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得云开见明月
2019-09-12林侃
林侃
王尔德坚持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他也坚持活在阴沟里的我们必须仰望星空。毕竟生命是一样无法提前体验的东西,所以必然会有失败和挫折相伴,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夜幕里寻找思想的明亮星月。
可惜这星月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后会无期》里的经典台词“可我这一生,听过无数的大道理,却仍然无法变成他们所期望的、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仍在耳畔时时回响。它似乎是在提醒我们,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缺乏自己的思考。如果连自己为什么要出发都尚未明白,那么所有的行动建立起的只是空中楼阁,缥缈而没有意义。难怪曹植自述平生愿望时说的是“从吾往业,修吾初志”。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首先找到自己的“初志”,然后专心致志地“修”好它。
然而这个“修”的过程,却不可避免需要人生路上的长途跋涉。美国科幻小说家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笔下的画家齐玛,虽然拥有许多人钦羡的才华和财富,可他总觉得自己缺少什么。于是在漫长岁月中,他一点点探索,也把复杂的美与艺术一步步简化,最终返璞归真,脱去那个技术发达的社会给予的所有修饰,回归到本来的样子——“我后来才知道齐玛蓝其实就是游泳池池砖的颜色”。画家的身份虽然受人敬仰,可被赋予生命的最初作为清理游泳池池砖诞生的机器人齐玛,那种简单的纯粹才是他最怀念的日子。
生活在复杂的世俗中,很多人都缺乏齐玛这份有关自己的深刻反思,时间冷漠地流去,他们也平淡地放弃岁月,就好像《齐玛蓝》中讲述的记忆中枢一样,告诉你在什么时候做什么,程序设定好了一切,但是自己却忽略了那些可能比物质更重要的事物。所以我们才需要思考,这是一个可以赋予行动价值的过程,透过思想,我们得以瞥见明月。
刘墉说用墨如同处世,“可以用浓墨,但不能迟钝;可以用淡墨,但不能模糊;可以用焦墨,但不能浮躁。”用词虽浅,理却深刻。
原来用墨为人,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每个人在面对不同处境时的度,需要通过实践去摸索,通过错误去沉淀,以求得无怨无悔。而是否可以坦然回首往事的这份评判标准,最终还是由各人的思考决定。那些被外力迫使着往前的人之所以常常抱怨自己虛掷光阴,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自己再行动之前没有进行思考的价值判断,所以他们甚至连所走的路正确与否都不清楚,只是在浮云蔽眼中摸索。
蒙田在《随笔》中说:“人的神性来源于思考。”可能人的那份对目标坚定的追求和为其不懈跋涉的努力,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思考而存在。而这样的过程,最终能够帮助我们拨开世俗繁杂的浮云,得见风清明月。
(编辑:李跃)