情绪。初中阶段和小学有区别,课程增多、难度提升、学生对困难估计不足,学习心理突然产生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的急降,致使压力不断加大,学习兴趣逐渐消沉,间接产生了青春期情感躁动和逆反心理。出现自卑心理和挫败感的心理日益增强,出现“破罐子破摔”和一系列叛逆的行为。
3. 心理压力与独立人格的初步形成
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当不切实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自尊心容易受到打击,常常处于压抑的状态。心理学家将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会产生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如,人生目标不明确、兴趣爱好少、习惯不好、情商低、没恒心,不专注等。客观原因如:社会环境影响、中高考唯分数录取的影响、家长的过分宠爱、溺爱,娇生惯养等。各种因素促使学生产生自卑、沟通受阻,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破罐破摔”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性格缺陷。
从表1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表中可见,面对挫折,大部分初中生都会采用相对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其中选择参加体育锻炼“一栏”人数最多,可见参加体育活动是学生应对挫折的有效途径。那么体育老师就应该理所应当地承担起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教育的重任,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让他们学会敢于面对困难,克服悲观情绪,增强自信心,学会迎难而上。
四、 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概念,包含了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和体育品格的塑造。实践得知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可以愉悦心情,消除疲劳,克服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唤醒与挫折斗争的决心和毅力。总之,体育老师要利用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抗挫折能力教育行之有效。具体采取以下的三个方法:
(一) 通过集体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态度
集体项目群体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中体育课堂作为集体性项目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是学生既能掌握知识技能又能排忧解难的有效途径,体育课的集体性项目活动是学生交流、娱乐、休息、调节的一剂良方。例如,体育课上的排球赛、足球赛等团队协作的项目就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凝聚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减轻和消除内心挫折和压力,调节心理的平衡,提高积极性,促进身心的健康。
(二) 通过趣味性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趣味运动也是一种游戏活动。它不同以往的运动方式和锻炼价值,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以达到锻炼身体、娱乐身心、营造气氛的效果,是竞技运动的延伸。它的特点是项目多、内容新颖、参与性强、参与门槛低,同时也适合体育后进生的参与,如双人跳绳、众星捧月、同舟共济、阳光健美操等项目,趣味性活动将趣味融于团队中,注重个人的奉献和团队的协作。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逐渐加大趣味性项目练习的比重,合理设计比赛项目,让参赛者感受运动的竞技性和趣味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极大满足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极具吸引力。在活动中,学生无拘无束,天真烂漫,不久舒缓了心情,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三) 通过竞争性项目活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体育崇尚竞争,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团结协作,勇于取胜的精神就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课堂中,体育教师严格按照公平性、目标递进、竞争与合作的原则,合理设置竞争性项目活动,如,羽毛球单打和团体比赛,接力赛,篮球赛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活动中,互相吸引,互相激励,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就能以十倍的信心和勇气去克服;当同伴落后时就要发扬团队精神和集体的力量,相互鼓励、支持和帮助。比赛有输有赢,让学生感悟到暂时输不要紧,重要的是学会怎么样运用各方力量,通过发挥出自身和集体的智慧取胜;在比赛中学会交流、竞争、力争上游,培养全局观念、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潜移默化之下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生理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学生性格可塑性强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挫折的意义和作用。设置挫折课堂情景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也要做好心理疏导,鼓励与评价,让学生学会勇敢正视挫折的困扰、超越困难、越挫越勇,让他们体会到从挫折中崛起所拥有的自信、快乐和喜悦。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奚彩洪.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6(1).
[2]马鑫.谈体育在挫折教育中的意义[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3]刘中良.学校体育与人的竞争意识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
[4]陈刚.开展趣味运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8).
作者简介:
周丽红,福建省漳州市,龙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